钎杆连接钻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37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钎杆连接钻尾,包括尾杆、齿轮座、通孔和第二对接槽,所述尾杆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端,所述尾杆靠近螺纹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其中,所述齿轮座设置在尾杆远离螺纹连接端的一端,所述尾杆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通孔开设在尾杆的内部,所述通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槽,所述第二对接槽开设在远离第一对接槽一端的通孔处。该钎杆连接钻尾,将钎杆的钻尾通过尾杆一侧的螺纹连接端和钎杆的内螺纹管套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并且通过尾杆靠近螺纹连接端一侧的限位环对钎杆和钻尾的连接进行限位锁紧,从而方便对钎杆和钻尾之间进行稳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钎杆连接钻尾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矿
,具体为钎杆连接钻尾。
技术介绍
钎杆是井巷工程连接钻头和凿岩的机具。矿山井巷工程一般使用的钎杆为六角中空钢和中空圆钢,钎杆在使用时需要通过钎杆的连接钻尾进行对接,并且需要将钎杆连接钻尾和相应的配套钻孔设备进行连接固定,然而现有的钎杆连接钻尾在连接使用时仍存在对接麻烦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对钎杆连接钻尾的创新希望来提高钎杆连接钻尾的工作效率,便于分别钎杆与配套钻孔设备进行对接,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钎杆连接钻尾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钻矿进行钎杆连接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钎杆连接钻尾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钎杆连接钻尾有这样的缺点:钎杆连接钻尾不便于和钎杆进行锁紧对接,钎杆连接钻尾与钎杆进行对接时不便于内部通水孔的定位连接和钎杆连接钻尾不便于与配套的钻孔设备进行稳定对接。因此要对现在的钎杆连接钻尾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钎杆连接钻尾,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钎杆连接钻尾不便于和钎杆进行锁紧对接,钎杆连接钻尾与钎杆进行对接时不便于内部通水孔的定位连接和钎杆连接钻尾不便于与配套的钻孔设备进行稳定对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钎杆连接钻尾,包括尾杆、齿轮座、通孔和第二对接槽,所述尾杆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端,所述尾杆靠近螺纹连接端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其中,所述齿轮座设置在尾杆远离螺纹连接端的一端,所述尾杆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通孔开设在尾杆的内部,所述通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槽,所述第二对接槽开设在远离第一对接槽一端的通孔处。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形状为圆环形,且限位环的轴心线和尾杆的轴心线重合,并且限位环的最大直径大于螺纹连接端的直径。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截面形状为“八”字型,且连接孔和通孔之间呈垂直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对接槽的形状为喇叭状,且第一对接槽的轴心线和通孔的轴心线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对接槽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且第二对接槽的轴心线和通孔的轴心线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钎杆连接钻尾,将钎杆的钻尾通过尾杆一侧的螺纹连接端和钎杆的内螺纹管套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并且通过尾杆靠近螺纹连接端一侧的限位环对钎杆和钻尾的连接进行限位锁紧,从而方便对钎杆和钻尾之间进行稳定连接;(2)、该钎杆连接钻尾,将尾杆轴心处的通孔通过一侧的第一对接槽和钎杆内螺纹管套的底端进行对接,使得喇叭状的第一对接槽和钎杆内部的通水孔进行定位连接,从而方便钎杆带动钻头钻孔时进行冷却水液的流通;(3)、该钎杆连接钻尾,通过尾杆远离第一对接槽一端的第二对接槽和配套的设备进行对接,使得直径大于通孔的第二对接槽对尾杆的通孔进行定位对接,从而方便尾杆和配套设备进行稳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钎杆连接钻尾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钎杆连接钻尾俯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钎杆连接钻尾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尾杆;2、螺纹连接端;3、限位环;4、齿轮座;5、连接孔;6、通孔;7、第一对接槽;8、第二对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钎杆连接钻尾,包括尾杆1、螺纹连接端2、限位环3、齿轮座4、连接孔5、通孔6、第一对接槽7和第二对接槽8,所述尾杆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端2,所述尾杆1靠近螺纹连接端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形状为圆环形,且限位环3的轴心线和尾杆1的轴心线重合,并且限位环3的最大直径大于螺纹连接端2的直径,设置限位环3的最大直径大于螺纹连接端2的直径,使得限位环3对钎杆和尾杆1的连接进行位置锁紧和限制,其中,所述齿轮座4设置在尾杆1远离螺纹连接端2的一端,所述尾杆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连接孔5的截面形状为“八”字型,且连接孔5和通孔6之间呈垂直分布,设置连接孔5的截面形状为“八”字型,通过连接孔5对尾杆1内部通孔6的杂质空气等排出,所述通孔6开设在尾杆1的内部,所述通孔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槽7,所述第一对接槽7的形状为喇叭状,且第一对接槽7的轴心线和通孔6的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一对接槽7的形状为喇叭状,使得钻尾的尾杆1在和和钎杆进行螺纹对接时,方便钎杆和通孔6进行吻合对接,所述第二对接槽8开设在远离第一对接槽7一端的通孔6处,所述第二对接槽8的直径大于通孔6的直径,且第二对接槽8的轴心线和通孔6的轴心线重合,设置第二对接槽8的直径大于通孔6的直径,通过该钻尾和配套设备的连接端进行定位连接,使得该钻尾内部的通孔6进行准确对接。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钎杆连接钻尾时,首先,将钎杆的钻尾通过尾杆1一侧的螺纹连接端2和钎杆的内螺纹管套进行螺纹连接,同时,将尾杆1轴心处的通孔6通过一侧的第一对接槽7和钎杆内螺纹管套的底端进行对接,使得喇叭状的第一对接槽7和钎杆内部的通水孔进行定位连接,并且通过尾杆1靠近螺纹连接端2一侧的限位环3对钎杆和钻尾的连接进行限位锁紧,然后,通过尾杆1远离第一对接槽7一端的第二对接槽8和配套的设备进行对接,使得直径大于通孔6的第二对接槽8对尾杆1的通孔6进行定位对接,从而使得通孔6和钎杆内部的通水孔构成密封相通的空腔,并且使得尾杆1一端的齿轮座4和相应设备进行卡合连接,通过尾杆1中部呈“八”字型的连接孔5,使得尾杆1在使用时可以排出通孔6内部的空气,从而该尾杆1在使用时对钎杆的钻尾进行杂质的排出,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钎杆连接钻尾,包括尾杆(1)、齿轮座(4)、通孔(6)和第二对接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杆(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端(2),所述尾杆(1)靠近螺纹连接端(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3),其中,/n所述齿轮座(4)设置在尾杆(1)远离螺纹连接端(2)的一端,所述尾杆(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通孔(6)开设在尾杆(1)的内部,所述通孔(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槽(7),所述第二对接槽(8)开设在远离第一对接槽(7)一端的通孔(6)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钎杆连接钻尾,包括尾杆(1)、齿轮座(4)、通孔(6)和第二对接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杆(1)一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连接端(2),所述尾杆(1)靠近螺纹连接端(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环(3),其中,
所述齿轮座(4)设置在尾杆(1)远离螺纹连接端(2)的一端,所述尾杆(1)的中部贯穿开设有连接孔(5),所述通孔(6)开设在尾杆(1)的内部,所述通孔(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槽(7),所述第二对接槽(8)开设在远离第一对接槽(7)一端的通孔(6)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杆连接钻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3)的形状为圆环形,且限位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洪胜杨硕党冬梅杜贻晶张经龙袁吉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源运通矿山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