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41198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46
本公开涉及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交互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医学影像提供可调整的影像,其包括病灶在同一维度上不同断面的影像;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提供给用户作为待诊断对象。信息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勾勒线在病灶的同一维度的不同断面,界定病灶区域;响应于对描点的操作,更新病灶不同断面的面积;更新包括病灶体积在内的病灶的诊断信息。通过本公开的各实施例,在病灶点的勾勒边缘能提供可调节的描点,通过对描点的操作微调病灶的边界,为进一步的医学影像分析和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医疗影像处理、识别、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疗影像AI产品可通过模型算法,自动识别三维空间中的病灶,并根据分辨率等信息计算出所述病灶点在空间中的立体体积。但是因为训练数据的不足或算法本身的限制,有可能个别的病灶点无法识别的非常精确,需有提升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式,以优化病灶诊断信息的生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意图提供一种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病灶点的勾勒边缘能提供可调节的描点,通过对描点的操作微调病灶的边界,为进一步的医学影像分析和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包括:基于医学影像提供可调整的影像,所述可调整的影像包括病灶在同一维度上不同断面的影像;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将该勾勒区域提供给用户作为待诊断对象。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还包括:通过操作体的操作,以放大显示比例或者缩小显示比例的方式,在医学影像诊断界面上显示可调整的影像;响应以放大显示比例或者缩小显示比例的显示方式,生成包含不同数量描点的、不同长度的勾勒线;其中:放大显示比例越大,勾勒线的描点数量越多、长度约长;缩小显示比例越大,勾勒线的描点数量越少、长度约短。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还包括:对应于不同的可调整的影像,生成包含不同数量描点的勾勒线,相应地分别示出每一可调整的影像中病灶的断面;其中:病灶的断面越大,勾勒线的描点越多;病灶的断面越小,勾勒线的描点越少。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包括: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的第一操作,在勾勒线上相应的位置增加描点;以增加的描点与相邻其他描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勾勒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包括:通过操作体在勾勒线上描点的第二操作,在勾勒线上相应的位置删除描点;以与所删除描点相邻的其他描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勾勒线。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包括:以第一显示方式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显示第一类描点,以提示用户对其操作;其中:所述第一显示方式不同于其他描点的显示方式,所述第一类描点与病灶在可调整的影像上的边缘轮廓的距离超过预设值。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所述勾勒线在病灶的同一维度的不同断面,界定病灶区域;响应于对描点的操作,基于调整后的勾勒线所界定的勾勒区域,更新病灶不同断面的面积;基于更新后的病灶不同断面的面积,更新包括病灶体积在内的病灶的诊断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更新包括病灶体积在内的病灶的诊断信息,包括:基于更新后的病灶不同断面,计算病灶的每一层断面的面积;得到每一层断面的面积的面积之和;基于所述面积之和与层数,得到病灶体积。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一种医学影像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医学影像;识别所述医学影像中的病灶并以包含描点的勾勒线进行标记;接收所述描点的移动信息,并根据所述接收的描点移动信息重新界定医学影像中的病灶。根据本公开的方案之一,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上述的交互方法;或者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方法;根据上述的医学影像信息处理方法。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针对例如AI产品通过模型算法自动识别三维空间中的病灶,通过优化交互方式,在病灶点的不同断面的影像上形成的勾勒线提供可调节的描点,从而根据可调节的描点微调病灶点的边界,为进一步的医学影像分析和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并且,在例如AI产品根据分辨率等信息计算出病灶点在空间中的立体体积的临床场景下,本公开通过更新不同断面的面积,进一步能够实时的更新病灶的空间体积。从而避免因为训练数据的不足或算法本身的限制,避免造成无法非常精确识别病灶,避免导致无法获取准确的临床诊断信息。应当理解,前面的大体描述以及后续的详细描述只是例示性的和说明性的,并非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限制。附图说明在未必按照比例绘制的附图中,不同视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的构件。具有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或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构件的不同实例。附图通常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地图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解释所公开的实施例。图1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的可调整的影像,其中示出了描点和勾勒线;图2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待调整的可调整的影像,其中示出了待调整的描点和勾勒线,以及病灶体积信息;图3示出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调整后的诊断影像,其中示出了调整后的描点和勾勒线,以及调整后的病灶体积信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针对本公开所涉及医学影像,可以为采用各类医学成像设备获取的人体及身体各部位或器官的立体医学影像,例如: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获取的三维影像,三维立体医学影像也可以为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扫描获取的三维影像,或者为对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扫描的的CT二维切片影像进行重建获取的三维影像,本公开不限于此。二维切片影像是指利用医学成像设备获取的人体及身体各部位或器官的二维序列数字断层影像,例如,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CT)、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造影设备(PET)、超声设备(Ultrasound)获取的二维切片影像等,本公开不限于此。二维切片影像也可以指对三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包括:/n基于医学影像提供可调整的影像,所述可调整的影像包括病灶在同一维度上不同断面的影像;/n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n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n将该勾勒区域提供给用户作为待诊断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诊断界面的交互方法,包括:
基于医学影像提供可调整的影像,所述可调整的影像包括病灶在同一维度上不同断面的影像;
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
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
将该勾勒区域提供给用户作为待诊断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还包括:
通过操作体的操作,以放大显示比例或者缩小显示比例的方式,在医学影像诊断界面上显示可调整的影像;
响应以放大显示比例或者缩小显示比例的显示方式,生成包含不同数量描点的、不同长度的勾勒线;其中:
放大显示比例越大,勾勒线的描点数量越多、长度约长;
缩小显示比例越大,勾勒线的描点数量越少、长度约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生成至少包含描点的勾勒线,在可调整的影像上标记出病灶的断面,还包括:
对应于不同的可调整的影像,生成包含不同数量描点的勾勒线,相应地分别标记出每一可调整的影像中病灶的断面;其中:
病灶的断面越大,勾勒线的描点越多;
病灶的断面越小,勾勒线的描点越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包括:
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的第一操作,在勾勒线上相应的位置增加描点;
以增加的描点与相邻其他描点之间的位置关系,调整勾勒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互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操作体在可调整的影像上对描点操作,调整勾勒线以界定出勾勒区域,包括:
通过操作体在勾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史晶程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依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