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一鸣专利>正文

选针器刀头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81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22
选针器刀头组件,磁钢镶套成型或固定在隔磁减震刀座的下部,磁钢镶套上固定有左磁钢和右磁钢;隔磁减震刀座上成型有轴孔,轴插套在轴孔中,轴孔由下圆弧段、中间方形段和上小圆弧段组成,下圆弧段为圆弧形位于中间方形段的下部,上小圆弧段为圆弧形且位于中间方形段上端的中部,中间方形段为方形;轴的下部置于下圆弧段上,轴的上部与小圆弧段接触;隔磁减震刀座上成型有润滑排污油孔,润滑排污油孔与轴孔相通接;磁钢镶套上与选针器刀头伸出方向相反的一侧成型有卡槽,配重块卡制在卡槽中。它最大可能有效减少轴与轴孔的接触摩擦面积和提高润滑效能。避免轴在轴孔中卡死;它动平衡和静平衡效果更佳,选针器刀头更轻巧,选针效率更高。

Head as-needle se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选针器刀头组件
本技术涉及针织圆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针织机上选针器所用的刀头组件。
技术介绍
见图1所示,现有的选针器刀头的主要缺点是:整个选针器刀头A1重量分配不均匀,摆动笨重,驱动线圈A2需要更大的电流才能使磁芯A3产生较大的磁力,才会与其相对应的左磁钢A4和右磁钢A5产生相吸和相斥而驱动选针器刀头A1绕轴A6左右摆动,造成很大的磁力浪费,使得整个选针器耗电量增加,线圈绕阻增大,稳定性较差;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选针器刀头A1与轴A6配合结构不合理,要么选针器刀头与轴接触面积过大甚至整个面积全部接触,从而润滑不畅,造成刀头转动滞延甚至由于一点点油污就卡死。过大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摩擦力,需要用较大的力量才能转动选针器刀头;或者刀头与轴接触过小(有的为点或线接触),虽然接触面积小了,但刀头与轴稍微摩擦几下,点或线接触随即崩溃,刀头与轴配合马上呈松垮状态,形成刀头运动时晃动,刀头摆动位置不正确,不能正确选针,甚至撞坏提花片,选针器工作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选针器刀头组件,它在确保选针器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选针器刀头组件,包括选针器刀头(1)、隔磁减震刀座(2)、磁钢镶套(3)和轴(5),选针器刀头(1)安装在隔磁减震刀座(2)上,磁钢镶套(3)成型或固定在隔磁减震刀座(2)的下部,磁钢镶套(3)上固定有左磁钢(8)和右磁钢(9);其特征在于:隔磁减震刀座(2)上成型有轴孔(6),轴(5)插套在轴孔(6)中,轴孔(6)由下圆弧段(61)、中间方形段(62)和上小圆弧段(63)组成,下圆弧段(61)为圆弧形位于中间方形段(62)的下部,上小圆弧段(63)为圆弧形且位于中间方形段(62)上端的中部,中间方形段(62)为方形;轴(5)的下部置于下圆弧段(61)上,轴(5)的上部与小圆弧段(63)接...

【技术特征摘要】
1.选针器刀头组件,包括选针器刀头(1)、隔磁减震刀座(2)、磁钢镶套(3)和轴(5),选针器刀头(1)安装在隔磁减震刀座(2)上,磁钢镶套(3)成型或固定在隔磁减震刀座(2)的下部,磁钢镶套(3)上固定有左磁钢(8)和右磁钢(9);其特征在于:隔磁减震刀座(2)上成型有轴孔(6),轴(5)插套在轴孔(6)中,轴孔(6)由下圆弧段(61)、中间方形段(62)和上小圆弧段(63)组成,下圆弧段(61)为圆弧形位于中间方形段(62)的下部,上小圆弧段(63)为圆弧形且位于中间方形段(62)上端的中部,中间方形段(62)为方形;轴(5)的下部置于下圆弧段(61)上,轴(5)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陈一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