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45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其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其主体包括和支脚,所述靠背上连接有背关节,所述背关节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所述支脚设置有前支脚,所述两个连接头分别与靠背、前支脚相连,利用背关节的连接头实现靠背相对于前支脚的翻折过程,减小了折叠椅折合后的占地空间,另外,两个连接头的铰接点位于连接头的一侧,且其外壁为弧面结构,可提高折叠椅的整体美观度。

A fold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椅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椅子是人们常用的家庭生活用品之一,主要由靠背、座位和支脚组成,而现有的椅子的靠背和支脚固定在一起,在不使用时,不能折叠起来,这样会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椅,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折叠椅存在因靠背不能折叠而产生占地空间较大、不易携带的问题,使得折叠椅的折合尺寸更小、更紧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折叠椅,其主体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上连接有背关节,所述背关节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所述两个连接头的铰接点位于连接头的一侧且其外壁为弧面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靠背上设置有背关节,利用背关节中的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使得靠背可完成沿铰接头为中心的折叠运动,因此,减小了折叠椅的占地空间,提高了此折叠椅的可折叠范围,另外,弧面结构的背关节,提高了折叠椅的整体美观度。优选的,所述背关节设置有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可实现背关节的定位,进而实现靠背在翻折后的定位与固定。优选的,其主体包括支脚,所述支脚设置有前支脚,所述前支脚与其中一个连接头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支脚通过骨关节与靠背连接,进而实现靠背相对于后脚的折合。优选的,所述支脚设置有后支脚,所述后支脚与所述前支脚铰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脚中的后支脚与前支脚之间可完成折叠过程。优选的,其主体还包括座位,所述座位与铰接点位于靠背同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位上表面供人坐下,且设置座位与铰接点位于靠背同一侧的目的在于,使得靠背朝向有座位的一侧发生翻折。优选的,其主体还包括座位,所述座位与铰接点分别位于靠背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座位上表面供人坐下,且设置座位与铰接点分别位于靠背两侧的目的在于,使得靠背朝向没有座位的一侧发生翻折。优选的,所述座位后部下方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连接于前支脚之间,并与座位下表面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对座位具有支撑作用,提高座位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座位前部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座位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铰接于后支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片将后支脚与座位铰接,实现了后支脚相对于座位折叠的过程。优选的,所述限位件设置为可相互配合的凸点与凹孔,所述凸点与凹孔对称设置于连接头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相互配合的凸点与凹孔,可实现连接头的定位,进而实现靠背的定位与固定,结构简单。优选的,所述背关节设置为金属芯并在外部包裹有非金属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材质提高了背关节的硬度与使用寿命,在金属芯外部包裹非金属材料,可避免金属芯发生腐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在靠背上连接背关节,使得靠背可沿背关节处翻转折叠,减小了占地空间,弧面结构的背关节,可提高折叠椅的整体美观度;(2)支撑管可有效提供座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相互配合的凸点与凹孔形成了背关节的限位件,使得背关节对靠背具有定位与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折叠椅的折合过程示意图。图中:1-靠背;2-背关节;201-连接头;202-限位件;2021-凸点;2022-凹孔;3-支脚;301-前支脚;302-后支脚;4-铰接点;5-座位;6-支撑管;7-连接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折叠椅,其主体包括靠背1和支脚3,所述支脚3设置有前支脚301和后支脚302,前支脚301与后支脚302在其中间位置铰接,靠背1与前支脚301上部通过背关节2实现靠背1与前支脚301的铰接,使得靠背1可沿背关节2处折叠,因此,减小了此折叠椅的占地空间,并提高了折叠椅的可折叠范围;另外,后支脚302的上部连接有座位5,供人们坐下休息,此座位5的前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片7,座位5通过连接片7与后支脚302铰接,座位5的后部下方设置有支撑管6,所述支撑管6连接在前支脚301之间,并抵接于座位5下表面,实现对座位5的支撑作用,支撑管6的设置可有效提高此折叠椅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关节2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201,两个连接头201的铰接点4位于连接头201的一侧,两个连接头201的外壁设置为弧面结构,因此,其中一个连接头201可沿铰接点4与另一个连接头201嵌套重合,且弧面结构的连接头201可提高折叠椅的整体美观度。所述两个连接头201的铰接点4设置于靠背1靠近座位5的一侧,即铰接点4与座位5同时位于靠背1的前侧,如图1所示,此种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靠背1可向设置有座位5的一侧翻折,并完成折合过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关节2设置有限位件202,此限位件202设置为若干个可相互配合的凸点2021和凹孔2022,如图2所示,此凸点2021和凹孔2022对称设置于两个连接头201的表面,使得连接头201沿铰接点4转动之后,凸点2021刚好卡接于凹孔2022,实现背关节2的定位,进而实现靠背1相对于前支脚301的定位与固定,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在本实施例中,背关节2选用内为金属芯,外部包裹非金属材料的构件,金属材质提高了背关节2的硬度与使用寿命,在金属芯外部包裹非金属材料,可避免金属芯发生腐蚀,进一步提高其使用寿命。当此折叠椅不被使用时,需要对其折合,可通过向上搬动座位5的前部,并且以前支脚301接触地面的下部为支撑点,使得座位5的后部在重力作用下沿支撑管6向下滑动,并带动后支脚302转动,最终形成座位5、后支脚302与前支脚301均竖直放置的状态,然后顺时针搬动靠背1,使其在背关节2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实现与竖直状态的前支脚301贴合的状态,如图3所示,此折叠椅完成折叠之后,其折合尺寸更小,且方便携带、存储,装柜量更大,若想打开处于折合状态的折叠椅,只需按相反步骤操作即可,简单方便。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两个连接头201的铰接点4与座位5分别位于靠背1的两侧,即铰接点4位于靠背1的后侧,此种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得靠背1可向背离座位5的一侧翻折,即折叠椅在折合过程中,需要逆时针搬动靠背1,使其与前支脚301贴合,同样可完成折合过程。所述背关节2的材质选用金属铸件或者钣金件,可有效提高背关节2的硬度与使用寿命。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主体包括靠背(1),所述靠背(1)上连接有背关节(2),所述背关节(2)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201),所述两个连接头(201)的铰接点(4)位于连接头(201)的一侧且其外壁为弧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主体包括靠背(1),所述靠背(1)上连接有背关节(2),所述背关节(2)设置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接头(201),所述两个连接头(201)的铰接点(4)位于连接头(201)的一侧且其外壁为弧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关节(2)设置有限位件(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主体包括支脚(3),所述支脚(3)设置有前支脚(301),所述前支脚(301)与其中一个连接头(2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3)设置有后支脚(302),所述后支脚(302)与所述前支脚(30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其主体还包括座位(5),所述座位(5)与铰接点(4)位于靠背(1)同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韧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瑞艺户外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