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120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腔体、位于培育腔体下方的设备腔体以及两侧的操控移动腔体,培育腔体由隔板分割成若干培养腔,若干培养腔内均放置有养殖箱,养殖箱的底部坐落在移动横档上,移动横档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连通培育腔体底端的导流腔体,导流腔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阀并通过若干导流阀连通外界;设备腔体内安装有电机、蜗杆、两个涡轮、若干过渡轮以及两个主动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蜗杆,蜗杆与两个涡轮相啮合,两个涡轮通过若干过渡轮啮合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与操控移动腔体内的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两齿轮的外围。

A convenient transplanting device of Chinese t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香椿树培育装置
,具体为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香椿(学名:Toonasinensis)又名香椿芽、香桩头、大红椿树、椿天等,在安徽地区也有叫春苗。根有二层皮,又称椿白皮,原产于中国,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泛地区,为楝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呈偶数羽状复叶,圆锥花序,两性花白色,果实是椭圆形蒴果,翅状种子,种子可以繁殖。树体高大,除供椿芽食用外,也是园林绿化的优选树种。古代称香椿为椿,称臭椿为樗。中国人食用香椿久已成习,汉代就遍布大江南北。椿芽营养丰富,并具有食疗作用,主治外感风寒、风湿痹痛、胃痛、痢疾等。但现有的香椿树种植装置,不方便香椿树种植苗的移植,且不方便种植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腔体、位于培育腔体下方的设备腔体以及两侧的操控移动腔体,培育腔体由隔板分割成若干培养腔,若干培养腔内均放置有养殖箱,养殖箱的底部坐落在移动横档上,移动横档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连通培育腔体底端的导流腔体,导流腔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阀并通过若干导流阀连通外界;设备腔体内安装有电机、蜗杆、两个涡轮、若干过渡轮以及两个主动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蜗杆,蜗杆与两个涡轮相啮合,两个涡轮通过若干过渡轮啮合两个主动轮,两个主动轮与操控移动腔体内的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两齿轮的外围。r>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养殖箱是由若干弧形拼装板和一个底板构成,若干弧形拼装板的两端均分别固接有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外侧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内侧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匹配与连接孔的连接扣,每两个弧形拼装板之间通过外侧连接板和内侧连接板连接为一体;且若干弧形拼装板的底部均内嵌有环形安装槽,底板通过环形安装槽安装在养殖箱的底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横档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操控移动腔体内的齿条上,且移动横档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横档和若干适配于底板的承托槽。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隔板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移动横档上的若干条形横档穿过条形通孔在培育腔体内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导流腔体的底部设置有中间凸起的导流蒙古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底板和承托槽均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弧形结构,且底板和承托槽的中心均设置有水流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通过设置的养殖箱、移动横档、电机、蜗杆、两个涡轮、若干过渡轮、两个主动轮、齿条以及两个齿轮,在需要移植香椿树苗时,首先可以将培育香椿树的养殖箱推送到外界,便于移植人员搬运,之后,移植人员再通过连接孔和连接扣打开养殖箱,将其内部的香椿树取出,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传统的从上方拔动香椿树,存在伤害香椿树根部的情况发生,达到不仅方便取苗,还具有减小损伤苗树几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设备腔体以及操控移动腔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隔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移动横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养殖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养殖箱爆炸图。图中:1、培育腔体;2、设备腔体;3、操控移动腔体;4、隔板;5、养殖箱;6、移动横档;7、过滤网;8、导流腔体;9、导流阀;10、电机;11、蜗杆;12、涡轮;13、过渡轮;14、主动轮;15、齿条;16、齿轮;17、弧形拼装板;18、底板;19、外侧连接板;20、内侧连接板;21、连接孔;22、连接扣;23、环形安装槽;24、条形横档;25、承托槽;26、条形通孔;27、导流蒙古包;28、水流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包括培育腔体1、位于培育腔体1下方的设备腔体2以及两侧的操控移动腔体3,培育腔体1由隔板4分割成若干培养腔,若干培养腔内均放置有养殖箱5,养殖箱5的底部坐落在移动横档6上,移动横档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7,过滤网7连通培育腔体1底端的导流腔体8,导流腔体8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阀9并通过若干导流阀9连通外界;设备腔体2内安装有电机10、蜗杆11、两个涡轮12、若干过渡轮13以及两个主动轮14,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蜗杆11,蜗杆11与两个涡轮12相啮合,两个涡轮12通过若干过渡轮13啮合两个主动轮14,两个主动轮14与操控移动腔体3内的齿条15啮合,齿条15设置在两齿轮16的外围。养殖箱5是由若干弧形拼装板17和一个底板18构成,若干弧形拼装板17的两端均分别固接有外侧连接板19和内侧连接板20,外侧连接板19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21,内侧连接板20上设置有若干匹配与连接孔21的连接扣22,每两个弧形拼装板17之间通过外侧连接板19和内侧连接板20连接为一体,便于安装和拆卸,从而达到便于移植香椿树的作用;且若干弧形拼装板17的底部均内嵌有环形安装槽23,底板18通过环形安装槽23安装在养殖箱5的底部。移动横档6的两端固定安装在操控移动腔体3内的齿条15上,使得移动横档6能够随着齿条15的上下移动而同步移动,达到提升或者下降养殖箱5的目的;且移动横档6上设置有若干条形横档24和若干适配于底板18的承托槽25,条形横档24的设置配合隔板4上条形通孔26使用,使得移动横档6能够无阻碍的在培育腔体1内上下移动。隔板4上设置有若干条形通孔26,移动横档6上的若干条形横档24穿过条形通孔26在培育腔体1内上下移动,能够带动养殖箱5在培育腔体1内上下移动,从而放置育苗时提升养殖箱5,便于培育人员栽种工作的进行,培育时,下降养殖箱5,使得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腔体(1)、位于培育腔体(1)下方的设备腔体(2)以及两侧的操控移动腔体(3),培育腔体(1)由隔板(4)分割成若干培养腔,若干培养腔内均放置有养殖箱(5),养殖箱(5)的底部坐落在移动横档(6)上,移动横档(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7),过滤网(7)连通培育腔体(1)底端的导流腔体(8),导流腔体(8)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阀(9)并通过若干导流阀(9)连通外界;/n设备腔体(2)内安装有电机(10)、蜗杆(11)、两个涡轮(12)、若干过渡轮(13)以及两个主动轮(14),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蜗杆(11),蜗杆(11)与两个涡轮(12)相啮合,两个涡轮(12)通过若干过渡轮(13)啮合两个主动轮(14),两个主动轮(14)与操控移动腔体(3)内的齿条(15)啮合,齿条(15)设置在两齿轮(16)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育腔体(1)、位于培育腔体(1)下方的设备腔体(2)以及两侧的操控移动腔体(3),培育腔体(1)由隔板(4)分割成若干培养腔,若干培养腔内均放置有养殖箱(5),养殖箱(5)的底部坐落在移动横档(6)上,移动横档(6)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7),过滤网(7)连通培育腔体(1)底端的导流腔体(8),导流腔体(8)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导流阀(9)并通过若干导流阀(9)连通外界;
设备腔体(2)内安装有电机(10)、蜗杆(11)、两个涡轮(12)、若干过渡轮(13)以及两个主动轮(14),电机(10)的输出端连接蜗杆(11),蜗杆(11)与两个涡轮(12)相啮合,两个涡轮(12)通过若干过渡轮(13)啮合两个主动轮(14),两个主动轮(14)与操控移动腔体(3)内的齿条(15)啮合,齿条(15)设置在两齿轮(16)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移植的香椿树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殖箱(5)是由若干弧形拼装板(17)和一个底板(18)构成,若干弧形拼装板(17)的两端均分别固接有外侧连接板(19)和内侧连接板(20),外侧连接板(19)上设置有若干连接孔(21),内侧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玲黄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吉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