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80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该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包括针筒本体、若干针槽插片,针筒本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槽,针槽插片插入插槽内与针筒本体的外壁形成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由针筒本体内壁向外壁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贯穿孔沿针筒本体周向及轴向阵列排布。贯穿孔风道直接,阻力小,散热效果好;切槽具有缩口结构,具有聚风作用,增加冷空气流速,加强散热效果;贯穿孔同时具有引导润滑油作用,结构布局合理紧凑。

A needle cylinder with multiple rows of holes and a large roun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
本技术涉及针织机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
技术介绍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由于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因而受到企业的广泛青睐。针织圆机由于工作速度快,长时间运行有,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将会加快针筒和针的磨损,因此需要对针织圆机进行降温处理。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77604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降温的针筒,包括针筒、密封盘、导风凹槽、密封凹槽、密封条、进风口、输风通道、针,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筒内侧设有密封盘;所述的针设于针筒的外侧面上;所述的导风凹槽设于密封盘的外侧面上,且导风凹槽为1条以上,并横向并排设置;所述的密封凹槽设于密封盘的外侧面上,且密封凹槽为1条以上;所述的密封条设于密封凹槽内,且密封条为1条以上;所述的进风口设于密封盘的内侧面上,且进风口为1个以上;所述的输风通道设于针筒上,且输风通道为1条以上;所述的针筒的外侧面上也设有导风凹槽,且导风凹槽为1条以上,并横向并排设置。现有的针筒,通过导风结构降温,但该导风结构风道较为曲折,需要较大的风压才可形成通路,因此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佳、结构稳定的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包括针筒本体、若干针槽插片,针筒本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槽,针槽插片插入插槽内与针筒本体的外壁形成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由针筒本体内壁向外壁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贯穿孔沿针筒本体周向及轴向阵列排布。进一步的,贯穿孔轴向方向上的排与排之间采用错位布置。进一步的,针筒本体外壁开设有绕外壁一周设置切槽,切槽沿针筒本体轴向排列设置若干条,各切槽与各排贯穿孔一一对应,贯穿孔一端设于切槽内。进一步的,切槽具有由贯穿孔至针筒本体外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进一步的,还设有蓄油槽,蓄油槽环绕针筒本体内壁面一周设置且蓄油槽位于针筒本体内壁面底端,蓄油槽位于各贯穿孔下方用于承接通过贯穿孔由针筒本体外壁面一侧流入内壁面一侧的润滑油。进一步的,蓄油槽底部设有回油孔,回油孔连通蓄油槽至润滑油回收设备。进一步的,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针筒本体内壁圆周设置,加强筋设有若干条沿针筒本体轴向排列,各加强筋位于轴向设置两排贯穿孔之间。进一步的,针筒本体内壁顶部还设有圆弧形凸台,圆弧形凸台绕针筒本体内壁圆周设置。一种大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及大圆机,贯穿孔风道直接,阻力小,散热效果好;切槽具有缩口结构,具有聚风作用,增加冷空气流速,加强散热效果;贯穿孔同时具有引导润滑油作用,结构布局合理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贯穿孔错位布置示意图。图中标识对应如下:1针筒本体、2针槽插片、3贯穿孔、4切槽、5蓄油槽、51回油孔、6加强筋、7圆弧形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大圆机,包括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该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包括针筒本体1、若干针槽插片2。针筒本体1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槽,针槽插片2插入插槽内与针筒本体1的外壁形成插槽,针筒本体1上设有由针筒本体1内壁向外壁贯穿的贯穿孔3,贯穿孔3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贯穿孔3沿针筒本体1周向及轴向阵列排布,并且贯穿孔3轴向方向上的排与排之间采用错位布置。针筒本体1外壁开设有绕外壁一周设置切槽4,切槽4沿针筒本体1轴向排列设置若干条,各切槽4与各排贯穿孔3一一对应,贯穿孔3一端设于切槽4内,切槽4具有由贯穿孔3至针筒本体1外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针筒本体1上还设有蓄油槽5,蓄油槽5环绕针筒本体1内壁面一周设置且蓄油槽5位于针筒本体1内壁面底端,蓄油槽5位于各贯穿孔3下方用于承接通过贯穿孔3由针筒本体1外壁面一侧流入内壁面一侧的润滑油,蓄油槽5底部设有回油孔51,回油孔51连通蓄油槽5至润滑油回收设备。针筒本体1上还设有加强筋6,加强筋6环绕针筒本体1内壁圆周设置,加强筋6设有若干条沿针筒本体1轴向排列,各加强筋位6于轴向设置两排贯穿孔3之间,且加强筋6不阻挡贯穿孔3的通过位置。针筒本体1内壁顶部还设有圆弧形凸台7,圆弧形凸台7绕针筒本体1内壁圆周设置,圆弧形凸台7增加了针筒本体1的强度,并且可减小针筒本体1热处理过程中的形变量。该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工作原理如下:大圆机工作过程中,织针位于两块针槽插片2、针筒本体1外壁形成的半包围针槽内,织针高速运动,由于织针与针槽插片2、针筒本体1间摩擦产生了热量而升温;针筒本体1内部通入冷空气,空气通过贯穿孔3向外吹出,贯穿孔3为直孔,并且贯穿孔3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即贯穿孔3直吹织针,风道阻力小,散热效果好;贯穿孔3吹出空气时还经过了切槽4,由于切槽4具有由贯穿孔3至针筒本体1外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进而空气向内压缩,流速增加,加强了散热效果;由于针筒本体1外壁设置切槽4,因此减少了织针与针筒外壁的摩擦面积,亦减少了摩擦产生的发热量;织针工作时会添加润滑油减少摩擦力,润滑油会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因此润滑油需要不时添加以保证织针的上部分与下部分均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但若积累的润滑油过多则可能会引起润滑油污染织物的问题,因此润滑油需要及时回收与添加,织针上的润滑油将会在织针工作过程中从贯穿孔3由针筒本体1外壁流至针筒本体1内壁,即润滑油先进入到针筒本体1外壁的切槽4中,由于切槽4具有由贯穿孔3至针筒本体1外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因此润滑油将沿着倾斜面自然下滑至贯穿孔3内,润滑油通过贯穿孔3后将沿着针筒本体1内壁自然下降至蓄油槽5内,通过蓄油槽5内的回油孔将润滑油回收至润滑油回收设备中;润滑油亦具有一定的导热作用,因此润滑油也将带走织针的一部分热量,润滑油由外壁通过贯穿孔3进入内壁,冷空气由内壁通过贯穿孔3进入外壁,两者间发生逆流换热,可降低润滑油温度,进而进一步增加对织针的散热效果。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包括针筒本体、若干针槽插片,针筒本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槽,针槽插片插入插槽内与针筒本体的外壁形成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由针筒本体内壁向外壁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贯穿孔沿针筒本体周向及轴向阵列排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包括针筒本体、若干针槽插片,针筒本体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插槽,针槽插片插入插槽内与针筒本体的外壁形成插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上设有由针筒本体内壁向外壁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在外壁一端的开口位于两插槽之间,贯穿孔沿针筒本体周向及轴向阵列排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其特征在于:贯穿孔轴向方向上的排与排之间采用错位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其特征在于:针筒本体外壁开设有绕外壁一周设置切槽,切槽沿针筒本体轴向排列设置若干条,各切槽与各排贯穿孔一一对应,贯穿孔一端设于切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多排孔的针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具有由贯穿孔至针筒本体外壁方向逐渐缩小的缩口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彬吴云腾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恒一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