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敏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618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包括床体,床体的左侧壁上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辅助板,且床体右侧壁上卡接有滑动卡板,滑动卡板的顶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横杆,支撑横杆底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套筒,套筒内滑动连接有提拉杆,提拉杆的底端连接有暖宫罩,暖宫罩的底端口处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床体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箱,加热箱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均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输送导管,且暖宫罩与底板之间形成的过渡腔通过第一导管与输送导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暖宫效果,实用性强、具有极佳的市场推广价值。

A multifunctional warming device for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Gynec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女性来讲,对子宫的保养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经过顺产、剖宫产及流产后的女性,通常都存在宫寒的症状。目前,对子宫保养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暖宫,即对子宫进行加热,不让其受凉。现有技术的暖宫装置大都为暖宫带,需要绑在患者的小腹部,但是,由于妇科患者术后身体较弱,行动不便,所述使用暖宫带较为不便,且妇科术后患者的手术伤口不能够受压迫,容器对其伤口造成二次伤害,所以不能够使用暖宫带进行暖宫。现有技术的设置于床体上的暖宫装置大多只能够从患者的正面对其小腹部进行保暖,而使患者在暖宫的过程中屁股或后背处于低温的环境中,从而较弱的暖宫的效果,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暖宫装置所出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暖宫装置只能够从小腹部对子宫进行保暖,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左侧壁上通过阻尼轴(2)转动连接有辅助板(3),且所述床体(1)右侧壁上卡接有滑动卡板(4),所述滑动卡板(4)的顶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支撑横杆(7),所述支撑横杆(7)底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套筒(8),所述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提拉杆(9),所述提拉杆(9)的底端连接有暖宫罩(10),所述暖宫罩(10)的底端口处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床体(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箱(14),所述加热箱(14)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均设置有与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左侧壁上通过阻尼轴(2)转动连接有辅助板(3),且所述床体(1)右侧壁上卡接有滑动卡板(4),所述滑动卡板(4)的顶端面上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顶端通过转轴(6)转动连接有支撑横杆(7),所述支撑横杆(7)底端面的中心处固定有套筒(8),所述套筒(8)内滑动连接有提拉杆(9),所述提拉杆(9)的底端连接有暖宫罩(10),所述暖宫罩(10)的底端口处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2);所述床体(1)的下方设置有加热箱(14),所述加热箱(14)左右两侧壁的顶端均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输送导管(15),且所述暖宫罩(10)与底板(11)之间形成的过渡腔(13)通过第一导管(16)与所述输送导管(15)相通;所述床体(1)顶端面的中端嵌设有传热管(17),且所述传热管(17)通过其后端的第二导管(18)与所述输送导管(15)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妇科术后护理用暖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8)侧壁的下端螺旋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敏汪敏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