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24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投喂车,解决了人工投喂存在投喂时间长,投喂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一种投喂车,包括车体、漏料斗、开关组件和出料组件,所述漏料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开关组件滑动设置在漏料斗上,所述出料组件与漏料斗的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车体的车轮相连并在车轮的带动下出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投喂车推动投喂车的过程中进行饲料的投喂,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通过开关组件和出料组件相配合提高了对投喂车出料速度控制的精确性,提高了投喂的准确性和投喂效率;饲料投喂的分布均匀,避免了家畜或者家禽哄抢饲料。

A feeding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投喂车
本技术属于养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投喂车。
技术介绍
畜牧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区别于自给自足家畜饲养,畜牧业的主要特点是集中化、规模化、并以营利为生产目的。畜牧业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畜牧业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为所饲养的家畜或者家禽投喂饲料,现在多数采用人工投喂的方式进行饲料的投喂,对于规模大的农场而言,人工投喂存在投喂时间长,投喂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喂车,解决了人工投喂存在投喂时间长,投喂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投喂车,包括车体、漏料斗、开关组件和出料组件,所述漏料斗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开关组件滑动设置在漏料斗上,所述出料组件与漏料斗的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车体的车轮相连并在车轮的带动下出料。优选地,所述漏料斗内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调位杆。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筒体、连接架和调位块;所述连接架与所述筒体相连,且连接架上设有插接孔,所述调位块插接在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调位杆插接在调位块内并使调位块相对调位杆滑动。优选地,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导向孔,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插接在所述导向孔内。优选地,所述开关组件还包括快速开关板,所述快速开关板滑动设置在所述漏料斗上,且快速开关板位于所述支撑架下方。优选地,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筒和出料轴;所述出料筒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段和出料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漏料斗的出料口连通;所述出料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出料段内,且出料轴穿出连接段的侧壁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优选地,所述出料轴是绞龙杆。优选地,所述车体的上端面上设有进料槽,车体的侧壁上设有推把,车体的下端面上设有前导轮和后导轮,所述进料槽由车体侧边向漏料斗的进料口逐渐倾斜,所述后导轮有两个且通过连接杆相连。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套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第二传动轮套接在所述出料轴上,所述传动带连接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轮连有张紧轮,所述传动带绕过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投喂车在打开开关组件后推动投喂车前进即可实现饲料的投喂,操作简单,上手难度小,易于学习;推动投喂车的过程中进行饲料的投喂,减轻工人的劳动负担;调节开关组件进而调节开关组件与漏料斗之间的缝隙的尺寸,实现对漏料斗进料速度的控制,推动投喂车前进的速度关联与出料轴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对出料组件出料速度的控制,二者相结合控制了投喂车的出料速度,提高了对投喂车出料速度控制的精确性,提高了投喂的准确性和投喂效率;饲料投喂的分布均匀,避免了家畜或者家禽哄抢饲料;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将投喂车的运动传递至出料组件,减少了专门的动力组件的设置,节约经济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一种投喂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漏料斗与开关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3是漏料斗与开关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设有快速开关板的漏料斗与开关组件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一种投喂车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A-A截面的等轴测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11-进料槽;12-推把;13-前导轮;14-后导轮;15-连接杆;2-漏料斗;21-支撑架;22-调位杆;23-导向杆;3-开关组件;31-筒体;32-连接架;33-调位块;34-快速开关板;4-出料组件;41-出料筒;42-出料轴;411-连接段;412-出料段;5-传动组件;51-第一传动轮;52-第二传动轮;53-传动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投喂车,包括车体1、漏料斗2、开关组件3和出料组件4,所述漏料斗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开关组件3滑动设置在漏料斗2上,所述出料组件4与漏料斗2的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组件4通过传动组件5与车体1的车轮相连并在车轮的带动下出料。本投喂车(以下简称投喂车)使用时,将投喂车推动至饲料槽的一侧且出料组件4的出料口位于饲料槽的上方,向车体1上的进料槽11内倾倒适量的饲料,由于进料槽11是倾斜设置的,饲料在重力作用下流向漏料斗2处,由于开关组件3将漏料斗2封闭,饲料并不能从漏料斗2中漏出;进一步根据饲料种类、动物的种类、动物的数量等情况确认开关组件3打开的程度,进而打开开关组件3使饲料可以从开关组件3与漏料斗2之间的缝隙漏下。饲料漏下后从漏料斗2转移至出料组件4中,出料组件4中设置了出料轴42,由于出料轴42的阻挡作用使饲料堆积在漏料斗2与出料轴42之间;推动车体1沿着饲料槽前进,车体1的车轮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与车轮连接的传动组件5转动,传动组件5进而带动出料组件4进而出料,具体而言,传动组件5与出料轴42相连,传动组件5带动出料轴42转动,出料轴42带动饲料在出料组件4内移动进而实现出料。对于投喂车而言,打开开关组件3后推动投喂车前进即可实现饲料的投喂,操作简单,上手难度小,易于学习;调节开关组件3进而调节开关组件3与漏料斗2之间的缝隙的尺寸,实现对漏料斗2进料速度的控制,推动投喂车前进的速度关联与出料轴42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对出料组件4出料速度的控制,二者相结合控制了投喂车的出料速度,增加了投喂车出料速度的范围,提高了投喂的准确性;同时,通过传动组件5将投喂车的运动传递至出料组件4,减少了专门的动力组件的设置,节约经济成本。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漏料斗2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漏料斗2内设有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调位杆22。在本公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组件3可以构造为任意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开关组件3包括筒体31、连接架32和调位块33;所述连接架32与所述筒体31相连,且连接架32上设有插接孔,所述调位块33插接在所述插接孔内;所述调位杆22插接在调位块33内并使调位块33相对调位杆22滑动。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导向孔,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插接在所述导向孔内。漏料斗2在实现饲料转移功能的基础上,还起到了支撑开关组件3的关系,现结合漏料斗2的结构对开关组件3的结构进行阐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漏料斗(2)、开关组件(3)和出料组件(4),所述漏料斗(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开关组件(3)滑动设置在漏料斗(2)上,所述出料组件(4)与漏料斗(2)的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组件(4)通过传动组件(5)与车体(1)的车轮相连并在车轮的带动下出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漏料斗(2)、开关组件(3)和出料组件(4),所述漏料斗(2)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开关组件(3)滑动设置在漏料斗(2)上,所述出料组件(4)与漏料斗(2)的出料口连通,且出料组件(4)通过传动组件(5)与车体(1)的车轮相连并在车轮的带动下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料斗(2)内设有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设有调位杆(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3)包括筒体(31)、连接架(32)和调位块(33);
所述连接架(32)与所述筒体(31)相连,且连接架(32)上设有插接孔,所述调位块(33)插接在所述插接孔内;
所述调位杆(22)插接在调位块(33)内并使调位块(33)相对调位杆(22)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导向孔,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导向杆(23),所述导向杆(23)插接在所述导向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组件(3)还包括快速开关板(34),所述快速开关板(34)滑动设置在所述漏料斗(2)上,且快速开关板(34)位于所述支撑架(21)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生马进寿李青云保广才刘更寿周九德李生福贺洪明王宏奎张国模李鸿康彭云飞武甫德李吉叶马国军殷满财张润生吴国庆张元新常占青陈晓德张国庆骆正杰赵海鹏樊凤霞徐春喜孙云龙常占春杜索南顾全德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大通种牛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