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1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5
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包括横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组拱架单元,拱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拉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多节扇形拱架,扇形拱架之间通过第二拉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表面覆盖有防雨膜,所述的第二拉杆连接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顶端以及两个底端,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两个底端组成拱架单元的两个肩部,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顶端组成拱架单元的脊部,位于肩部的第二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的卡槽,第一拉杆连接在相邻拱架单元的肩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搭建简单,能够有效解决枣树花期和成熟期因雨水造成的霉花和裂果霉烂等突出问题,增收显著。

A rainproof device for dwarf close planting jujube gard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设施,具体涉及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
技术介绍
陕北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红枣原产中心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红枣的优生区,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为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陕北红枣一直采用传统的露地栽培,受气候条件影响非常大。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区域降水显著增加,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连阴雨和冰雹等灾害发生,特别是枣树花期常遭受阴雨天气造成泡花,影响授粉受精而导致落花落果现象严重,降低坐果率;成熟期又常遇连阴雨天气,造成大面积裂果霉烂,品相差、品质下降,卖不上好价,经济效益极低,导致弃管弃收现象普遍,形成了恶性循环,丰产不丰收的局面难以突破,严重挫伤枣农的生产积极性,红枣产业发展陷入困境,直接威胁红枣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减少裂果及果实霉烂等现象,提升种植管理水平以及红枣品质,提高枣树种植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横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组拱架单元,拱架单元之间通过第一拉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包括纵向设置的多节扇形拱架,扇形拱架之间通过第二拉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表面覆盖有防雨膜,所述的第二拉杆连接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顶端以及两个底端,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两个底端组成拱架单元的两个肩部,同组所有扇形拱架的顶端组成拱架单元的脊部,位于肩部的第二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的卡槽,第一拉杆连接在相邻拱架单元的肩部。优选的,扇形拱架通过立杆支撑在地面上,立杆连接拱架单元的脊部,扇形拱架的两个底端与立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相交于立杆上同一点。优选的,所述的立杆采用Φ50镀锌钢管制成,两个支撑杆采用Φ20镀锌钢管制成。扇形拱架的跨度为1.5m,扇形拱架的肩高为1.8m~2.0m,扇形拱架的脊高为2.3m~2.5m。所述的拱架单元当中相邻扇形拱架之间的纵向间距为3.0m~4.0m,相邻拱架单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0m~4.0m。所述的防雨膜采用塑料制成的透明薄膜。所述的扇形拱架采用Φ32镀锌钢管制成,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采用Φ20镀锌钢管制成。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便于田间操作,投资小,使用寿命长,防雨效果好,增收显著,特别适合雨水较多地区的矮化密植枣园应用。若干组拱架单元通过第一拉杆连接在一起,同组所有扇形拱架之间通过第二拉杆连接在一起,使整个枣园防雨装置连接为一个整体,拱架单元表面以及拱架单元之间覆盖有防雨膜,拱架单元肩部的第二拉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的卡槽,本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枣树花期和成熟期因雨水造成的霉花和裂果霉烂等突出问题,增收显著。本技术搭建简单,设计使用寿命能够达到20年以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空间。进一步的,本技术相邻扇形拱架之间的纵向间距为3.0m~4.0m,相邻拱架单元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0m~4.0m,拱架的肩高为1.8m~2.0m,脊高为2.3m~2.5m,对于通常长势情况下的枣树,高度能够超过枣树顶部0.5米以上,适用于矮化密植枣园。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扇形拱架;2-卡槽;3-第一拉杆;4-防雨膜;5-拱架单元;6-第二拉杆;5-1.立杆;5-2.支撑杆;a-跨度;b-间距;c-肩高;d-脊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所揭示的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在结构上包括横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组拱架单元5,拱架单元5之间通过第一拉杆3连接在一起;拱架单元5包括纵向设置的多节扇形拱架1,扇形拱架1之间通过第二拉杆6连接在一起。拱架单元5表面覆盖有防雨膜4,防雨膜4采用塑料制成的透明薄膜。第二拉杆6连接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以及两个底端,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两个底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两个肩部,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脊部,位于肩部的第二拉杆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4的卡槽2,第一拉杆3连接在相邻拱架单元5的肩部。扇形拱架1通过立杆5-1支撑在地面上,立杆5-1连接拱架单元5的脊部,扇形拱架1的两个底端与立杆5-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2,两个支撑杆5-2相交于立杆5-1上同一点。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中,立杆5-1采用Φ50镀锌钢管制成,两个支撑杆5-2采用Φ20镀锌钢管制成。扇形拱架1采用Φ32镀锌钢管制成,第一拉杆3和第二拉杆6采用Φ20镀锌钢管制成。扇形拱架1的跨度a采用1.5m,扇形拱架1的肩高c为1.8m~2.0m,扇形拱架1的脊高d为2.3m~2.5m。拱架单元5当中相邻扇形拱架1之间的纵向间距b为3.0m~4.0m,相邻拱架单元5之间的横向间距为3.0m~4.0m。本技术主要的优势在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便于田间操作,投资小,使用寿命长,防雨效果好,增收显著,特别适合雨水较多地区的矮化密植枣园应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空间。针对目前鲜食枣栽培中存在的采收期适逢雨季,导致裂果霉烂严重及丰产不丰收等问题,本技术一种结构简单,抗灾能力强,搭建成本低,使用寿命长,便于田间管理的防雨装置,采用扇形拱架搭建,结构牢固,使用寿命能够达20年以上。通过本技术的防雨装置解决了鲜食枣露天生产中存在的裂果严重、霉枣烂枣多、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等技术缺陷,增强了枣树的抗裂果能力,提高商品果率。以上内容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结构上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技术方案中描述的内容旨在说明本技术的设计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本技术还能够作出各种变化和简单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组拱架单元(5),拱架单元(5)之间通过第一拉杆(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5)包括纵向设置的多节扇形拱架(1),扇形拱架(1)之间通过第二拉杆(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5)表面覆盖有防雨膜(4),所述的第二拉杆(6)连接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以及两个底端,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两个底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两个肩部,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脊部,位于肩部的第二拉杆(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4)的卡槽(2),第一拉杆(3)连接在相邻拱架单元(5)的肩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均匀排布的若干组拱架单元(5),拱架单元(5)之间通过第一拉杆(3)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5)包括纵向设置的多节扇形拱架(1),扇形拱架(1)之间通过第二拉杆(6)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拱架单元(5)表面覆盖有防雨膜(4),所述的第二拉杆(6)连接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以及两个底端,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两个底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两个肩部,同组所有扇形拱架(1)的顶端组成拱架单元(5)的脊部,位于肩部的第二拉杆(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防雨膜(4)的卡槽(2),第一拉杆(3)连接在相邻拱架单元(5)的肩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矮化密植枣园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扇形拱架(1)通过立杆(5-1)支撑在地面上,立杆(5-1)连接拱架单元(5)的脊部,扇形拱架(1)的两个底端与立杆(5-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5-2),两个支撑杆(5-2)相交于立杆(5-1)上同一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哲景仰平张彦飞薛浩田朝霞梁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农垦农业技术服务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