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226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在引导形成于装置本体内的室内空气的通风道中设置由使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及使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的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所构成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所述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为波形的波纹部,所述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为直线状的直板部,所述光再生脱臭过滤器由多个波形的波纹部与直线状的直板部交替层叠而成。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吸收多种类的气体,起到脱臭性能较好的空气调和作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技术的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热交换器及脱臭过滤器的空调机室内装置。
技术介绍
具有热交换器、脱臭过滤器和集尘机的空调机室内装置使用广泛,不仅可进行室内的热交换,而且还能将异臭或接近异臭的臭气完全吸收并利用集尘作用使空气清净。在这种空调机的室内装置的将室内空气吸入后再向室内吹出的通风道中配置有具有热交换作用的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的空气吸入侧的位置上并设上述脱臭过滤器及集尘机。但是以往使用的脱臭过滤器一般由氧化钛或沸石等单一的素材构成。这些素材即使脱臭特性下降,只要通过光照射就能恢复原来的脱臭特性,故称作所谓的再生脱臭构件。这样,传统的空调机室内装置上装载的脱臭过滤器由于由单一素材的光再生脱臭构件构成,故过滤器过脱臭的气体种类受到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概述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室内装置,装有将特性各异的光再生脱臭构件组合起来以可吸收种类繁多的气体的脱臭过滤器,起到脱臭性能好的空气调和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室内装置具有将室内空气吸入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再次向室内的通风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通风道中设置光再生脱臭过滤器,其由将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起来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以及将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起来的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所组成。附图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形态的空调机室内装置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是同实施形态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的立体图。图3是同实施形态的传统产品和本专利技术产品对硫氧化物的除去性能的比较图。图4是同实施形态的相对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与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的表面积比率的吸收量的特性图。图5是同实施形态的相对1个单元的截面积的吸收量的变化特性的比较图。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空调机室内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中1为装置本体。在该装置本体1的上面部设有上部吸入口2,在前面开闭自如地支承着具有前部吸入口3的前罩4,并且在前面下部设有吹风口5。室内空气利用未图示的安放在装置本体1内的风机的作用而从上部吸入口2及前部吸入口3吸入,通过与这些相对配置的室内侧热交换器6,再从吹风口5吹向室内。即装置本体1内形成如上所述引导室内空气的通风道F,在通过室内侧热交换器6时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空气再次吹向室内。在上述前罩4的背面(内面)侧装拆自如地装有粗过滤器7。该粗过滤器7分成左右两部分,其下端部设计成从前罩4的下端部稍向下方突出。在粗过滤器7的从前罩4的下端突出的部分设有未图示的在维修保养时装拆粗过滤器7用的捏手。粗过滤器7的上端部一直延伸到超越该上部吸入口的背面侧端缘位置,使其在安装在前罩4上的状态下完全覆盖上部吸入口2。在上述室内侧热交换器6和粗过滤器7之间左右并排配置有脱臭过滤器10和集尘机20。即脱臭过滤器10和集尘机20被定位在前面说明过的通风道上。在这些脱臭过滤器10和集尘机20的下端部各自突设有把手部a、a,在维修保养时可容易地把装置本体1拉出。以下根据图2对上述脱臭过滤器10进行详细说明。在此未图示,脱臭过滤器10的周围由框体围住,并且在框体的下端部设有前面说明过的把手部a。上述脱臭过滤器10具有分别在规定长度方向尺寸及宽度(深度)方向尺寸上形成的波形波纹部11以及直线状的直板部12(ラィナ部),多个波纹部11和直板部12沿上下方向交替层叠。上述波形的波纹部称为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直线状的直板部称为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上述脱臭过滤器10是由这些第1、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1、12组合而成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不过,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由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由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上述活性炭采用比如苯胺添加活性炭等特殊添加活性炭。不管哪个光再生脱臭构件11、12,由特性不同的光再生脱臭构件组合构成为其特征之一,如后所述能吸附众多种类的气体。以下对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内装上该光再生脱臭过滤器10的脱臭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波形的波纹部即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具有比较容易吸收甲苯等高分子类的特性,而甲苯是从近来构成以石油化学制品为素材的住宅的建材、即所谓的新建材等中产生且成为问题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直线状的直板部即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的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具有比较容易吸收上述VOC中的甲醛等低分子类的特性。这样,由特性不同的第1、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1、12组合而成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10,对传统的单一脱臭材料难以除去的VOC也能提高脱臭性能,能吸收众多种类的气体。以下表1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10和传统脱臭过滤器的比较。在此,本专利技术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10为特性不同的第1、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1、12组合而成,而传统的脱臭过滤器为氧化钛或沸石等单一素材的光再生脱臭构件构成。表1和表3对本专利技术和传统的脱臭过滤器进行硫氧化物(SO2)的脱臭试验所得的结果。试验条件为测量容器为5升的密闭盒子,过滤器尺寸为55×10×10mm,氧化硫的初期浓度为800ppm。表1为测得的本专利技术和传统产品的除去率的结果。从表中可见,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残留浓度低于传统产品,本专利技术产品的除去率比传统产品高得多、十分有效。表1 图3是硫氧化物脱臭试验结果随时间的变化。在此图也可清楚看出随时间的延长,本专利技术的脱臭过滤器与传统脱臭过滤器中的残留浓度之差在扩大。不仅对氧化硫,比如对乙醛、甲醛或氮氧化物等也进行实验,都能确认本专利技术的脱臭过滤器的有效作用并具有的优秀的脱臭性能。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和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的表面积比率与吸收性能的关系。对甲醛等,发现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的比率相对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越多吸收量也越多,但吸收物质整体的吸收量反而下降。这可以认为是因为上述活性炭呈黑色,故能有效吸收紫外线,而这阻碍了吸收在该活性炭上成分的氧化钛的分解,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因此,从图4可知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与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的表面积比率为2∶1-3∶1的范围内为佳,本专利技术中以如此设定为一特征。图5显示了由形成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11的波形波纹部与形成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12的直线状直板部所围起的1个单元(空间)的截面积与压力损失、吸收性能的关系。一旦将上述单元的截面积设定得小于2.5mm2,则压力损失过大,空气难以通过单元而导致吸收量下降。而将单元截面积设定得大于7mm2,则压力损失减小、空气容易通过,但与过滤器表面接触的量下降而导致吸收量下降。因此,波纹部与直板部所围起的1个单元的截面积在2.5-7mm2范围内为佳,本专利技术的如此设定为一特征。以上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通风道上配置由使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及使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的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所构成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故通过将特性不同的光再生脱臭构件组合起来而能吸收众多种类的气体,且脱臭性能好,从而获得完美的空气调和作用等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放热交换器的装置本体;形成于装置本体内且将室内空气吸入装置本体内经上述热交换器热交换后再吹向室内的通风道;由配置在该通风道内使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及使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的第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安放热交换器的装置本体;形成于装置本体内且将室内空气吸入装置本体内经上述热交换器热交换后再吹向室内的通风道;由配置在该通风道内使氧化钛和沸石组合而成的第1光再生脱臭构件及使氧化钛和活性炭组合而成的第2光再生脱臭构件所构成的光再生脱臭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砂川穣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