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56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收集器,其包括:多个刮板,其收集沉淀池内的污泥;链条,其与上述多个刮板连接,从而使上述刮板移动;及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其与连接上述刮板的附件可拆卸地结合,并且在上述刮板运行时,防止上述刮板翻转现象。

Sludge coll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污泥收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收集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如下的污泥收集器,其通过有效防止刮板(flight)翻转现象来维持链条的排列状态,同时降低运转负荷,提高剪应力,从而可以提高链条的耐久性,同时也能够降低动力,由此最大化地发挥性能,促进稳定运转,进而通过消除底部的耐磨条(WEARSTRIP)的施工操作,提供比以往更快的施工期限,同时可以解决由耐磨条变形引起的各种问题。
技术介绍
由复合材料或高强度工程塑料制成的非金属输送链条,适用于用于给排水处理的水处理设备及炼油厂或海水淡化等多种工业领域,主要负责输送沙、污泥及矿渣等磨损性高的物质。作为典型例,对用于给排水处理的水处理设备进行了解。一般的水处理设备包括:悬浮物去除步骤,其去除从家庭或工业现场流入的原水中的悬浮物;分解及沉淀步骤,其利用活性污泥。在分解及沉淀步骤经过滤的上清液,接收曝气池供应的氧气,在经过繁殖好氧细菌的活化步骤后,在二次沉淀池对上清液进行再分离,然后对通过三次沉淀池或过滤池的最上层上清液进行消毒处理并将其排放到河流的过程。在包括前述工程流程的水处理设备中,当去除原水中悬浮物及利用废水进行分解时,会产生污泥(沉淀物或泡沫),污泥收集器用于去除或收集该污泥。目前存在多种形式的污泥收集器,然而已知使用最为广泛的是链条刮板式(chainflighttype)的污泥收集器。在链条刮板式的污泥收集器中,使用输送链条(conveyorchain)作为移动刮板(flight)的装置。沉淀池的规格未按照处理容量进行标准化,其规格多样,小至2m,大至16m,因此,所提供的刮板也有多种规格,其范围也为150mm至360mm,宽度相应地为15m至120m。一方面,小型沉淀池中现有的链条刮板式污泥收集器,最常见的是具有两排链条的双链条刮板式。其方式为,刮板悬挂在相互间隔布置的两排链条进行移动并收集污泥。如上所述的小型沉淀池,并不太会成为问题,但在宽度为7~15m,长度为20m~100m的大型沉淀池中,由于链条的频繁断裂和刮板的下垂,运行时可能会经常发生破坏,因此,为了改善此问题,已经提供了多种方法,例如链条使用非金属输送链条等。然而,由于材质或结构的局限,现有的非金属输送链条实际上也出现了多种问题。第一、当刮板输送由于重力沉降产生的污泥时,刮板会在整个宽度上承受负荷,因此存在刮板往后翻转的问题。第二、刮板的负荷,即其在结构上只能由链条的张力承受刮板的自重和重力沉降的污泥的负荷等,因此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第三、当在底部输送刮板时,由于附着在刮板的靴与附着在沉淀池底部的耐磨条(WEARSTRIP),输送时会与底部间隔一定距离,此时,刮板、靴及耐磨条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存在部件的耐久性差的问题。第四、刮板的靴和耐磨条之间的摩擦及废水或污水、石油化学废水可能会使底部的耐磨条及返回轨道的耐磨条变形,从而导致运行中的刮板卡住而破损。此时需要更换刮板,然而,要将沿沉淀池长度方向设置为2列或3列的耐磨条进行更换时,需要将沉淀池的水完全排尽,并且要在底部安装多个锚(anchor)后再次安装耐磨条,因此存在工作期间需要停止运营处理厂的问题。(专利文献0001)韩国专利局授权号第10-177873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收集器,其通过有效防止刮板翻转的现象来维持链条的排列状态,同时降低运转负荷,提高剪应力,从而可以提高链条的耐久性,同时也能够降低动力,由此最大化地发挥性能,促进稳定运转,进而通过消除底部的耐磨条(WEARSTRIP)的施工操作,提供比以往更快的施工期限,同时可以解决由耐磨条的变形引起的各种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述目的通过一种污泥收集器实现,其包括:多个刮板,其收集沉淀池内的污泥;链条,其与上述多个刮板连接,从而使上述刮板移动;及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其与连接上述刮板的附件可拆卸地结合,并在上述刮板动作时,防止上述刮板翻转的现象。上述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可以包括:第一辊子,其可以进行滚动;第一辊轴,其形成上述第一辊子的旋转轴心,并且结合到上述附件的第一轴结合部;一对第一衬套,其结合到上述第一辊子的两端部;及第一轴固定件,其结合到上述第一轴结合部,并且防止上述第一辊轴从上述第一轴结合部脱离的同时,防止上述第一辊轴旋转。上述第一辊子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并且上述第一辊轴包括:第一轴体,其为圆形截面形状,设置于上述第一辊子的内部,并且形成上述第一辊子的旋转轴心;及一对第一结合端部,其为非圆形截面形状,形成于上述第一轴体的两端部。上述第一轴固定件,可以包括:第一固定板,其形成为比第一轴结合部的开口宽度宽,并且设置于上述第一轴结合部内;一对第一钩子,其从上述第一固定刮板延长,且以具有内部间隔的方式弹性间隔设置,并且设置于上述第一轴结合部的入口;及第一啮合凸起,其形成于上述第一钩子,并且结合到上述第一轴结合部的第一啮合槽。还可以包括多个托辊单元,其在上述刮板动作时,与上述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一起引导所述刮板的动作。上述托辊单元,可以包括:可拆卸单元支架,其可拆卸地结合到上述刮板的一侧;第二辊子,其可以进行滚动;第二辊轴,其形成上述第二辊子的旋转轴心,并且结合到上述可拆卸单元支架的第二轴结合部;一对第二衬套,其结合到上述第二辊子的两端部;及第二轴固定件,其结合到上述第二轴结合部。上述可拆卸单元支架中设置有多个支架槽,上述刮板中可设置有结合到上述多个支架槽而进行支撑的多个槽支撑件。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托辊单元(carrierroller),其接近上述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并与上述刮板结合,使得上述刮板动作时,与上述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一起引导上述刮板的动作。可以设置有返回轨道导件,用于防止在上述返回轨道行驶的上述返回辊子单元的脱离。上述返回轨道导件与上述返回辊子单元单独设置,并且在组装时可以插入到相应位置而一起固定于上述返回辊子单元的固定螺栓,或可以与返回辊子单元设置为一体式。当上述沉淀池宽度过宽时,上述托辊单元可以设置于上述刮板的中央、前表面及后表面,用于防止上述刮板的下垂的同时,防止上述刮板下垂引起的与底部的摩擦导致的铜绿损失。上述沉淀池的底部面还可以设置有耐磨条。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有效防止刮板翻转现象来维持链条的排列状态,同时降低运转负荷,提高剪应力,从而可以提高链条的耐久性,同时也能够降低动力,由此最大化地发挥性能,促进稳定运转,进而通过消除底部的耐磨条的施工操作,提供比以往更快的施工期限,同时可以解决由耐磨条的变形引起的各种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链条刮板式污泥收集器的结构图。图2是刮板结合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及托辊单元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侧面图。图4是图2的后视爆炸图。图5是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的爆炸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托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刮板,其收集沉淀池内的污泥;/n链条,其与所述多个刮板连接,从而使所述刮板移动;及/n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其与连接所述刮板的附件可拆卸地结合,并在所述刮板动作时,防止所述刮板翻转的现象。/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4 KR 10-2017-01720351.一种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刮板,其收集沉淀池内的污泥;
链条,其与所述多个刮板连接,从而使所述刮板移动;及
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其与连接所述刮板的附件可拆卸地结合,并在所述刮板动作时,防止所述刮板翻转的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一体式辊子单元,包括:
第一辊子,其可以进行滚动;
第一辊轴,其形成所述第一辊子的旋转轴心,并且结合到所述附件的第一轴结合部;
一对第一衬套,其结合到所述第一辊子的两端部;及
第一轴固定件,其结合到所述第一轴结合部,并且防止所述第一辊轴从所述第一轴结合部脱离的同时,防止所述第一辊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子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
并且所述第一辊轴,包括:
第一轴体,其为圆形截面形状,设置于所述第一辊子的内部,并且形成所述第一辊子的旋转轴心;及
一对第一结合端部,其为非圆形截面形状,形成于所述第一轴体的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固定件,包括:
第一固定板,其形成为比所述第一轴结合部的开口宽度宽,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结合部的内部;
一对第一钩子,其从所述第一固定刮板延长,且以具有内部间隔的方式弹性间隔设置,并且设置于所述第一轴结合部的入口;及
第一啮合凸起,其形成于所述第一钩子,并且结合到所述第一轴结合部的第一啮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污泥收集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至少一个托辊单元,其接近所述附件一体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定勋吴进焕
申请(专利权)人:林肯科技有限公司吴定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