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座调节方法及支撑座调节装置
本申请涉及雷达安装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座调节方法及支撑座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二维激光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距离检测装置,通过在固定角度范围发射脉冲激光并探测返回光信号来获得目标物坐标。由于现有装配及机加缺陷,导致激光雷达其出射脉冲激光与其参考平面存在夹角,若夹角大于±1°,严重影响探测目标的距离信息的准确性,导致目标距离预估偏差增加,甚至丢失目标丢失,严重影响导航精度和防撞预判,为装配了该设备的机械装置带来安全隐患。为了实现对激光雷达角度误差和整个机加和装配误差的补偿,现有的激光雷达多采用三自由度位移平台或三点调节,上述方法均通过调节三组参数实现镜面全姿态调节,由于各参数间存在耦合,故而调节复杂,调节效率一般较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受限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座调节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雷达调节效率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支撑座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支撑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座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支撑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调节装置包括:底座、顶盖、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第一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00、获取所述顶盖的目标调节角度;/nS200、根据所述目标调节角度调节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以使得所述顶盖的朝向调节至所述目标调节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座调节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支撑座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调节装置包括:底座、顶盖、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第一调节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第二调节组件,以及连接于所述底座与所述顶盖之间的弹性组件;所述调节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获取所述顶盖的目标调节角度;
S200、根据所述目标调节角度调节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以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以使得所述顶盖的朝向调节至所述目标调节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210、改变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对所述顶盖的支撑位置及支撑高度;
S220、改变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对所述顶盖的支撑位置及支撑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一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一调节驱动机构;步骤S210具体为:
所述第一调节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一调节件对所述顶盖的支撑位置及支撑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撑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调节槽的深度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调节槽的内壁相接触的第二调节件,以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的第二调节驱动机构;步骤S220具体为:
所述第二调节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沿所述第二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进而改变所述第二调节件对所述顶盖的支撑位置及支撑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调节槽相对的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调节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调节件相连且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槽内的第一滑块,以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且用于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滑动的第一螺纹件;
所述第一调节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沿所述第一调节槽的长度方向运动具体为: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进,周礼兵,余文华,覃甲林,熊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