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72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拉桥主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其结构包括承台上方固定的两组塔座,每组的所述塔座上方依次连接下塔柱,中塔柱和上塔柱,上、中、下塔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支撑,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8m向底部加宽到8.8m,横桥向宽度渐变为7.5m;所述的上塔柱及中塔柱上部为斜拉索的塔柱锚固区,在塔柱内壁设置锚固齿块进行拉索锚固;所述的上、下横梁均设置预应力钢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身外形挺拔,稳定感强,造型美观,结构受力明确,稳定性好,有利于爬模施工,基础尺寸一般较大。

A main tower structure of H-type single tower and double cable plane prestressed concrete cable-stayed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斜拉桥主塔结构,特别涉及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
技术介绍
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索塔,又称主塔,其作为桥塔可采用混凝土结构、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或钢结构。对于混凝土索塔或者钢塔,在整体计算时可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对于钢一混组合索塔,若在两个结点之间同时有两种材料,则可通过同时建立钢单元和混凝土单元来模拟。在索塔锚固区,单元长度拉索间距的1~3倍控制。现有技术下的主塔结构,其一般具有以下不足:1、塔柱采用整体结构,虽然增加了塔柱强度,但是整体质量大,受力强度差。2、塔柱锚固区的形状多为直线型,从而使得拉索占用了更大的桥面建筑面积,导致整桥面积和高度增大。3、一般采用单横梁结构,导致主塔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身外形挺拔,稳定感强,造型美观,结构受力明确,稳定性好,有利于爬模施工,基础尺寸一般较大。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包括承台上方固定的两组塔座,每组的所述塔座上方依次连接下塔柱,中塔柱和上塔柱,上、中、下塔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支撑,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8m向底部加宽到8.8m,横桥向宽度渐变为7.5m;所述的上塔柱及中塔柱上部为斜拉索的塔柱锚固区,在塔柱内壁设置锚固齿块进行拉索锚固;所述的上、下横梁均设置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的塔柱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所述的上横梁设置20束Φ15—Φ22钢束,下横梁设置50束Φ15—Φ22钢束。所述的塔柱锚固区的U形预应力束的管道和上、下横梁预应力钢束的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进一步保护预应力钢束不被腐蚀。所述的上、下横梁均为空心矩形截面,上横梁外形尺寸为6.2m×4m,下横梁宽6.4m,高为6~6.27m,降低自重,增加受力强度。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主塔结构的优点为斜拉桥主塔采用H型钢筋砼空心塔柱,自重轻、受力好。塔柱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使得索面垂直于桥面,受力明确,不侵占桥面建筑界限,有效降低塔高和桥宽。上下横梁增加索塔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使两根塔柱共同参与受力。本技术的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外形挺拔,稳定感强,造型美观,结构受力明确,稳定性好,有利于爬模施工,基础尺寸一般较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的结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所示,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包括承台1上方固定的两组塔座2,每组的所述塔座2上方依次连接下塔柱3,中塔柱4和上塔柱5,上、中、下塔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6和下横梁7连接支撑,下塔柱3顺桥向全宽由6.8m向底部加宽到8.8m,横桥向宽度渐变为7.5m;所述的上塔柱5及中塔柱4上部为斜拉索的塔柱锚固区,在塔柱内壁设置锚固齿块进行拉索锚固;所述的上、下横梁均设置预应力钢束。在所述的塔柱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所述的上横梁6设置20束Φ15—Φ22钢束,下横梁7设置50束Φ15—Φ22钢束。塔柱锚固区的U形预应力束的管道和上、下横梁预应力钢束的管道均采用塑料波纹管。上、下横梁均为空心矩形截面,上横梁外形尺寸为6.2m×4m,下横梁宽6.4m,高为6~6.27m。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包括承台上方固定的两组塔座,每组的所述塔座上方依次连接下塔柱,中塔柱和上塔柱,上、中、下塔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8m向底部加宽到8.8m,横桥向宽度渐变为7.5m;所述的上塔柱及中塔柱上部为斜拉索的塔柱锚固区,在塔柱内壁设置锚固齿块进行拉索锚固;所述的上、下横梁均设置预应力钢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包括承台上方固定的两组塔座,每组的所述塔座上方依次连接下塔柱,中塔柱和上塔柱,上、中、下塔柱之间分别通过上横梁和下横梁连接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塔柱顺桥向全宽由6.8m向底部加宽到8.8m,横桥向宽度渐变为7.5m;所述的上塔柱及中塔柱上部为斜拉索的塔柱锚固区,在塔柱内壁设置锚固齿块进行拉索锚固;所述的上、下横梁均设置预应力钢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塔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塔柱锚固区,采用U形预应力束。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义董淼燚吴立波宋明谢刚李纪昌杨勇徐巍赵明文王权政姜玉海樊瑞萍秦春茹薛克王一帆拱宝欣宋闯秦志强牛晓宇胡长鹏张群鹏孙岩刘凯刁雷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