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三轮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1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儿童用三轮车,该儿童用三轮车包括:车架,铰接于车架的车把、铰接于车把的前轮及后轮驱动组件;其中,后轮驱动组件包括坐垫、动力套管、压力簧套管、压力簧、飞轮、传动件、后轮传动轴及后轮,动力套管设置在车架远离车把的一端,压力簧套管设置在动力套管内,压力簧套管上设置有平面齿,平面齿伸出压力簧套管,压力簧设置在压力簧套管与动力套管之间,飞轮设置在动力套管一侧,啮合于平面齿,传动件一端连接于飞轮,另一端连接于后轮传动轴,后轮传动轴铰接于车架,后轮设置在后轮传动轴两侧。该儿童用三轮车适用范围更广,驱动更为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用三轮车
本技术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童用三轮车。
技术介绍
目前,儿童脚踏车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代步工具以及玩具,被许多儿童所喜欢。现有的儿童脚踏车大多是通过人力脚蹬的方式驱动儿童脚踏车前进。这种设计一方面由于儿童身高不等,部分身高较低的儿童无法够到脚踏板使用不便,部分较高的儿童踩踏脚踏板时腿部活动空间有限使用同样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的蹬踏的力量有限,使得儿童脚踏车行进的速度一直较慢。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适用范围更广,驱动更为便捷的儿童用三轮车。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儿童用三轮车,该儿童用三轮车适用范围更广,驱动更为便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用三轮车,该儿童用三轮车包括:车架,铰接于车架的车把、铰接于车把的前轮及后轮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后轮驱动组件包括坐垫、动力套管、压力簧套管、压力簧、飞轮、传动件、后轮传动轴及后轮,所述动力套管设置在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车把的一端,所述压力簧套管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内,所述压力簧套管上设置有平面齿,所述平面齿伸出所述压力簧套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与所述动力套管之间,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一侧,啮合于所述平面齿,所述传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轮传动轴,后轮传动轴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后轮传动轴两侧。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安装板、传动轴、传动带轮及传动带,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位于所述飞轮两侧,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传动带轮及所述后轮传动轴上,所述后轮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优选地,所述动力套管背离所述车把一侧开设有狭缝,所述压力簧套管的平面齿通过所述狭缝伸出所述动力套管。优选地,所述压力簧套管为中空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内。优选地,还包括套管丝母,所述动力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压力簧套管及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中空管状内,所述套管丝母螺纹连接于所述中空管状底部。优选地,所述车把包括把手、连杆及前叉,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连杆顶部,所述前叉设置在所述连杆底部。优选地,所述前轮,前轮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前叉。优选地,所述前轮两侧设置有脚踏板。优选地,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位于所述车架中部。有益效果:本申请通过后轮驱动组件的设置,当儿童坐在坐垫上下压压力簧套管,带动设置在压力簧套管一侧的平面齿移动,进而带动飞轮转动,进一步带动后轮传动轴及后轮转动,提供了一种新的驱动方式,代替传统脚踏驱动方式或与传统脚踏驱动方式相结合,使得儿童脚踏车的使用不受儿童身高及腿部力量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驱动更为方便,同时更具娱乐性,便于儿童接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儿童用三轮车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轮驱动组件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压力簧套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动力套管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车把;3、坐垫;4、动力套管;5、压力簧套管;6、压力簧;7、飞轮;8、后轮传动轴;9、后轮;10、安装板;11、传动轴;12、传动带轮;13、传动带;14、套管丝母;15、把手;16、前叉;17、脚踏板;18、踏板;19、前轮;20、平面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技术方案。结合参见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儿童用三轮车,该儿童用三轮车包括:车架,铰接于车架的车把、铰接于车把的前轮及后轮驱动组件;其中,所述后轮驱动组件包括坐垫、动力套管、压力簧套管、压力簧、飞轮、传动件、后轮传动轴及后轮,所述动力套管设置在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车把的一端,所述压力簧套管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内,所述压力簧套管上设置有平面齿,所述平面齿伸出所述压力簧套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与所述动力套管之间,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一侧,啮合于所述平面齿,所述传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轮传动轴,后轮传动轴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后轮传动轴两侧。具体地,使用时,儿童做在坐垫上,下压压力簧套管带动压力簧套管上的平面齿下以,继而带动飞轮转动,飞轮通过传动件带动后轮转动,提供一种后轮驱动的方式,代替传统脚踏驱动方式或与传统脚踏驱动方式相结合,使得儿童脚踏车的使用不受儿童身高及腿部力量的限制,适用范围更广,驱动更为方便,同时更具娱乐性,便于儿童接受。具体地,在儿童下压坐垫后,可取消下压动作,压力簧套管在压力簧的作用下带动压力簧套管复位上升,而后儿童继续下压,如此反复即可驱动动儿童用三轮车持续移动,通过坐压的方式提供新的驱动形式。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包括安装板、传动轴、传动带轮及传动带,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位于所述飞轮两侧,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传动带轮及所述后轮传动轴上,所述后轮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具体地,当飞轮发生转动时,带动传动轴相对于安装板转动,进而带动位于飞轮两侧的传动带轮转动,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后轮传动轴转动,继而可以带动后轮转动,实现了飞轮驱动的传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套管背离所述车把一侧开设有狭缝,所述压力簧套管的平面齿通过所述狭缝伸出所述动力套管。具体地,一方面狭缝起到为平面齿进行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压力簧套管的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压力簧套管为中空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内。具体地,中空管的设计为压力簧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压力簧横向位移。进一步地,还包括套管丝母,所述动力套管为中空管状,所述压力簧套管及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中空管状内,所述套管丝母螺纹连接于所述中空管状底部。具体地,动力套管的中空管状设计为压力簧套管提供安装空间,通过在动力套管底部设置套管丝母,便于检修或更换压力簧。进一步地,所述车把包括把手、连杆及前叉,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连杆顶部,所述前叉设置在所述连杆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前轮,前轮连接轴连接于所述前叉。进一步地,所述前轮两侧设置有脚踏板。具体地,通过脚踏板的设置,可以通过脚踏的方式驱动前轮转动,与后轮驱动组件组合使用,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地,还包括踏板,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位于所述车架中部。具体地,当通过坐压方式驱动儿童用三轮车行进时,儿童的脚可以放置在踏板上,使用更为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用三轮车包括:车架,铰接于车架的车把、铰接于车把的前轮及后轮驱动组件;/n其中,所述后轮驱动组件包括坐垫、动力套管、压力簧套管、压力簧、飞轮、传动件、后轮传动轴及后轮,所述动力套管设置在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车把的一端,所述压力簧套管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内,所述压力簧套管上设置有平面齿,所述平面齿伸出所述压力簧套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与所述动力套管之间,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一侧,啮合于所述平面齿,所述传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轮传动轴,后轮传动轴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后轮传动轴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儿童用三轮车包括:车架,铰接于车架的车把、铰接于车把的前轮及后轮驱动组件;
其中,所述后轮驱动组件包括坐垫、动力套管、压力簧套管、压力簧、飞轮、传动件、后轮传动轴及后轮,所述动力套管设置在所述车架远离所述车把的一端,所述压力簧套管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内,所述压力簧套管上设置有平面齿,所述平面齿伸出所述压力簧套管,所述压力簧设置在所述压力簧套管与所述动力套管之间,所述飞轮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一侧,啮合于所述平面齿,所述传动件一端连接于所述飞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后轮传动轴,后轮传动轴铰接于所述车架,所述后轮设置在所述后轮传动轴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安装板、传动轴、传动带轮及传动带,所述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动力套管上,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所述飞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传动带轮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位于所述飞轮两侧,所述传动带套设在所述传动带轮及所述后轮传动轴上,所述后轮传动轴穿过所述安装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喜鹏李万祥马富成李泽亮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俊鹏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