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19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属于仿真植物装饰技术领域,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杆,以及若干根与第一支杆排列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交叉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每个安装柱的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插入仿真植物的安装孔。优点是:利用安装柱上设置的安装孔,使仿真植物摆放整齐,且与墙面贴合紧密,美化效果明显;同时使用塑料材质制成,便于加工生产以及运输,且公扣和母扣的设计,方便适用于各种大小不一的墙面。

A kind of plug-in simulation plant gree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
:本技术属于仿真植物装饰
,特指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墙面上放置仿真植物,通常采用在墙面铺设大面积的绿化架或者绿化网,再将仿真植物与绿化架或者绿化网相互连接,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仿真植物往往拥有不规则的形状,放置于绿化架上容易出现绿化架与墙面无法完全贴合,是整体美观下降;二是墙面的大小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尺寸要求,而传统的绿化架或者绿化网需要较大的面积通过裁剪的方式,才能适用于所需墙面;三是仿真植物在固定在绿化架上时,容易发生歪斜的情况,导致仿真植物东倒西歪,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墙面贴合、美观同时可拆卸的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杆,以及若干根与第一支杆排列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的交叉处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每个安装柱的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插入仿真植物的安装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一侧设置有公扣,所述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设置有与公扣相适配的母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扣包括成型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一侧的扣条,所述扣条的下端面设置若干凸起,所述母扣包括成型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另一侧的扣板,扣板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柱与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的侧面夹角为45°~60°r>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杆或第二支杆之间间距为20mm~30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绿化架前端面构成绿化架的每个杆体上局设置有凹槽,且相邻的两个杆体上的凹槽不连通。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通过相互平行的第一支杆以及第二直杆并成型在交叉处的安装柱,方便规则摆放仿真植物,同时能够方便贴合于墙面,不易造成墙面摆放不平整的现象;2、本技术中的绿化架两侧所设置的相互适配的公扣以及母扣,能够便于多个绿化架的组装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安装柱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第一支杆;2-第二支杆;3-交叉处;4-安装柱;41-安装孔;5-公扣;51-扣条;52-凸起;6-母扣;61-扣板;62-凹槽;7-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2、图3与图4: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杆1,以及若干根与第一支杆1排列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的交叉处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4,每个安装柱4的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插入仿真植物的安装孔41,仿真植物的末端放入安装孔41内,再与安装柱内的底部相抵,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背面为墙面,仿真植物的底部实际是与墙面相抵,但次安装孔41可以为盲孔的设计,让仿真植物的底部与盲孔的孔底相抵,两种方式都能达到该绿化架的背面贴合墙面,并达到整齐的效果,使所有仿真植物都能有序的插在该绿化网上,且让仿真植物朝向保持一致,同时背面较为整齐的与墙面贴合。如图2所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的一侧设置有公扣5,所述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另一侧设置有与公扣5相适配的母扣6,采用公扣5与母扣6相扣合的方式,使每个绿化架都能相互拼接,便于适用于各种大小的墙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公扣5包括成型于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一侧的扣条51,所述扣条51的下端面设置若干凸起52,所述母扣6包括成型于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另一侧的扣板61,扣板61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凸起52相适配的凹槽62,具体使用过程中是将公扣5中的扣条51压在母扣6中的扣板之上,并利用相互适配的凸起以及凹槽,强化固定效果,从而达到大面积增设该绿化架。如图5所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柱4与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的侧面夹角为45°~60°,优选这一角度范围,有利于仿真植物更为美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所述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之间间距为20mm~30mm,该间距大小能够让仿真植物之间间距较为合适,观赏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使用塑料材料制成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绿化架前端面构成绿化架的每个杆体上局设置有长槽7,且相邻的两个杆体上的长槽7不连通,减少材料的浪费。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杆(1),以及若干根与第一支杆(1)排列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的交叉处(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4),每个安装柱(4)的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插入仿真植物的安装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根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一支杆(1),以及若干根与第一支杆(1)排列相互平行且间隔排列的第二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支杆(1)与第二支杆(2)的交叉处(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柱(4),每个安装柱(4)的轴向上均设置有用于插入仿真植物的安装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的一侧设置有公扣(5),所述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另一侧设置有与公扣(5)相适配的母扣(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接式仿真植物绿化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5)包括成型于第一支杆(1)或第二支杆(2)一侧的扣条(51),所述扣条(51)的下端面设置若干凸起(52),所述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存高刘先松刘文斌谭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明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