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40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吊带,所述支撑架为龙门式结构,支撑架包括横梁、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底部均设有底座板,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上方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第一滑块,第一丝杆右端连接有第一手摇把手,所述第一滑块下方设有滑轮起吊器,滑轮起吊器包括起吊绳圈、起吊头、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和起吊机构,所述起吊头下方设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设有若干个根吊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辅助护理人员将骨折病人的肢体抬起,而且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抬起高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病人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骨折病人在手术后,医护人员需要经常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理或换药,骨折病人在换药时,经常需要护理人员将骨折病人的肢体抬起,导致在给病人底部皮肤换药时需要弯腰处理,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难度,而且费时费力,并且这样的清理操作容易造成清理或换药不彻底,影响病人正常恢复,现有的骨科换药架,其托架的角度大多数是固定的,舒适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辅助护理人员将骨折病人的肢体抬起,而且可以方便快捷的调节抬起高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病人恢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吊带,所述支撑架为龙门式结构,支撑架包括横梁、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所述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底部均设有底座板,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导轨上方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螺纹连接第一滑块,第一丝杆右端连接有第一手摇把手,所述第一滑块下方设有滑轮起吊器,滑轮起吊器包括起吊绳圈、起吊头、左固定座、右固定座和起吊机构,所述起吊头固定在第一滑块底部,起吊头内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左右对称间隔设置,起吊头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出绳孔,起吊头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侧孔,分为上走绳孔和下走绳孔,所述左固定座固定在左支撑杆内侧,左固定座上设有第三滑轮,所述右固定座固定在右支撑杆外侧,右支撑杆上对应右固定座位置设有通孔,所述右固定座上设有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呈°角间隔排列,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丝杆、第二滑块和第二手摇把手,所述第二导轨竖直固定在右支撑杆外侧,第二导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导轨右方设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纹连接第二滑块,第二丝杆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手摇把手,第二丝杆和第二手摇把手之间设有锥齿轮传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第六滑轮,所述起吊头下方设有吊杆,吊杆上侧中部设有第七滑轮,所述起吊绳圈左端连接在第三滑轮上,所述起吊绳圈右端穿过通孔,并且跨过第四滑轮、第五滑轮连接第六滑轮,所述起吊绳圈中部上行穿过左右两个上走绳孔,所述起吊绳圈中部下行穿过左右两个下走绳孔,并且跨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连接第七滑轮,所述吊杆下侧设有导杆,导杆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挂环,挂环上挂有吊钩,吊钩连接吊带。第三滑块通过紧固螺钉可以调整在导杆上的位置,方便对不同部位进行吊高。进一步完善,所述底座板底下设有两个带刹车的万向轮,方便进行移动。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一滑块底面高度低于横梁底面高度。进一步完善,所述起吊绳圈上设有束绳扣,束绳扣位于起吊头和吊杆之间,可以防止起吊绳圈转动缠绕。进一步完善,所述第七滑轮上方设有一块束绳板,束绳板上设有两个束绳孔,可以防止起吊绳圈转动脱离第七滑轮。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滑轮起吊器对患者肢体进行抬高,由于起吊绳圈中部下行穿过左右两个下走绳孔,并且跨过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连接第七滑轮,起吊头左右移动时,吊杆的高度会保持不变,确保左右移动肢体时起吊高度不变;医护人员转动第二手摇把手,通过锥齿轮传动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使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带动第六滑轮向上移动,由于起吊绳圈的周长不变,第六滑轮上移导致第七滑轮下移,将吊杆高度降下,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第二滑块上的第六滑轮将患者肢体进行吊高,轻松省力,而且起吊绳圈相当于有两根起重绳,承载力大,安全性好;吊杆下侧设有导杆,导杆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第三滑块底部设有挂环,挂环上挂有吊钩,吊钩连接吊带。第三滑块通过紧固螺钉可以调整在导杆上的位置,方便对不同部位进行吊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起吊头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七滑轮的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吊带,3、横梁,4、左支撑杆,5、右支撑杆,6、底座板,7、第一导轨,8、第一滑块,9、第一丝杆,10、第一手摇把手,11、吊绳圈,12、起吊头,13、左固定座,14、右固定座,15、第一滑轮,16、第二滑轮,17、出绳孔,18、上走绳孔,19、下走绳孔,20、第三滑轮,21、通孔,22、第四滑轮,23、第五滑轮,24、第二导轨,25、第二丝杆,26、第二滑块,27、第二手摇把手,28、锥齿轮传动,29、第六滑轮,30、吊杆,31、第七滑轮,32、导杆,33、第三滑块,34、紧固螺钉,35、挂环,36、吊钩,37、万向轮,38、束绳扣,39、束绳板,40、束绳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吊带2,所述支撑架1为龙门式结构,支撑架1包括横梁3、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所述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底部均设有底座板6,所述横梁1上设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导轨7上方设有第一丝杆9,第一丝杆9螺纹连接第一滑块8,第一丝杆9右端连接有第一手摇把手10,所述第一滑块8下方设有滑轮起吊器,滑轮起吊器包括起吊绳圈11、起吊头12、左固定座13、右固定座14和起吊机构,所述起吊头12固定在第一滑块8底部,起吊头12内设有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左右对称间隔设置,起吊头1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出绳孔17,起吊头12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侧孔,分为上走绳孔18和下走绳孔19,所述左固定座13固定在左支撑杆4内侧,左固定座13上设有第三滑轮20,所述右固定座14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右支撑杆5上对应右固定座14位置设有通孔21,所述右固定座14上设有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呈45°角间隔排列,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24、第二丝杆25、第二滑块26和第二手摇把手27,所述第二导轨24竖直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第二导轨24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导轨24右方设有第二丝杆25,第二丝杆25螺纹连接第二滑块26,第二丝杆25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手摇把手27,第二丝杆25和第二手摇把手27之间设有锥齿轮传动28,所述第二滑块26上设有第六滑轮29,所述起吊头12下方设有吊杆30,吊杆30上侧中部设有第七滑轮31,所述起吊绳圈11左端连接在第三滑轮20上,所述起吊绳圈11右端穿过通孔21,并且跨过第四滑轮22、第五滑轮23连接第六滑轮29,所述起吊绳圈11中部上行穿过左右两个上走绳孔18,所述起吊绳圈11中部下行穿过左右两个下走绳孔19,并且跨过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之间连接第七滑轮31,所述吊杆30下侧设有导杆32,导杆32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滑块33,第三滑块33上设有紧固螺钉34,所述第三滑块33底部设有挂环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吊带(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1)为龙门式结构,支撑架(1)包括横梁(3)、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所述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底部均设有底座板(6),所述横梁(3)上设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导轨(7)上方设有第一丝杆(9),第一丝杆(9)螺纹连接第一滑块(8),第一丝杆(9)右端连接有第一手摇把手(10),所述第一滑块(8)下方设有滑轮起吊器,滑轮起吊器包括起吊绳圈(11)、起吊头(12)、左固定座(13)、右固定座(14)和起吊机构,所述起吊头(12)固定在第一滑块(8)底部,起吊头(12)内设有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左右对称间隔设置,起吊头(1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出绳孔(17),起吊头(12)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侧孔,分为上走绳孔(18)和下走绳孔(19),所述左固定座(13)固定在左支撑杆(4)内侧,左固定座(13)上设有第三滑轮(20),所述右固定座(14)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右支撑杆(5)上对应右固定座(14)位置设有通孔(21),所述右固定座(14)上设有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呈45°角间隔排列,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24)、第二丝杆(25)、第二滑块(26)和第二手摇把手(27),所述第二导轨(24)竖直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第二导轨(24)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导轨(24)右方设有第二丝杆(25),第二丝杆(25)螺纹连接第二滑块(26),第二丝杆(25)底部右侧设有第二手摇把手(27),第二丝杆(25)和第二手摇把手(27)之间设有锥齿轮传动(28),所述第二滑块(26)上设有第六滑轮(29),所述起吊头(12)下方设有吊杆(30),吊杆(30)上侧中部设有第七滑轮(31),所述起吊绳圈(11)左端连接在第三滑轮(20)上,所述起吊绳圈(11)右端穿过通孔(21),并且跨过第四滑轮(22)、第五滑轮(23)连接第六滑轮(29),所述起吊绳圈(11)中部上行穿过左右两个上走绳孔(18),所述起吊绳圈(11)中部下行穿过左右两个下走绳孔(19),并且跨过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之间连接第七滑轮(31),所述吊杆(30)下侧设有导杆(32),导杆(32)上滑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滑块(33),第三滑块(33)上设有紧固螺钉(34),所述第三滑块(33)底部设有挂环(35),挂环(35)上挂有吊钩(36),吊钩(36)连接吊带(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骨科护理换药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吊带(2),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1)为龙门式结构,支撑架(1)包括横梁(3)、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所述左支撑杆(4)和右支撑杆(5)底部均设有底座板(6),所述横梁(3)上设有第一导轨(7),第一导轨(7)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8),所述第一导轨(7)上方设有第一丝杆(9),第一丝杆(9)螺纹连接第一滑块(8),第一丝杆(9)右端连接有第一手摇把手(10),所述第一滑块(8)下方设有滑轮起吊器,滑轮起吊器包括起吊绳圈(11)、起吊头(12)、左固定座(13)、右固定座(14)和起吊机构,所述起吊头(12)固定在第一滑块(8)底部,起吊头(12)内设有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第一滑轮(15)和第二滑轮(16)左右对称间隔设置,起吊头(12)底部中间位置设有两个出绳孔(17),起吊头(12)左右两侧各设有两个侧孔,分为上走绳孔(18)和下走绳孔(19),所述左固定座(13)固定在左支撑杆(4)内侧,左固定座(13)上设有第三滑轮(20),所述右固定座(14)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右支撑杆(5)上对应右固定座(14)位置设有通孔(21),所述右固定座(14)上设有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第四滑轮(22)和第五滑轮(23)呈45°角间隔排列,所述起吊机构包括第二导轨(24)、第二丝杆(25)、第二滑块(26)和第二手摇把手(27),所述第二导轨(24)竖直固定在右支撑杆(5)外侧,第二导轨(24)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6),所述第二导轨(24)右方设有第二丝杆(25),第二丝杆(25)螺纹连接第二滑块(26),第二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萍张凌金伟燕潘敏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