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国家标准中,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在生活污水处理领域中,不同的水质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现有的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不具备分层处理的能力,只能产生单一标准的水质,利用率较低,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分层处理的功能以根据需要产出多种标准的水源,从而大大提高了利用率,合理利用了资源的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分离池、第一进气管、空压机、第一出水管、第一沉淀池、第一进水罩、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第一反应池、第一排水管、第一出泥管、第一泵体、过滤器、第二出泥管、第二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进泥管、第三出泥管、第二泵体、排污组件、反应组件、分离组件和沉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插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空压机上,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沉淀池的底部,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沉淀池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另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总进水管、分离池、第一进气管、空压机、第一出水管、第一沉淀池、第一进水罩、第二出水管、第三出水管、第一反应池、第一排水管、第一出泥管、第一泵体、过滤器、第二出泥管、第二反应池、第一隔板、第一进泥管、第三出泥管、第二泵体、排污组件、反应组件、分离组件和沉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的底部,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一端插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空压机上,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分离池中,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沉淀池的底部,所述第三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沉淀池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三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的底部;所述第一排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反应池的一侧上方,所述第二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进液端上,所述第二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所述第一隔板竖直设置在第二反应池的内侧底部并设于第二出泥管另一端的右侧,所述第二出泥管上连接有两个第一出泥管,两个所述第一出泥管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一反应池中,两个所述第一出泥管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一泵体,两个所述第一泵体均设于第一反应池的内部;所述第一进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一隔板的左侧,所述第三出泥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反应池中并设于第一隔板的右侧,所述第一进泥管和第三出泥管的另一端均与分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泵体设置在第三出泥管上并设于第二反应池的内部,所述反应组件与过滤器的出液端相连,所述沉淀组件与分离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水罩,所述第一进水罩设置在第一沉淀池中,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沉淀组件相连;所述排污组件设置在总进水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组件包括第二沉淀池、第二进水罩、第一进水管、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过滤器的出液端上,所述第一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水罩,所述第二进水罩设置在第二沉淀池中,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两个第一分流管,两个所述第一分流管的外端均连接在第二进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分流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符合地表四类水质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第三反应池、第二隔板、第一连接管、第一曝气管、第一气泵、第四出泥管、第五出泥管和第三泵体;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第三反应池的内侧底部中部,所述第一进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中,所述第三出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反应池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传波,王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环碧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