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加热电饭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50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加热电饭锅,包括锅体、锅胆,锅胆可拆卸地设于锅体内,还包括若干底加热单元、若干侧加热单元,若干底加热单元位于锅胆的底端,若干底加热单元以锅胆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若干底加热单元圆周阵列地分布于锅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每个底加热单元、每个侧加热单元4能够独立工作或同时工作,从而使本电饭锅的加热方式多元化,优化本电饭锅的烹饪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元化加热方式配合微电脑控制,能够实现多种烹饪方式,具有食物量通用性强、煮食模式通用性强、煮食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加热电饭锅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电饭锅。
技术介绍
目前,电饭锅包括锅体、锅盖、发热盘和锅胆,锅盖设置在锅体上,锅胆和发热盘放置在锅体内,锅胆放置在发热盘上,发热盘对锅胆进行加热。在使用上述电饭锅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发热盘发热时,只有锅胆的中心位置为锅胆的热源输入点,热源从锅体的底端面中心位置输入从而扩散至锅体全身,由此导致锅体的下端与上端存在较大温差,导致锅胆内米饭受热不均,位于锅胆底部的米饭容易煮糊,位于锅胆顶部的米粉容易出声夹生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电磁加热电饭锅,包括锅体、锅胆,锅胆可拆卸地设于锅体内,还包括若干底加热单元,若干底加热单元安装在锅体上,若干底加热单元位于锅胆的底端,若干底加热单元以锅胆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加热电饭锅通过设置若干底加热单元对锅胆进行同时加热,使锅胆整体均匀受热,使米粒在加热过程中受热更全面、使米粒吸收性增强,从而达到更好地煮饭效果。而且,本技术中的每个底加热单元的线圈通过绕制方式,可做成圆形、环形、椭圆形,也可以串并联,使本技术能够实现多元化加热方式,优化本技术的加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电饭锅还包括若干侧加热单元,若干侧加热单元安装在锅体上,若干底加热单元圆周阵列地分布于锅胆的外侧。由此,若干侧加热单元与若干底加热单元能够单独或同时对锅胆进行加热,使得锅胆受热更加均匀,更好地提高煮饭效果,提高煮饭效率。而且每个侧加热单元均能够共同工作、亦能够单独工作,使本技术的加热方式更多元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若干侧加热单元倾斜设置,若干侧加热单元的作用端的均指向锅胆。由此,侧加热单元的指向性设置,能够提高侧加热单元的加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电饭锅还包括第一温感器,第一温感器设于锅体上,第一温感器位于锅胆的底端,温感器的作用端与锅胆的底壁相抵。由此,第一温感器能够不断地对锅胆的底端面进行温度检测,并将该检测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转达至第一线盘,根据温度的变化率,当食物比较多时速率比较小,当食物比较少时速率比较大,从而控制若干底加热单元和侧加热单元的开启和功率大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磁加热电饭锅还包括第二温感器,第二温感器设于锅体上,第二温感器位于锅胆的侧端,温感器的作用端与锅胆的侧壁相抵。由此,为提高锅胆内比速率的准确性,设置第二温感器对锅胆的上端内壁温度进行检测,从而提高判断准确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底加热单元的底端设有第一磁屏蔽板,侧加热单元的外侧面设有第二磁屏蔽板。由此,在底加热单元、侧加热单元的固定端设有第一磁屏蔽板、第二磁屏蔽板,能够防止电磁波泄露,从而提高锅体内其它金属元件的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胆包括非导磁层,非导磁层外表面贴置有第一导磁块和第二导磁块,第一导磁膜位于锅胆的底端面,第二导磁块位于锅胆的侧端面。由此,非导磁层为锅胆的内层,其作用为装载食物;第一导磁块和第二导磁块为锅胆的外层,其主要目的为与底加热单元和侧加热单元4产生电磁加热效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导磁层的上端面设有第一定位环,锅体上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定位环与第一凸环配合了;第一定位环能够对锅胆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由此,通过第一定位环与第一凸环配合对锅胆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使得底加热单元、侧加热单元4能够与第一导磁块、第二导磁块精准配合。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非导磁层的外壁设有第二定位环,锅体上设有第二凸环,第二定位环与第二凸环配合了;第二定位环能够对锅胆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由此,通过第一定位环与第一凸环配合提高锅胆的安装位置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底加热单元、侧加热单元4与第一导磁块、第二导磁块配合精准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锅胆为球型锅胆。由此,为球型的锅胆配合若干底加热单元、若干侧加热单元4能够更好地提升本电饭锅的加热效率,提高米粒煮熟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若干底加热单元、若干侧加热单元4,使得若干底加热单元、若干侧加热单元4能够独立工作或同时工作,从而使本电饭锅的加热方式多元化,优化本电饭锅的烹饪效果。本技术的多元化加热方式配合微电脑控制,能够实现多种烹饪方式,具有食物量通用性强、煮食模式通用性强、煮食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电饭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电磁加热电饭锅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部分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锅体、11-第一凸环、12-第二凸环、2-锅胆、21-非导磁层、22-第一导磁块、23-第二导磁块、24-第一定位环、25-第二定位环、3-底加热单元、31-第一磁屏蔽板、4-侧加热单元、41-第二磁屏蔽板、5-第一温感器、6-第二温感器、7-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磁加热电饭锅,包括锅体1、锅胆2,锅体1中设有加热腔,锅胆2可拆卸地设于锅体1的加热腔内,还包括若干底加热单元3,若干底加热单元3安装在锅体1上,若干底加热单元3位于锅胆2的底端,即位于加热腔的底端面。若干底加热单元3以锅胆2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本实施例中,底加热单元3设有三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锅胆2的大小进行增加或减少。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加热电饭锅通过设置若干底加热单元3对锅胆2进行同时加热,使锅胆2整体均匀受热,使米粒在加热过程中受热更全面、使米粒吸收性增强,从而达到更好地煮饭效果。而且,本技术中的每个底加热单元3的线圈通过绕制方式,可做成圆形、环形、椭圆形,也可以串并联,使本技术能够实现多元化加热方式,优化本技术的加热效果。结合图1-3,电磁加热电饭锅还包括若干侧加热单元4,若干侧加热单元4安装在锅体1上,若干底加热单元3圆周阵列地分布于锅胆2的外侧,即以锅胆2的中轴线圆周阵列在加热腔的内壁的内侧端。本实施例中,侧加热单元4设有四个,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锅胆2的大小进行增加。每个侧加热单元4与每个底加热单元3能够单独或同时对锅胆2进行加热,使得锅胆2受热更加均匀,更好地提高煮饭效果,提高煮饭效率。而且每个侧加热单元4均能够共同工作、亦能够单独工作,使本技术的加热方式更多元化。结合图1-3,若干侧加热单元4倾斜设置,若干侧加热单元4将锅胆2进行包围,若干侧加热单元4的作用端的均指向锅胆2。侧加热单元4的指向性设置,能够提高侧加热单元4的加热效果。结合图1,电磁加热电饭锅还包括第一温感器5,第一温感器5设于锅体1上,第一温感器5位于锅胆2的底端,即第一温感器5位于加热腔的底端面且位于若干底加热单元3的中心,温感器的作用端与锅胆2的底壁相抵。第一温感器5能够不断地对锅胆2的底端面进行温度检测,并将该检测信息以电信号形式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磁加热电饭锅,包括锅体(1)、锅胆(2),所述锅胆(2)可拆卸地设于锅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底加热单元(3),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安装在锅体(1)上,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位于锅胆(2)的底端,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以锅胆(2)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磁加热电饭锅,包括锅体(1)、锅胆(2),所述锅胆(2)可拆卸地设于锅体(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底加热单元(3),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安装在锅体(1)上,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位于锅胆(2)的底端,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以锅胆(2)的中心轴圆周阵列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侧加热单元(4),若干所述侧加热单元(4)安装在锅体(1)上,若干所述底加热单元(3)圆周阵列地分布于锅胆(2)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侧加热单元(4)倾斜设置,若干所述侧加热单元(4)的作用端的均指向锅胆(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温感器(5),所述第一温感器(5)设于锅体(1)上,所述第一温感器(5)位于锅胆(2)的底端,所述温感器的作用端与锅胆(2)的底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电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温感器(6),所述第二温感器(6)设于锅体(1)上,所述第二温感器(6)位于锅胆(2)的侧端,所述温感器的作用端与锅胆(2)的侧壁相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传全吴校攀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海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