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73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安装板,所述柜体与柜门铰接,所述柜体与柜门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风机,所述柜体上端靠近风机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风机通过输风管连接,所述风机下端设有贯穿柜体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位于柜体两端,所述柜体内设有与风机轴向对称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柜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干粉罐,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PLC控制器,所述柜体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由通槽、滤网及滤块构成,所述滤块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槽固定连接,具备除尘、散热及主动灭火的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A fire 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消防电气控制装置用于对建筑消防给水设备、自动灭火设备、室内消火栓设备、防排烟设备、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等各类自动消防设施的控制,具有控制受控设备执行预定动作、接收受控设备的反馈信号、监视受控设备状态、与上级监控设备进行信息通信、向使用人员发出声光提示信息等功能。现有技术中,消防电气控制装置,不具备除尘功能,进而时间越长,装置内部积累的灰尘越多,使其存在安全隐患,且散热性不佳,进而影响装置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同时若因为温度过高容易造成自燃,此时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并不具备主动灭火的装置,因此会导致消防电气控制装置的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除尘、散热及主动灭火的消防电气控制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安装板,所述柜体与柜门铰接,所述柜体与柜门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风机,所述柜体上端靠近风机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风机通过输风管连接,所述风机下端设有贯穿柜体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位于柜体两端,所述抽风管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对的抽风口,所述柜体内设有与风机轴向对称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柜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干粉罐,所述风扇背离连接干粉罐的一端设有出粉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PLC控制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所述柜体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由通槽、滤网及滤块构成,所述滤块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槽固定连接,所述滤块朝向柜体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柜门铰接,所述柜体与柜门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柜门的边沿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还设置在柜体内的边沿且固定连接,便于密封圈之间的配合,所述密封圈可较好的防止灰尘进入柜体中,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风机,所述柜体上端靠近风机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放置在固定架上可防止其脱落,所述集尘器与风机通过输风管连接,所述风机下端设有贯穿柜体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位于柜体两端,所述抽风管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对的抽风口,所述风机驱动抽风口,将柜体内的灰尘吸进抽风口,通过抽风管流入到输风管中,在流入至集尘器内,从而完成柜体内的除尘工作,所述柜体内设有与风机轴向对称的风扇,当柜体内的温度较高时,风扇进行工作对柜体进行散热,提高了柜体的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所述风扇与柜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干粉罐,所述风扇背离连接干粉罐的一端设有出粉口,若柜体内发生火灾产生烟雾时,干粉罐内的干粉会通过出粉口喷出,以防止柜体损坏,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PLC控制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可编程,可对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所述PLC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当柜体的温度过高,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后,可将数据传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驱动风扇转动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当柜体内发生火灾,此时烟雾传感器便可检测出,将该数据传送至PLC控制器,此时PLC控制器驱动风扇内的出粉口,此时出粉口将干粉罐内的干粉喷出用以灭火,所述柜体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可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以保证柜体内的电子元器件能够高效运行,所述散热口由通槽、滤网及滤块构成,所述滤网及块可进一步防止灰尘进入,所述滤块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槽固定连接,所述滤块朝向柜体内部,所述滤块可通过胶水与凹槽固定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块由无纺布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等特点,提高了散热口的透气性同时避免了助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粉口内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PLC控制器电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PLC控制器在接受了烟雾传感器的信号之后,将该信号转换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阀打开,此时干粉罐内的干粉便可通过出粉口喷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架包括环杆、连杆及托盘,所述环杆与柜体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位于环杆下端,所述连杆用于连接环杆与托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杆设有3个均匀分布在托盘与环杆之间,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此时集尘器放置在固定架上不会脱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包括门框,所述设于柜体的密封圈嵌于门框内且与设于柜门的密封圈相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嵌在所述门框中的密封圈与柜门上的密封圈相配合,可提高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门背离与柜体铰接的一侧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可便于使用者打开柜门,进一步提高了便捷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表面设有绝缘胶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胶套固定连接于所述把手表面,通过绝缘胶套避免了使用者发生触电的情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风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柜体与柜门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柜体;11、风机;111、输风管;112、抽风管;113、抽风口;12、固定架;121、环杆;122、连杆;123、托盘;13、集尘器;14、风扇;141出粉口;142、电磁阀;15、干粉罐;16、散热口;161、通槽;162、滤网;163、滤块;17、门框;18、密封圈;19、把手;191、绝缘胶套;2、柜门;3、安装板;31、温度传感器;32、烟雾传感器;33、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柜体1、柜门2以及安装于柜体1内的安装板3,所述柜体1与柜门2铰接,所述柜体1与柜门2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设置在柜门2的边沿且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18还设置在柜体1内的边沿且固定连接,便于密封圈18之间的配合,所述密封圈18可较好的防止灰尘进入柜体1中,所述柜体1的上端设有风机11,所述柜体1上端靠近风机11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与柜门铰接,所述柜体与柜门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风机,所述柜体上端靠近风机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风机通过输风管连接,所述风机下端设有贯穿柜体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位于柜体两端,所述抽风管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对的抽风口,所述柜体内设有与风机轴向对称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柜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干粉罐,所述风扇背离连接干粉罐的一端设有出粉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PLC控制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所述柜体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由通槽、滤网及滤块构成,所述滤块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槽固定连接,所述滤块朝向柜体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电气控制装置,包括柜体、柜门以及安装于柜体内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与柜门铰接,所述柜体与柜门边沿周向设有相互配合的密封圈,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风机,所述柜体上端靠近风机的一侧向外延伸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集尘器,所述集尘器与风机通过输风管连接,所述风机下端设有贯穿柜体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位于柜体两端,所述抽风管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相对的抽风口,所述柜体内设有与风机轴向对称的风扇,所述风扇与柜体连接的一端连接有干粉罐,所述风扇背离连接干粉罐的一端设有出粉口,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及PLC控制器,所述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与风扇电连接,所述柜体两端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由通槽、滤网及滤块构成,所述滤块与滤网固定连接,所述滤网与通槽固定连接,所述滤块朝向柜体内部。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永赵赛赵一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总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