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树云专利>正文

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4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包括支腿,支腿的上端设有反应釜,反应釜的下端设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反应釜上设有第一放液管,第一放液管上设有第一放液阀,反应釜上设有第二放液管,第二放液管上设有第二放液阀,反应釜上设有进料管和进液管,反应釜内设有网眼隔板,该反应釜在同菌种扩培时,将上一次成功发酵的微生物母液不完全放出,按照发酵菌种不同需要按一定比例将母液留在釜底,用于下次发酵,确定母液比例后,在反应釜的设计上预留出相应比例的空间,该反应釜设有中转箱方便将反应釜内的培养液进行转移,使用方便快捷。

Microbial culture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还存在以下不足:培养基混合在培养液中,容易造成发酵液排出管路的堵塞问题,另外,传统反应釜在内壁设置通气盘管,导致无法四散透气。此外,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菌种及母液,目前的反应釜结构是将母液全部放出,下一次发酵时,重新加入母液,母液的用量比较大,每次反应结束后,如果将母液全部放出,再重新单独添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以解决扩培时需要加入大量母液费时费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包括支腿和反应釜,所述支腿的上端设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下端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所述反应釜上设有进料管和进液管,其中:所述反应釜上设有第一放液管,所述第一放液管上设有第一放液阀,所述反应釜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包括支腿(1)和反应釜(2),所述支腿(1)的上端设有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的下端设有排污管(31),所述排污管(31)上设有排污阀(32),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进料管(41)和进液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第一放液管(33),所述第一放液管(33)上设有第一放液阀(34),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第二放液管(35),所述第二放液管(35)上设有第二放液阀(36),所述反应釜(2)内进一步设有网眼隔板(43),所述反应釜(2)内穿设有空气管(51),所述空气管(51)穿过网眼隔板(43)并探入到反应釜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包括支腿(1)和反应釜(2),所述支腿(1)的上端设有反应釜(2),所述反应釜(2)的下端设有排污管(31),所述排污管(31)上设有排污阀(32),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进料管(41)和进液管(4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第一放液管(33),所述第一放液管(33)上设有第一放液阀(34),所述反应釜(2)上设有第二放液管(35),所述第二放液管(35)上设有第二放液阀(36),所述反应釜(2)内进一步设有网眼隔板(43),所述反应釜(2)内穿设有空气管(51),所述空气管(51)穿过网眼隔板(43)并探入到反应釜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穿过网眼隔板(43)的空气管(51)的末端进一步设置有盘管(57),盘管(57)上一体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透气孔(59),盘管(57)悬于反应釜(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盘管(57)为空气管(51)的末端弯曲盘绕而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生物菌培养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盘管(57)为圆形,空气管(51)的设置有多根导流管(58),空气管(51)、导流管(58)与盘管(57)相连通,空气管(51)、导流管(58)与盘管(57)之间焊接固定。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云
申请(专利权)人:刘树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