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67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湿器1,该加湿器1具有制作方便、缩短制作时间的气化过滤器。该加湿器具有一部分浸在接受从供水箱15供给的水的水箱18内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所述水箱内的水的气化过滤器19,将由该气化过滤器19产生的气化的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并借助鼓风机供给室内进行加湿。在把所述气化过滤器19以平板状的布42和波纹状的布4 3粘接形成的过滤器结构体44并列设置多个而形成,同时在这些并列设置的多个过滤器结构体44的外围卷带44A完成。(*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有一部分浸在接受从供水箱供给的水的水箱内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所述水箱内的水的气化过滤器,通过该气化过滤器气化的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借助鼓风机供给室内进行加湿,特别涉及气化过滤器的构成。
技术介绍
这种加湿器中的气化过滤器申请人现已在特愿2001-258874中提出。现有专利技术的加湿器具有如图8所示的气化过滤器,即把由平板状的布42和波纹状的布43粘接而形成的过滤器结构体44在并列多个的状态收容在由第一保持体45形成的空间,然后用第一保持体45和第二保持体46夹起,设在第一保持体45上的卡止部47与设在第二保持体46上的卡合槽48构成气化过滤器。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所述气化过滤器安装时过滤器结构体是单独一块一块的,将其并列数十个的状态收容在由保持体形成的空间时,过滤器结构体很零乱,制作困难,也使制作时间长。在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以制作方便、缩短制作时间的气化过滤器的加湿器。该气化过滤器在把并列的多个过滤器结构体收容在由保持体形成的空间时不零乱。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加湿器,具有一部分浸在接受从供水箱供给的水的水箱内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所述水的气化过滤器,通过该气化过滤器气化的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借助鼓风机供给室内进行加湿。所述气化过滤器是把由平板状的布和波纹状的布粘接而形成的过滤器结构体并列设置多个而形成的,同时在这些并列设置的多个过滤器结构体的外围卷带完成。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加湿器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加湿器中的所述带的材料与构成所述过滤器结构体的布相同。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的加湿器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加湿器中的所述带的材料由40~60%重量的人造丝纤维和40~60%重量的聚乙烯醇纤维作成。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的加湿器是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加湿器中的所述带与所述过滤器结构体的并列设置方向交叉,且在不闭塞波纹状的布的开口部的方向卷回。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图1到图7进行说明。在图1到图7中,2为加湿器1的外装壳体,该外装壳体2包括分别由合成树脂成形的构成壳体本体3的上板4底板5、周围侧板6和箱体盖板7和相对于壳体本体3可自由拆装的前面板8。在所述上板4上设置兼用作表示部的操作部9,同时形成位于该上板4的前端部分与上板4一体成形的有排出引导格子10的横向长的排出口11,另外在所述操作部9的周围设置可以自由起伏的移动用的コ字形的把手12。在所述周围侧板6的上部形成一方的侧面部和这些背面部连接的格子状的空气吸入口13,在该空气吸入口13设置空气净化过滤器14,所述上板4用螺丝钉(未图示)固定在该周围侧板6上,所述底板5同样也用螺丝钉(未图示)固定在该周围侧板6上。在所述底板5上,如图2和图3所示,在形成从位于右侧部的筒夹式供水箱15得到加湿用水的盛水部16的同时,在夹持底板5与一体成形的隔离壁17的另一侧,设置把由供水箱15向盛水部16供应的水保持在规定水位的水箱18,在该水箱18设置下端处于浸入到水箱18中的水中状态的后述的气化过滤器19。外周周壁20与底板5一体成形在所述底板5的整个外周上,然后在周壁20的前方侧壁部21使其从该盛水部16离开的部分X的高度约比所述盛水部16侧高10~30mm。在所述前面板8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多个卡止部22,通过这些卡止部22分别与在周围侧板6的左右两端形成的卡合部23卡合,盖住壳体本体3前面的开放面。24是与收放在外装壳体2内状态的供水箱15对置设置在前面板8上的供水箱15的水量确认窗。25是在壳体本体3中的上部横向设置的鼓风机,该鼓风机25由风扇电机26、轴向止推安装在该风扇电机26的电机轴上作为横流风扇的多叶风扇27和收纳该多叶风扇27的风扇外壳28构成。另外,也可以用横向流风扇代替多叶式风扇27。所述鼓风机25如图2所示,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14和空气吸入口13把壳体2中的空气在多叶风扇27中加速,从风扇外壳28的排风口29向下方排出,通过向气化过滤器19送风,通过其气化过滤器19,此时,浸在气化过滤器19的水被气化,该加湿的空气通过排出侧空气流道亻和排出口11向加湿器1外的被加湿室内排出。所述风扇外壳28,如图3、图4所示,由分成左右两个的分开壳体28A、28B构成。该分开壳体28A、28B各自由合成树脂成形,同时一体形成分隔出吸入侧空气流道ア和排出侧空气流道亻的流道分隔壁30并形成所述排风口29的水平分隔壁31。然后,所述风扇外壳28通过把所述分开壳体28A、28B的定位侧面之间用螺丝钉定位连接,装配成一体。所述风扇外壳28通过把所述流道分隔壁30和水平分隔壁31分别用螺丝钉(未图示)固定在外装壳体2上,借助于所述流道分隔壁30和水平分隔壁31这两方面固定在外装壳体2上。所述水平分隔壁31的右端用螺丝钉(未图示)固定在所述隔离壁17的上端,这样,所述风扇外壳28、流道分隔壁30和水平分隔壁31起到提高外装壳体2的安装强度的结构的作用。一体成形在所述一侧(右侧)的分开壳体28B的流道分隔壁30位于风扇电机26和外装壳体2的前面板8之间的位置,以覆盖所述鼓风机25的风扇电机26的前方。所述气化过滤器19在其下部把下端浸泡在留存在所述水箱18内的水的状态下,该水箱18成可拆装方式设置,从在把面板8从壳体本体3拆下的状态的壳体本体3前面的开放面可相对水箱18成拆装状态。如图5所示,所述水箱18借助于在长度方向的一侧深处的连接通道32有与所述盛水部16连接的辅助水箱18A,在该辅助水箱18A中,在把为给在水箱18中留存的加湿用的水(自来水)进行灭菌的一对灭菌用电极33、34保持在托架35设置的同时,设置与该一对所述灭菌用电极33、34相邻接状态的水位检测电极36,所述一对灭菌用电极33、34和一个水位检测电极36各自在下部浸泡水的状态下设置在辅助水箱18A中。通常的水位检测电极36,与灭菌用电极33、34同样有必要设置一对,本专利技术把与水位检测电极36对面侧的一个灭菌用电极33兼作另一侧的水位检测电极。37是在所述灭菌用电极33、34和水位检测电极36与气化过滤器19之间,即在灭菌用电极33、34和水位检测电极36和壳体本体3的开放面之间设置的具有通气性的保护部件。该保护部件37由用合成树脂成形的格子状的多孔部件构成,在对所述气化过滤器19进行扫除、检查、更换时和拆下气化过滤器19对水箱18进行扫除时,可以防止人的手指接触所述灭菌用电极33、34和水位检测电极36。所述保护部件37其两端插在对着壳体本体3(周围侧板6的内部)内部设置的导向槽38、38而固定在壳体本体3上,进而插入导向槽38、38状态的保护部件37由设置在所述鼓风机25的排风口29的水平分隔壁31挡住。另外,图2中的39为控制加湿器运行的控制器,40为固定气化过滤器19的过滤器压紧件,该过滤器压紧件40有弹性。以下,根据图6和图7详细说明所述气化过滤器19。首先,把宽度尺寸约为50mm、高度尺寸约为110mm的平板状的布和相同的宽度尺寸约为50mm、高度尺寸约为110mm的波纹状的布粘接而形成厚度为3mm的过滤器结构体44,该过滤器结构体44大约并列设置90个。将并列设置的过滤器结构体44的大致中央如图6和图7所示在并列设置方向交叉,且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过滤器该加湿器具有一部分浸在接受从供水箱供给的水的水箱内利用毛细现象吸上所述水箱内的水的气化过滤器,通过该气化过滤器气化的水蒸气与空气混合借助鼓风机供给室内进行加湿,是把由平板状的布和波纹状的布粘接而形成的过滤器结构体并列设置多个而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政夫岛田和明吉田京子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空调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