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9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包括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封头设于原基础和新增桩的上方,刻度锚杆的下端穿过封头与原基础锚固,锚头与刻度锚杆、封头锚固;在原基础沉降时,原基础带动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下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原基础停止沉降,实现对原基础的沉降高度进行控制。施工时,使沉降小的原基础的一侧开始沉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使得原基础停止沉降而被锁定,此时原基础的两侧的沉降量保持一致而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完成迫降纠偏的目的。本结构能根据所需的沉降量准确地控制原基础沉降小的一侧沉降所需的深度,保证原基础在被迫降纠偏后能处于水平状态,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和安全可靠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尤其是指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纠偏技术,是指在建筑物因为某些原因而导致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允许,建筑倾斜而影响使用、存在安全隐患时,所采用的一种纠正其结构垂直度,使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的设计施工技术。常用的纠偏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内纠偏,即通过断开结构的竖向支撑(如柱、墙),完成垂直度纠正后,再接续竖向支撑,达到使建筑的垂直度满足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另一种是结构外纠偏,也称为迫降纠偏,即在不对结构进行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堆载、改变基础等方法,迫使沉降小的一侧下沉,以消除和抵消结构的整体沉降差,达到纠偏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迫降纠偏技术中,由于地基情况、土层的特性难以把握,土体容易受到水的影响,结构的整体质量分布不均匀等情况时,常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原本左倾的建筑,在迫降纠偏时施工和控制不当,反而变为右倾,导致纠偏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准确控制沉降量和安全可靠的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包括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所述封头设于原基础和新增桩的上方,所述封头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刻度锚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且与原基础锚固,所述锚头与刻度锚杆、封头锚固;在原基础沉降时,原基础带动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下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原基础停止沉降,实现对原基础的沉降高度进行控制。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刻度锚杆的下端通过植筋与原基础锚固。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头的形状可以是矩形、H型、C型、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封头采用钢板、型钢和钢管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刻度锚杆为螺杆或钢筋。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锚头为短钢筋、异型长钢筋和钢螺母中的一种。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锚头采用U型钢筋,U型钢筋交叉叠合后与锚固拉和抗拔锚杆的上端焊接或锚固。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新增桩的位置,定位刻度锚杆的位置;S2、将刻度锚杆的下端锚固到新增桩内,并检验刻度锚杆的锚固符合要求;S4、计算原基础所需迫降的沉降量,将封头的通孔对准刻度锚杆,使刻度锚杆穿过并伸出通孔,根据沉降量将封头安装到刻度锚杆的相应刻度上;S5、将锚头与刻度锚杆、封头的上端锚固,并且锚头卡紧桩顶构件;S6、进行迫降纠偏施工,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原基础停止沉降;S7、完成纠偏,保护位移控制装置。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原基础沉降小的一侧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位移控制装置。在计算好该侧所需迫降的沉降量后,将封头的通孔对准刻度锚杆,使刻度锚杆穿过并伸出通孔,再根据沉降量将封头安装到刻度锚杆的相应刻度上;然后进行迫降纠偏施工,使沉降小的原基础的一侧开始沉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使得原基础停止沉降而被锁定,形成位移控制器,此时原基础的两侧的沉降量保持一致,保证原基础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完成对原基础进行迫降纠偏的目的。本结构能根据所需的沉降量准确地控制原基础沉降小的一侧沉降所需的深度,保证原基础在被迫降纠偏后能处于水平状态,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和安全可靠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均可以在厂家定制并加工,不需要现场加工,安装制作简单,施工快捷方便;另外,所用材料少,不需要用到大功率机械施工,不会产生大量噪音,不产生混凝土废料;并且不需要大量水制配混凝土,用水量少,节约了大量用水;采用的材料均为高强度、高性能材料。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迫降纠偏技术中出现矫枉过正情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照图2和图3,本实施例涉及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包括刻度锚杆1、锚头2和封头3,所述封头3设于原基础10和新增桩11的上方,所述封头3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刻度锚杆1的下端穿过通孔且与原基础10锚固,所述锚头2与刻度锚杆1、封头3锚固;在原基础10沉降时,原基础10带动刻度锚杆1、锚头2和封头3下降,直到封头3顶压新增桩11,原基础10停止沉降,实现对原基础10的沉降高度进行控制。在原基础10沉降小的一侧设置本专利技术的位移控制装置。在计算好该侧所需迫降的沉降量后,将封头3的通孔对准刻度锚杆1,使刻度锚杆1穿过并伸出通孔,再根据沉降量将封头3安装到刻度锚杆1的相应刻度上;然后进行迫降纠偏施工,使沉降小的原基础10的一侧开始沉降,直到封头3顶压新增桩11,使得原基础10停止沉降而被锁定,形成位移控制器,此时原基础10的两侧的沉降量保持一致,保证原基础10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完成对原基础10进行迫降纠偏的目的。本结构能根据所需的沉降量准确地控制原基础10沉降小的一侧沉降所需的深度,保证原基础10在被迫降纠偏后能处于水平状态,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和安全可靠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迫降纠偏技术中,由于地基情况、土层的特性难以把握,土体容易受到水的影响,结构的整体质量分布不均匀等情况,导致常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使得原本左倾的建筑,在迫降纠偏时施工和控制不当,反而变为右倾,导致纠偏失败的问题。所述刻度锚杆1的下端通过植筋与原基础10锚固,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将刻度锚杆1刚性连接到原基础10上。所述封头3的形状可以是矩形、H型、C型、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当然,封头3的形状也可以是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所述封头3采用钢板、型钢和钢管中的一种。封头3也可以是其它高强度的材料。所述刻度锚杆1为螺杆或钢筋,也可以是其他高强抗拉拔材料。所述锚头2为短钢筋、异型长钢筋和钢螺母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它高强材料。所述锚头2采用U型钢筋,U型钢筋交叉叠合后与锚固拉和抗拔锚杆的上端焊接或锚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新增桩11的位置,定位刻度锚杆1的位置;S2、将刻度锚杆1的下端锚固到新增桩11内,并检验刻度锚杆1的锚固符合要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所述封头设于原基础和新增桩的上方,所述封头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刻度锚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且与原基础锚固,所述锚头与刻度锚杆、封头锚固;在原基础沉降时,原基础带动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下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原基础停止沉降,实现对原基础的沉降高度进行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所述封头设于原基础和新增桩的上方,所述封头上开有若干通孔,所述刻度锚杆的下端穿过通孔且与原基础锚固,所述锚头与刻度锚杆、封头锚固;在原基础沉降时,原基础带动刻度锚杆、锚头和封头下降,直到封头顶压新增桩,原基础停止沉降,实现对原基础的沉降高度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锚杆的下端通过植筋与原基础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的形状可以是矩形、H型、C型、圆形和三角形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采用钢板、型钢和钢管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迫降纠偏技术中的位移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锚杆为螺杆或钢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冬王烨璐余冬华杨景胜刘锋曾岚梁镇渝黄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科大建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梁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