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柔性电路板、点灯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其中,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结构;其中,所述转接结构用于通过压接单元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引脚结构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实现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结构或引脚结构中的一个出现损坏时,可以将出现损坏的部分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从而不需要对整体化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整体更换,避免了材料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A flexible circuit board, lighting test system and tes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电路板、点灯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点灯测试系统以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在显示面板行业中,FPC由于其排线密度高,重量轻,可弯折,易于装连等特点常被使用。为了保证产品良率,通常会使用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Board,柔性电路板)压接的方式对待测显示装置进行电学点灯检测。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可知,柔性电路板104通常由电路部分1042以及引脚部分1041两个部分来形成一个整体,当电路部分1042或引脚部分1041中的其中一个部分发生损坏时,则需要对整体进行更换,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导致生产成本的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还包括转接结构;其中,所述转接结构用于通过压接单元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引脚结构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实现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引脚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基板;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子引脚结构;其中,所述子引脚结构与所述第一基板部分交叠,所述子引脚结构被所述第一基板分割为第一引脚部以及第一连接部,交叠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引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导通线。可选地,所述电路结构包括:T字形的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部,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引脚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电路区。可选地,所述转接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子转接结构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接线;其中,所述子转接结构与所述转接线部分交叠,所述子转接结构被所述转接线分割为第一压接部以及第二压接部,所述转接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压接部与所述第二压接部之间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上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孔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压接单元之间的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三基板上还开设有第二固定孔。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孔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压接单元之间的固定。可选地,还包括盖板;当所述转接结构通过压接单元来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时,所述盖板用于实现电路结构、引脚结构分别与转接结构之间的固定。可选地,所述第三基板上还设置有绝缘层。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点灯测试系统,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柔性电路板。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利用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出的所述的点灯测试系统对待测显示装置进行点灯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压接单元将所述转接结构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引脚结构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实现电连接;将待测显示装置电连接在所述引脚结构上;将检测装置电连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上;开启所述检测装置对所述待测显示装置进行点灯测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本专利技术中,相互独立的电路结构与引脚结构能够通过转接结构来实现相应的电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化的柔性电路板,由于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分别与转接结构可拆卸连接,因此,若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结构或引脚结构中的一个出现损坏时,可以将出现损坏的部分单独拆卸下来进行更换,从而不需要对整体化的柔性电路板进行整体更换,避免了材料浪费,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现有技术中的待测显示装置的点灯测试的示意图;图3示出柔性电路板的引脚部分发生翘曲的示意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实施例中引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本实施例中电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实施例中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本实施例中转接结构的正视图;图9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利用本专利技术上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点灯测试系统对待测显示装置进行点灯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图中:101、压接单元;102、待测显示装置;103、台面;104、柔性电路板;1041、引脚部分;10411、翘曲部分;1042、电路部分;200、引脚结构;201、第一基板;202、第一引脚部;203、第一连接部;204、导通线;205、第一固定孔;300、电路结构;301、第二基板;3011、第一部分;3012、第二部分;302、第二引脚部;303、第二连接部;304、电路区;400、转接结构;401、第三基板;402、第一压接部;403、第二压接部;404、转接线;405、第二固定孔;406、盖板;407、凹口;408、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专利技术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在符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编号的定语来描述各种器件、元件、组件或部分,但这不应受这些定语限制。这些定语乃是用以区分一者与另一者。例如,第一器件亦可称为第二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结构;/n其中,所述转接结构用于通过压接单元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引脚结构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实现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结构;
其中,所述转接结构用于通过压接单元分别压接在所述电路结构以及引脚结构上来实现可拆卸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结构与所述引脚结构通过所述转接结构实现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基板;
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子引脚结构;
其中,所述子引脚结构与所述第一基板部分交叠,所述子引脚结构被所述第一基板分割为第一引脚部以及第一连接部,交叠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引脚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导通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结构包括:
T字形的第二基板;
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一侧端部设置有多个第二引脚部,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第二引脚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电路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
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基板;
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个子转接结构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转接线;
其中,所述子转接结构与所述转接线部分交叠,所述子转接结构被所述转接线分割为第一压接部以及第二压接部,所述转接线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压接部与所述第二压接部之间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兵,李楠,蒋中玉,胡瑞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