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8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22
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包括料斗本体、集气罩、支撑杆、底座、热风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料斗本体通过第一固定杆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料斗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集气罩通过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料斗本体的上方;出料口的上方设置第一筛网;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盖住出料口的隔板;隔板的底部设置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的中部朝向底座一侧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第二筛网;第二筛网的底部竖直设置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杂质收集件上;热风机设置在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料斗、搅拌装置、过滤网和热风机的设计,解决了粮食采收时水分大、杂质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
本技术涉及粮食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
技术介绍
粮食是指烹饪食品中各种植物种子总称,又称为“谷物”,含营养物质丰富,主要为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脂肪等。在我国主要的粮食种类有三种:禾谷类、豆菽类和薯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粮食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比例。粮食加工在粮食生产中属于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有些粮食例如水稻和小麦,在采收时,由于粮食含有大量杂质以及水分,这为粮食的加工以及存储带来很多麻烦,人工筛选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通过用料斗、搅拌装置、过滤网和热风机的设计,解决了粮食采收时水分大、杂质多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包括料斗本体、集气罩、支撑杆、底座、粮食存储装置、杂质收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热风机、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底座的顶部;料斗本体通过第一固定杆设置在底座的上方,第一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上;料斗本体为倒锥台形件,料斗本体上部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出料口,且进料口的直径大于出料口的直径;料斗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搅拌轴和多个搅拌棒;搅拌轴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搅拌轴倾斜设置在料斗本体内;搅拌棒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多个搅拌棒沿着搅拌轴外周均匀设置;搅拌棒的一端在搅拌轴的内部空腔内形成开口;料斗本体上设置有控制搅拌轴转动的动力机构;集气罩通过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料斗本体的上方,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上;集气罩为棱台形件,集气罩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开口仓;出料口的上方设置第一筛网;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盖住出料口的隔板;隔板的底部设置第一输料管;第一输料管的一端设置在隔板上,另一端设置在粮食存储装置上;粮食存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第一输料管为弧形管件;第一输料管的中部朝向底座一侧上设置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位置处设置第二筛网;第二筛网的底部竖直设置第二输料管;第二输料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杂质收集装置上;杂质收集装置设置在底座上;热风机设置在底座上;热风机上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的一端设置在热风机上,通风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搅拌轴的内部;废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底座上;废气处理装置上设置有抽气机;抽气机上设置有抽气管;抽气管的一端设置在抽气机上,另一端设置在集气罩的开口仓内。优选的,底座的底部设置移动装置。优选的,第一输料管内部设置多个挡板,挡板倾斜设置,且挡板的长度小于第一输料管的直径;第一通孔的上方设置挡板,挡板倾斜设置在第一输料管内部。优选的,料斗本体上在第一筛网位置处设置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三通孔的密封板;密封板处设置杂质存储套。优选的,料斗本体上转动设置翻盖。优选的,支撑杆上设置滑槽;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滑动设置在滑槽上;集气罩与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设置;料斗本体与第二固定杆转动连接设置。优选的,集气罩的底部转动设置多个有机玻璃板。优选的,滑槽上设置多个限位块。优选的,第一筛网的筛孔较大;第二筛网的筛孔较小。本技术中,料斗本体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倾斜设置在料斗本体内,使粮食不会发生堆积堵塞;粮食放入料斗中,经过搅拌装置的搅拌后更加容易干燥和祛除杂质;搅拌轴与搅拌棒为中空杆件,搅拌轴与通风管连接,热风机向通风管通入热风,经过搅拌轴与搅拌棒,吹入到料斗中,对粮食进行干燥,粮食干燥后便于保存;集气罩设置在料斗本体的上方,集气罩与抽气管连接,抽气管设置在抽风机上,热风将粮食中的灰尘等杂质吹起,集气罩将这些废气收集,经由抽气管将废气通入废气处理装置中,保护了环境,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的设计,对粮食进行进一步的过滤除杂;粮食存储装置方便了对粮食进行存储;杂质收集装置可以对过滤后的杂质进行收集处理。本技术,底座的底部设置移动装置,料斗装置可以进行移动运输,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多个挡板的设计,降低了粮食流经第一输料管时的速度,使粮食在第二筛网上停留时间更长,杂质过滤的更加充分;第一筛网倾斜设置在料斗本体内,经过第一筛网过滤后的杂质可以通过第三通孔进入到杂质存储套中,便于杂质的收集,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料斗本体上转动设置翻盖,翻盖可以在粮食进行干燥时,对料斗进行密封,提高干燥效率;料斗本体可上下移动且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上,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对料斗本体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集气罩可上下移动且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上,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对集气罩位置进行调整,提高了废气的收集效率;集气罩的底部转动设置多个有机玻璃板,可以通过调整有机玻璃板的角度提高集气效率,同时可以透过有机玻璃板观察粮食的干燥情况;滑槽上设置多个限位块,限位块的设计,防止集气罩与料斗之间发生碰撞,造成装置的损伤;不同尺寸筛孔的筛网的设计,使粮食加工时过滤杂质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A处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B处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的集气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的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的料斗本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中的第一输料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料斗本体;2、集气罩;3、支撑杆;4、底座;5、粮食存储装置;6、杂质收集装置;7、废气处理装置;8、热风机;9、抽气机;10、移动装置;11、搅拌装置;12、第一筛网;13、隔板;14、第一输料管;15、第二输料管;16、挡板;17、第二筛网;18、通风管;19、动力机构;20、第一固定杆;21、第二固定杆;22、翻盖;23、搅拌轴;24、搅拌棒;25、有机玻璃板;26、抽气管;27、滑槽;28、限位块;29、密封板;30、杂质存储套;31、进料口;32、出料口;33、第一通孔;34、第二通孔;35、第三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包括料斗本体1、集气罩2、支撑杆3、底座4、粮食存储装置5、杂质收集装置6、废气处理装置7、热风机8、第一固定杆20和第二固定杆21;支撑杆3竖直设置在底座4的顶部;料斗本体1通过第一固定杆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本体(1)、集气罩(2)、支撑杆(3)、底座(4)、粮食存储装置(5)、杂质收集装置(6)、废气处理装置(7)、热风机(8)、第一固定杆(20)和第二固定杆(21);/n支撑杆(3)竖直设置在底座(4)的顶部;料斗本体(1)通过第一固定杆(20)设置在底座(4)的上方,第一固定杆(20)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3)上;/n料斗本体(1)为倒锥台形件,料斗本体(1)上部设置进料口(31),下部设置出料口(32),且进料口(31)的直径大于出料口(32)的直径;料斗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11);/n搅拌装置(11)包括搅拌轴(23)和多个搅拌棒(24);搅拌轴(23)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搅拌轴(23)倾斜设置在料斗本体(1)内;搅拌棒(24)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多个搅拌棒(24)沿着搅拌轴(23)外周均匀设置;搅拌棒(2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34);搅拌棒(24)的一端在搅拌轴(23)的内部空腔内形成开口;料斗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搅拌轴(23)转动的动力机构(19);/n集气罩(2)通过第二固定杆(21)设置在料斗本体(1)的上方,第二固定杆(21)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3)上;集气罩(2)为棱台形件,集气罩(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开口仓;/n出料口(32)的上方设置第一筛网(12);出料口(3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盖住出料口(32)的隔板(13);隔板(13)的底部设置第一输料管(14);第一输料管(14)的一端设置在隔板(13)上,另一端设置在粮食存储装置(5)上;粮食存储装置(5)设置在底座(4)上;第一输料管(14)为弧形管件;第一输料管(14)的中部朝向底座(4)一侧上设置第一通孔(33);第一通孔(33)位置处设置第二筛网(17);第二筛网(17)的底部竖直设置第二输料管(15);第二输料管(15)的一端与第一通孔(33)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杂质收集装置(6)上;杂质收集装置(6)设置在底座(4)上;/n热风机(8)设置在底座(4)上;热风机(8)上设置有通风管(18);通风管(18)的一端设置在热风机(8)上,通风管(18)的另一端设置在搅拌轴(23)的内部;废气处理装置(7)设置在底座(4)上;废气处理装置(7)上设置有抽气机(9);抽气机(9)上设置有抽气管(26);抽气管(26)的一端设置在抽气机(9)上,另一端设置在集气罩(2)的开口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加工用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本体(1)、集气罩(2)、支撑杆(3)、底座(4)、粮食存储装置(5)、杂质收集装置(6)、废气处理装置(7)、热风机(8)、第一固定杆(20)和第二固定杆(21);
支撑杆(3)竖直设置在底座(4)的顶部;料斗本体(1)通过第一固定杆(20)设置在底座(4)的上方,第一固定杆(20)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3)上;
料斗本体(1)为倒锥台形件,料斗本体(1)上部设置进料口(31),下部设置出料口(32),且进料口(31)的直径大于出料口(32)的直径;料斗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11);
搅拌装置(11)包括搅拌轴(23)和多个搅拌棒(24);搅拌轴(23)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搅拌轴(23)倾斜设置在料斗本体(1)内;搅拌棒(24)为内部中空的柱形件,多个搅拌棒(24)沿着搅拌轴(23)外周均匀设置;搅拌棒(24)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34);搅拌棒(24)的一端在搅拌轴(23)的内部空腔内形成开口;料斗本体(1)上设置有控制搅拌轴(23)转动的动力机构(19);
集气罩(2)通过第二固定杆(21)设置在料斗本体(1)的上方,第二固定杆(21)的一端设置在料斗本体(1)上,另一端设置在支撑杆(3)上;集气罩(2)为棱台形件,集气罩(2)上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开口仓;
出料口(32)的上方设置第一筛网(12);出料口(3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盖住出料口(32)的隔板(13);隔板(13)的底部设置第一输料管(14);第一输料管(14)的一端设置在隔板(13)上,另一端设置在粮食存储装置(5)上;粮食存储装置(5)设置在底座(4)上;第一输料管(14)为弧形管件;第一输料管(14)的中部朝向底座(4)一侧上设置第一通孔(33);第一通孔(33)位置处设置第二筛网(17);第二筛网(17)的底部竖直设置第二输料管(15);第二输料管(15)的一端与第一通孔(33)连接,另一端设置在杂质收集装置(6)上;杂质收集装置(6)设置在底座(4)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琥珀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易粮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