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先涛专利>正文

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61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膝踝足矫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膝踝足矫形器,包括与人体腿部相适应的腿型固定主体,且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套于人体腿部,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包括脚掌部、小腿部和大腿部,所述脚掌部的上端与所述小腿部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部的上端与所述大腿部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脚掌部、小腿部和大腿部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且所述固定部将人体的脚掌、小腿和大腿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脚掌部、小腿部和大腿部内,通过在膝关节处设置方便调整矫正强度的隔离矫正垫,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膝踝足矫形器具有方便调整矫正强度至最佳状态,以保证患者膝关节部位不会因矫正强度过大而损伤的效果。

A knee ankle foot orth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膝踝足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矫正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膝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治疗儿童或青少年腿部膝内翻、膝外翻,俗称“O”形腿、“X”形腿的方法是父母在小孩夜间睡觉时,利用布条捆绑小孩的双腿,或用矫形定位板绑在腿上,强行矫正过来,但是现在这种矫正方式存在诸多不便,常用的矫正装置在矫正过程中需要通过捆绑才能实现矫正效果,力度不易控制,力度过大腿部疼痛损伤,力度过小却又起不到矫正效果。另外,现在市面已有针对矫正腿型装置,现有的方案是由一个标准腿型的主体包裹患者腿部,从而替代捆绑达到矫正的效果,但是膝内翻或膝外翻最需要矫正的部位为膝关节,当患者牢固的将矫正装置穿戴上后,膝关节处顶住矫正装置的内壁,容易造成膝关节处皮肤的磨损破皮甚至起水泡,不利于矫正的进行,给患者在矫正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疼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膝踝足矫形器,旨在实现在矫正过程中,让患者腿部在能得到矫正的同时,不会损伤患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包括与人体腿部相适应的腿型固定主体,且所述腿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腿部相适应的腿型固定主体,且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套于人体腿部,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包括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所述脚掌部(11)的上端与所述小腿部(1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部(12)的上端与所述大腿部(13)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2),且所述固定部(2)将人体的脚掌、小腿和大腿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内,所述小腿部(12)上端与所述大腿部(13)下端连接处设有用于对人体膝关节进行隔离以对人体腿型进行矫正的柔性的隔离矫正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腿部相适应的腿型固定主体,且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套于人体腿部,所述腿型固定主体包括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所述脚掌部(11)的上端与所述小腿部(12)下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腿部(12)的上端与所述大腿部(13)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部(2),且所述固定部(2)将人体的脚掌、小腿和大腿分别对应固定于所述脚掌部(11)、小腿部(12)和大腿部(13)内,所述小腿部(12)上端与所述大腿部(13)下端连接处设有用于对人体膝关节进行隔离以对人体腿型进行矫正的柔性的隔离矫正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矫正组件包括隔离矫正垫,所述隔离矫正垫设于所述小腿部(12)和所述大腿部(13)连接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矫正垫为海绵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矫正垫为可进行充放气的气囊(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膝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气囊(31)连通并对所述气囊(31)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管,所述充放气管远离所述气囊(31)的一端设有用于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先涛
申请(专利权)人:沈先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