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801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16
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第一堆,其包括堆叠的第一单元电池以及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一外周表面;与第一堆并置的第二堆,其包括沿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堆叠的第二单元电池以及第二单元电池的第二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二外周表面;外部气体歧管,其向第一堆和第二堆供应反应气体以及从它们排出反应气体;以及外部冷却剂歧管,其向第一堆和第二堆供应冷却剂以及从它们排出冷却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堆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堆。
技术介绍
在包括其中堆叠有单元电池的堆的燃料电池堆中,提供了用于供应和排出阳极气体、阴极气体和冷却剂的内部歧管,以在堆的堆叠方向上穿透堆(例如,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241392号)。这里,考虑到用于安装燃料电池堆的空间,可能期望堆叠方向上的尺寸减小。通过减少单元电池的数量来实现堆叠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然而,单元电池数量的减少降低了燃料电池堆的输出功率。此外,内部歧管形成为在堆叠方向上穿透堆,并且管道在堆叠方向上连接到堆的内部歧管。这可能使得难以在堆叠方向上减小堆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该燃料电池堆在单元电池的堆叠方向上减小其尺寸,同时保证其输出功率。上述目的通过一种燃料电池堆来实现,该燃料电池堆包括:第一堆,其包括堆叠的第一单元电池以及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一外周表面;与第一堆并置的第二堆,其包括沿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堆叠的第二单元电池以及第二单元电池的第二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二外周表面;外部气体歧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n第一堆,其包括:/n堆叠的第一单元电池;以及/n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一外周表面;/n第二堆,其与所述第一堆并置,并且包括:/n沿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堆叠的第二单元电池;以及/n所述第二单元电池的第二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二外周表面;/n外部气体歧管,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供应反应气体,以及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排出反应气体;以及/n外部冷却剂歧管,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供应冷却剂,以及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排出冷却剂,/n其中,所述外部气体歧管和所述外部冷却剂歧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周表面的至少一...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6 JP 2018-2091911.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
第一堆,其包括:
堆叠的第一单元电池;以及
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一外周表面;
第二堆,其与所述第一堆并置,并且包括:
沿所述第一单元电池的第一堆叠方向堆叠的第二单元电池;以及
所述第二单元电池的第二堆叠方向周围的第二外周表面;
外部气体歧管,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供应反应气体,以及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排出反应气体;以及
外部冷却剂歧管,其用于向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供应冷却剂,以及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排出冷却剂,
其中,所述外部气体歧管和所述外部冷却剂歧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沿着与所述第一堆叠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所述外部气体歧管包括第一外部气体歧管和第二外部气体歧管,所述第一外部气体歧管和所述第二外部气体歧管在与所述第一堆叠方向交叉的方向上以及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彼此并置的方向上将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夹在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
所述外部冷却剂歧管包括:
冷却剂供应部分,其将所述冷却剂供应到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中的一个;以及
冷却剂排出部分,其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中的另一个排出所述冷却剂,以及
所述冷却剂供应部分和所述冷却剂排出部分在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彼此并置的方向上将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夹在中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
所述第一外周表面和所述第二外周表面分别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面对区域和第二面对区域,
所述外部气体歧管和所述外部冷却剂歧管至少连接到除所述第一面对区域和第二面对区域之外的所述第一外周表面和第二外周表面的其它区域,
所述燃料电池堆包括冷却剂引导构件,以及
所述冷却剂引导构件将所述第一面对区域和所述第二面对区域彼此电绝缘,将所述第一面对区域和所述第二面对区域彼此连接,并且将从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中的一个排出的冷却剂引导至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中的另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堆,其中,
所述第一堆和第二堆分别包括所述冷却剂流过的第一冷却剂流槽和第二冷却剂流槽,以及
所述第一冷却剂流槽和所述第二冷却剂流槽沿所述第一堆和所述第二堆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长秀男真锅晃太篠崎祯宏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