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开椰器,涉及水果去皮技术领域。所述多用途开椰器,包括旋转手柄、螺纹杆、旋转螺母、连杆以及刀具,所述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通过连杆将椰子包容再固定,刀具向下移动过程中,先由钻头开孔,再由齿形刀盘开启椰壳,既可以吸取椰汁,又能品尝其果肉;另外,在刀具外还套装有保护罩,使得刀具处于保护罩内,无论是使用或者不使用,都使得刀具不易伤手,提高了开椰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开椰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开椰器
本技术属于水果去皮
,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开椰器。
技术介绍
椰子是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水果,椰汁及椰肉含有大量蛋白质、果糖、葡萄糖、蔗糖、脂肪、维生素E、维生素C、钾、钙、镁等,椰肉、椰汁是老少皆宜的美味佳果。由于椰子是一种坚硬的果实,有一层厚厚的外壳,对于那些非椰子产地的人来说,如果拿到一个椰子,会为打开它而费尽心机,打开他,也需要使用辅助工具,花一些时间和技巧。而目前常用的开椰子方法主要有:砍刀砍,三棱锥捅,小刀或菜刀对准椰子开小口等,费时费力,且在使用上述工具时,还容易伤手。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比较好的开椰工具或者方法,例如,申请号为200920078993.9、201420245154.2和201530377345.4的专利中提到采用简易手工开椰子钻头样的工具,但这种工具在使用时,由于只是开了一个孔,只能引用其内的椰汁无法食其内的椰肉,造成了一个浪费的现象,同时,在开椰子的时候也容易伤到手。基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多用途开椰器,所采用的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既能通过钻头实现椰子开孔,又能通过齿形刀盘实现椰子破壳,可以吸取其椰汁,又能食取椰肉;另外,在刀具处设置保护罩,避免开椰过程中易伤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途开椰器。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包括旋转手柄、螺纹杆、旋转螺母、连杆以及刀具;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手柄上,另一端与所述刀具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母套装在所述螺纹杆上,且在旋转螺母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连杆;所述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所述齿形刀盘水平设置且垂直固定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齿形刀盘内,且钻头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齿形刀盘。本技术所述的开椰器,在使用时先通过连杆将椰子固定,远离旋转螺母的连杆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增加地面与连杆的摩擦力,确保开椰过程中椰子被固定在连杆内;旋转旋转手柄,刀具向下移动,由于钻头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了齿形刀盘,钻头的最底端先接触到椰子,由钻头先在椰子上打孔,打孔后可以吸取椰汁;继续旋转旋转手柄,刀具继续向下移动,齿形刀盘接触到椰子,仍然继续旋转旋转手柄,通过齿形刀盘开启椰子的外壳,由于之前已在椰子上开孔,因此更有利于齿形刀盘开启外壳,当外壳开启时,即可食取其内的果肉;所述开椰器既可以在椰子上开孔,又可以开启椰子外壳,使得人们既能享受椰汁的清新甘甜,又能品尝到椰肉的美味。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与刀具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刀具外设置有保护罩;在所述保护罩内的刀具通过第二弹簧与保护罩内顶壁连接,且在所述第二弹簧内设有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罩的内顶壁上,第一销钉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伸入至齿形刀盘内;在刀具外增加了保护罩,使得开椰过程中不易伤手;在刀具向下移动过程中,当刀具接触到椰子时,由于椰子的阻碍作用,保护罩不能下降,刀具在保护罩内动作,不易伤到手;当开椰完成后,刀具向上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刀具回到保护罩内(即使不使用时也不易伤手),同时销钉的自由端能将齿形刀盘内的椰壳顶出,及时清除椰壳。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的开口呈喇叭状,以适应椰子的形状。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的直径为5mm,所述齿形刀盘的直径为40mm。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螺母与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销钉转动连接。进一步的,相邻两根所述连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由于第一弹簧的伸缩性,实现连杆之间间距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椰子和椰子的固定,改变了传统需要人工预紧来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椰子,在使用时,只需将连杆掰开,套在椰子上,即可通过第一弹簧自动锁紧。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为至少具有一个拐点的折线型,通过至少两根连杆将椰子包裹在内,避免了在开椰过程中椰子的移动,提高了开椰效率。进一步的,在远离旋转螺母的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摩擦块,通过摩擦块增加连杆与地面的摩擦,保持连杆在开椰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开椰过程中椰子固定。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刀具的摩擦块的一面(即摩擦块的上顶面)为凹圆弧状,以便更好的适应不同形状椰子的凸圆弧曲面,实现一个包容状态,使椰子固定在连杆和摩擦块构成的包容强内。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是由橡胶材料制成,具有更大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所述摩擦块与所述连杆的连接处为凹凸状结构,即当连杆的一端为凸块时,摩擦块与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凹槽;当连杆的一端为凹槽时,摩擦块与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凸块;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形成凹凸状结构,以便摩擦块的装配及磨损后快速的更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多用途开椰器,包括旋转手柄、螺纹杆、旋转螺母、连杆以及刀具,所述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通过连杆将椰子包容再固定,刀具向下移动过程中,先由钻头开孔,再由齿形刀盘开启椰壳,既可以吸取椰汁,又能品尝其果肉;另外,在刀具外还套装有保护罩,使得刀具处于保护罩内,无论是使用或者不使用,都使得刀具不易伤手,提高了开椰器的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开椰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实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用途开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多用途开椰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旋转手柄,2-螺纹杆,3-旋转螺母,4-连杆,5-保护罩,6-连接轴,7-刀具,8-摩擦块,9-第一弹簧,10-第一销钉,11-第二弹簧,12-钻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包括旋转手柄1、螺纹杆2、旋转螺母3、连杆4以及刀具7;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手柄1上,另一端与刀具7固定连接;旋转螺母3套装在螺纹杆2上,且在旋转螺母3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根连杆4;刀具7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12,齿形刀盘水平设置且垂直固定在螺纹杆2的底部,钻头12设置在齿形刀盘内,且钻头12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齿形刀盘。本技术的开椰器,在使用时先通过连杆4将椰子固定,远离旋转螺母3的连杆4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增加地面与连杆4的摩擦力,确保开椰过程中椰子被固定在连杆4内;旋转旋转手柄1,刀具7向下移动,由于钻头12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了齿形刀盘,钻头12的最底端先接触到椰子,由钻头12先在椰子上打孔,打孔后可以吸取椰汁;继续旋转旋转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手柄、螺纹杆、旋转螺母、连杆以及刀具;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手柄上,另一端与所述刀具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母套装在所述螺纹杆上,且在旋转螺母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连杆;所述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所述齿形刀盘水平设置且垂直固定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齿形刀盘内,且钻头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齿形刀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手柄、螺纹杆、旋转螺母、连杆以及刀具;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手柄上,另一端与所述刀具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螺母套装在所述螺纹杆上,且在旋转螺母上转动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连杆;所述刀具包括齿形刀盘和钻头,所述齿形刀盘水平设置且垂直固定在螺纹杆的底部,所述钻头设置在所述齿形刀盘内,且钻头的最底端向下延伸出齿形刀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与刀具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且在所述刀具外设置有保护罩;在所述保护罩内的刀具通过第二弹簧与保护罩内顶壁连接,且在所述第二弹簧内设有第一销钉;所述第一销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罩的内顶壁上,第一销钉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伸入至齿形刀盘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的开口呈喇叭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开椰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宁,陈道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