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518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该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本系统确保室内机中总是有一段换热器处在制冷模式运转,实现除湿,同时又有一段室内换热器放热,确保不降温除湿。本系统在保持原空调系统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不降温除湿的技术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的空气调节系统的改进,具体讲是一种空调器除湿系统,其属于空调
传统空调器的除湿方式是采用低温除湿,这必然降低室内温度,且产生不舒适感。为满足除湿不降温的要求,有人采用控制室内送风方向,使之远离人群的办法来完成除湿要求,但这样造成气流短路,降低能源利用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实现不降低室内空气温度同时除去空气湿含量。达到室内空气干爽。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的,研制了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该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所述的主、副节流机构,其是由电磁截止阀与毛细管并联而成;或者是由电磁截止阀,毛细管和单向阀组合串并联而成;或者是电子膨胀阀。所述的电磁截止阀,其通径为ψ6-15mm;所述的毛细管其内径为0.8-3.0mm;长度为0.1-2.0m;所述的单向阀,其内径为ψ6-11mm;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通径为ψ2.0-4.0mm 。所述的两段室内换热器,其在柜机送风通道中是并行排列的,或是串行排列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除湿控制系统中,调整主、副节流机构的工作状态,使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完全开通,而室内两段换热器串连的副节流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这样使不论在制冷循环,还是在制热循环中,首先进入前段室内换热器内的致冷剂处在冷凝放热状态,该段室内换热器为升温段。在中间副节流机构的节流作用下,进入后段室内换热器的致冷剂是低压流体,正好处在吸热蒸发状态,该段室内换热器为除湿段,实现除湿效果。本除湿控制系统保证室内机中的换热器总是有一段换热器处在制冷模式运转的,通过两段换热器分别实现冷凝和蒸发的共同作用,从而达到了不降温除湿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冷暖型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冷型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节流机构结构示意图(阀、管并联式)。图4节流机构结构示意图(阀管串、并联式)。图5室内换热器在柜机中并行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6室内换热器在柜机中串行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图2,图中实线箭头表示制冷循环,虚线箭头表示制热循环。本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7,室内换热器2,6,室外换热器3和节流机构4,5。所述的室外换热器3连接的主节流机构4在除湿循环运行中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2,6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2,6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5。该机构5处于节流工作状态。参见图1,2,本除湿控制系统在制冷循环时进行除湿运行,由于主节流机构4被完全开通,有一部分较高温度的致冷剂未经冷凝就进入前段室内换热器2。在该段换热器2中致冷剂冷凝放热,因此称为升温段。致冷剂在副节流机构5中节流,成为低压液气两相混合体。此时的致冷剂进入后段室内换热器6,正好处在吸热蒸发状态。这样空气中的湿气就在该段室内换热器6之冷凝结水,实现除湿效果,此时该段室内换热器6为除湿段。参见图1,本除湿控制系统在制热循环时进行除湿运行,由于副节流机构5的节流工作的增加,使前段室内换热器6和该副节流机构5中流经的高温液体致冷剂由热变冷成为低压液体,在该段换热器6和节流机构5中致冷剂是冷凝放热状态,此时该段室内换热器6为升温段。进入后段室内换热器2的致冷剂是低压液气两相混合体,正好处在吸热蒸发状态,这样空气中的湿气就在该段室内换热器2上冷凝结水,实现除湿效果,此时该段室内换热器2为除湿段。本除湿控制系统所采用的主、副节流机构4,5,可以选择由电磁截止阀8与毛细管9并联而成的节流机构,如图3所示。其中电磁截止阀8的型号选定REV-1003GX,通径为ψ8mm(对单冷机用)或ψ10mm(对冷暖机用)。毛细管9选定内径为ψ1.2mm,长度为0.6mm(对单冷机用)ψ0.8mm,长度为1.2mm(对冷暖机用)。还可以选择由电磁截止阀5,单向阀10和毛细管9组合串、并联而成的节流机构,如图4所示。其中电磁截止阀8的型号选定DFS3-20,通径为ψ10mm,(对单冷机用),或ψ12mm(对冷暖机用),单向阀10的通径为ψ6mm(对单冷机用),或通径为ψ9mm(对冷暖机用)。毛细管9选定内径为ψ0.8mm,长度为0.4m(对单冷机用),或内径为ψ1.0mm,长度为0.8m(对冷暖机用)。所采用的主副节流机构4,5还可以选择电子膨胀阀,其通径为ψ3.0mm,型号为EKV30D32,通过控制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节主副节流机构4,5的工作状态,实现除湿目的。本除湿控制系统对正常的空调器制冷或制热运行没有影响,只要控制副节流机构5完全打开畅通,主节流机构4按原制冷或制热方案进行节流,室内、外换热器2、6和3所起的作用不变,保持了原制冷或制热运行功能。本除湿控制系统,设计的两段室内换热器2,6,在柜机中的应用实例,如图5,6所示。串接有副节流机构5的室内换热器2,6,在柜机送风通道11中排列可以如图5所示的两段室内换热器2,6并行排列,使送风分别经过升温段的室内换热器2和除湿段的室内换热器6,再从出风口12混合汇集排出。在柜机送风通道11中还可如图6所示将两段室内换热器2,6串行排列,使送风先,后经过除湿段的室内换热器6和升温段的室内换热器2,再从出风口12汇集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该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副节流机构,其是由电磁截止阀与毛细管并联而成;或者是由电磁截止阀,毛细管和单向阀组合串并联而成;或者是电子膨胀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截止阀,其通径为ψ6-15mm;所述的毛细管其内径为0.8-3.0mm;长度为0.1-2.0m;所述的单向阀,其内径为ψ6-11mm;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通径为ψ2.0-4.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段室内换热器,其在柜机送风通道中是并行排列的,或是串行排列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该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本系统确保室内机中总是有一段换热器处在制冷模式运转,实现除湿,同时又有一段室内换热器放热,确保不降温除湿。本系统在保持原空调系统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实现不降温除湿的技术效果。文档编号F24F3/147GK1286376SQ9911240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5日专利技术者王正太, 毛守博, 刘志功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系统,其包括:压缩机,室内、外换热器和节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室外换热器连接的主节流机构处于完全开通状态;所述的室内换热器分为两段,在该两段换热器之间串接副节流机构,该机构处于节流工作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太毛守博刘志功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