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33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其包含:防护罩壳体,其包含透明的侧壁及顶面,呈半包围结构,由立体骨架及防护层构成,具有容置空间;若干对手套式操作口分布于四周;设置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至少一器械传递口;设置在侧壁下部内壁的布气管;设置在顶面或侧壁上部的排气孔,其连通负压设备;及,围绕设置在所述侧壁底部边缘的密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相较于现有的负压房负压车等,不占空间,成本低,可以实现复杂的多人协作诊疗,能有效避免病患呼出的病毒性气体泄漏,避免交叉感染,适用于隔离病房紧缺下的呼吸系统类传染病的防疫,也适用于多人诊疗的场景,可以根据需要代替负压房使用,大大节约了成本。

Simple bedside negative pressure isol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防护用具,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自2019年发病以来,以其强传染性闻名于世。专家指出,COVID-19的主要传染途径为飞沫感染、接触感染及气溶胶感染等。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下,有效防止气溶胶扩散或血液、呼吸道分泌物等体液喷溅,是防止局限空间内交叉感染以及医护人员感染的关键。医护人员作为直接面对病毒的高危群体,如何更好地保护医护人员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大范围呼吸系统类传染病爆发,面临隔离病房紧缺时,方舱医院虽然能进行收治,但众多的病患同处一室,使得空气中富集了较大浓度的病毒细菌,不仅容易导致病人间交叉感染,对于医护人员的防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线的医护人员常常是高频率地直接或近距离接触病患,长期的临床医疗诊治中亦有不少有暴露风险的操作,比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更换套管等,在有传染性呼吸疾病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n防护罩壳体,其包含侧壁及顶面,呈半包围结构,由立体骨架及固定在该骨架上的防护层构成,具有由侧壁及顶面限定的容置空间;/n设置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若干对手套式操作口;/n设置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至少一器械传递口,其通过密封件活动密封;/n设置在侧壁下部内壁的布气管,其通过开设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该布气管的管壁遍布若干通孔,用于均匀供气;/n设置在顶面或侧壁上部的排气孔,连通负压设备;及/n围绕设置在所述侧壁底部边缘的密封条,以与病床形成密封;/n其中,所述的侧壁及顶面均设置为透明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防护罩壳体,其包含侧壁及顶面,呈半包围结构,由立体骨架及固定在该骨架上的防护层构成,具有由侧壁及顶面限定的容置空间;
设置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若干对手套式操作口;
设置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至少一器械传递口,其通过密封件活动密封;
设置在侧壁下部内壁的布气管,其通过开设在防护罩壳体上的进气口连通供气装置;该布气管的管壁遍布若干通孔,用于均匀供气;
设置在顶面或侧壁上部的排气孔,连通负压设备;及
围绕设置在所述侧壁底部边缘的密封条,以与病床形成密封;
其中,所述的侧壁及顶面均设置为透明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呈袋式收纳结构,包含:位于所述的容置空间内的置物袋本体,及,置物袋本体限定的内部空间;该置物袋本体还开设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与所述的防护层通过拉链和/或黏贴密封;第二开口与置物袋本体通过拉链和/或黏贴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床边负压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气管环绕侧壁布置,以实现均匀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欢吴皓汪照炎李静洁施俊王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