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顶扇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46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顶扇灯,包括吸顶壳、风向调节组件、风扇组件和灯组件,在风扇组件的运转下,外部的空气从入风口进入,再从多个出风口吹出,从而实现风扇功能,可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升降板座上下移动,调节第二导风环的上下位置,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时,风经过通风间隙后,直接从出风口向下直吹;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高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时,风沿着第一导风环倾斜的方向经过通风间隙后,从出风口向内吹;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低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时,风沿着第二导风环倾斜的方向经过通风间隙后,从出风口向外吹,从而可根据需要来调节出风的方向。同时通过吸顶壳底面的灯组件来实现照明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顶扇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吸顶扇灯。
技术介绍
家居越来越追求简约、实用。灯具是室内装修中不可缺少的照明电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灯具的种类也日益繁多,其中,吸顶扇灯因具有照明、风扇的双重功能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最重要的是其特殊的安装位置给现时的小型家居节省的占地空间,吸顶扇灯进入人们的生活是必然结果,但是现有的吸顶扇灯其出风都是固定式,不能根据需要来调节出风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顶扇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吸顶扇灯,包括吸顶壳、风向调节组件、风扇组件和灯组件,吸顶壳的轴线呈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吸顶壳的上部的外周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入风口,在所述吸顶壳底部设置有朝上开口且向下表面凸的出风槽,所述出风槽呈圆环状,所述出风槽的外侧壁从外往内向下倾斜形成环形的第一导风环,在所述出风槽的底部环形均布有多个条形状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包括设置于出风槽底面的第一出风段、设置于第一导风环上的第二出风段,多个第一出风段以出风槽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所述第二出风段沿第一导风环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段的外端与第二出风段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段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导风环的中部,风向调节组件设置于吸顶壳内,所述风向调节组件包括圆形的升降板座、安装于吸顶壳底部内的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升降板座与出风槽同轴设置的,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板座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板座底部的边沿连接有环形的第二导风环,所述第二导风环从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升降板座上下移动,使所述第二导风环可伸进出风槽内,所述第二导风环的下沿与第一导风环之间保持有环形的通风间隙,风扇组件安装于升降板座与入风口之间的吸顶壳内,灯组件安装于吸顶壳的底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吸顶壳的底面设置有出风槽围成的安装区,所述灯组件包括圆形的灯盘,所述灯盘与出风槽同轴设置,所述灯盘安装于安装区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灯盘的底面均布有多个LED灯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灯盘的底部套装有覆盖所有LED灯珠的灯盖。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盖为往下凸的弧面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吸顶壳的横截面为等边六边形结构,所述吸顶壳包括呈上下套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出风槽设置于下盖的底部并与下盖同轴设置,所述入风口设置于上盖的外侧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扇组件包括固定板、电机、叶轮,所述固定板呈水平横向安装于升降板座与多个入风口之间的吸顶壳内,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设置于与吸顶壳同轴设置的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上安装有固定架,所述电机安装于固定架上,所述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叶轮与升降板座同轴设置,所述入风口设置于叶轮的上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风口的上端同轴连接有导流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驱动单元包括与升降板座同轴设置的直线步进电机,所述直线步进电机安装于升降板座底面与吸顶壳底面之间,所述直线步进电机的上端与升降板座传动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升降板座与第二导风环之间连接有圆筒状的连接环,所述第二导风环的上沿通过连接环与升降板座底部的边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吸顶壳的顶部挂接在屋顶上,在风扇组件的运转下,外部的空气从入风口进入,再从多个出风口吹出,从而实现风扇功能,同时可通过升降驱动单元驱动升降板座上下移动,调节第二导风环的上下位置,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处于同一水平面时,风经过通风间隙后,直接从出风口向下直吹;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高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时,风沿着第一导风环倾斜的方向经过通风间隙后,从出风口向内吹;当第二导风环的下沿低于第二出风段的上端时,风沿着第二导风环倾斜的方向经过通风间隙后,从出风口向外吹,从而可根据需要来调节出风的方向。同时通过吸顶壳底面的灯组件来实现照明的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主视剖面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A;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出风方向为向下直吹时的底部剖面图,其中箭头表示风向;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出风方向为向外吹时的底部剖面图,其中箭头表示风向;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吸顶扇灯,其一实施例的出风方向为向内吹时的底部剖面图,其中箭头表示风向。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吸顶扇灯作出如下实施例:一种吸顶扇灯,如图1所示,包括吸顶壳100、风向调节组件200、风扇组件300和灯组件400,吸顶壳100的轴线呈上下延伸设置,如图2所示,在所述吸顶壳100的上部的外周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入风口110,在所述吸顶壳100底部设置有朝上开口且向下表面凸的出风槽120,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出风槽120呈圆环状,所述出风槽120的外侧壁从外往内向下倾斜形成环形的第一导风环121,在所述出风槽120的底部环形均布有多个条形状的出风口130,所述出风口130包括设置于出风槽120底面的第一出风段131、设置于第一导风环121上的第二出风段132,多个第一出风段131以出风槽120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所述第二出风段132沿第一导风环121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段131的外端与第二出风段13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段13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导风环121的中部,风向调节组件200设置于吸顶壳100内,所述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圆形的升降板座210、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顶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吸顶壳(100),轴线呈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吸顶壳(100)的上部的外周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入风口(110),在所述吸顶壳(100)底部设置有朝上开口且向下表面凸的出风槽(120),所述出风槽(120)呈圆环状,所述出风槽(120)的外侧壁从外往内向下倾斜形成环形的第一导风环(121),在所述出风槽(120)的底部环形均布有多个条形状的出风口(130),所述出风口(130)包括设置于出风槽(120)底面的第一出风段(131)、设置于第一导风环(121)上的第二出风段(132),多个第一出风段(131)以出风槽(120)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所述第二出风段(132)沿第一导风环(121)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段(131)的外端与第二出风段(13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段(13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导风环(121)的中部;/n风向调节组件(200),设置于吸顶壳(100)内,所述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圆形的升降板座(210)、安装于吸顶壳(100)底部内的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升降板座(210)与出风槽(120)同轴设置的,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板座(210)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板座(210)底部的边沿连接有环形的第二导风环(211),所述第二导风环(211)从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升降板座(210)上下移动,使所述第二导风环(211)可伸进出风槽(120)内,所述第二导风环(211)的下沿与第一导风环(121)之间保持有环形的通风间隙(220);/n风扇组件(300),安装于升降板座(210)与入风口(110)之间的吸顶壳(100)内;/n灯组件(400),安装于吸顶壳(100)的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顶扇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顶壳(100),轴线呈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吸顶壳(100)的上部的外周壁环形均布有多个入风口(110),在所述吸顶壳(100)底部设置有朝上开口且向下表面凸的出风槽(120),所述出风槽(120)呈圆环状,所述出风槽(120)的外侧壁从外往内向下倾斜形成环形的第一导风环(121),在所述出风槽(120)的底部环形均布有多个条形状的出风口(130),所述出风口(130)包括设置于出风槽(120)底面的第一出风段(131)、设置于第一导风环(121)上的第二出风段(132),多个第一出风段(131)以出风槽(120)的圆心为中心呈放射状延伸,所述第二出风段(132)沿第一导风环(121)倾斜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出风段(131)的外端与第二出风段(132)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出风段(132)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导风环(121)的中部;
风向调节组件(200),设置于吸顶壳(100)内,所述风向调节组件(200)包括圆形的升降板座(210)、安装于吸顶壳(100)底部内的升降驱动单元,所述升降板座(210)与出风槽(120)同轴设置的,所述升降驱动单元与升降板座(210)传动连接,在所述升降板座(210)底部的边沿连接有环形的第二导风环(211),所述第二导风环(211)从内往外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升降驱动单元驱动升降板座(210)上下移动,使所述第二导风环(211)可伸进出风槽(120)内,所述第二导风环(211)的下沿与第一导风环(121)之间保持有环形的通风间隙(220);
风扇组件(300),安装于升降板座(210)与入风口(110)之间的吸顶壳(100)内;
灯组件(400),安装于吸顶壳(100)的底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顶扇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顶壳(100)的底面设置有出风槽(120)围成的安装区(140),所述灯组件(400)包括圆形的灯盘(410),所述灯盘(410)与出风槽(120)同轴设置,所述灯盘(410)安装于安装区(14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顶扇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津生朱建荣唐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美信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