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涉及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严峻的改善水环境的压力,为遏制局部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在一些局部水敏感区域或流域实施更高级别的排放标准是未来改善水体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尤其是对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营养物指标实行高标准排放要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在敏感水域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TN和TP的标准限值分别小于3mg/L和0.1mg/L,近来来巢湖、昆明等重点区域及流域颁布并实施了较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污水处理厂出水TN标准限值小于5mg/L。因此未来污水处理厂对于氮的去除由强化脱氮逐渐向极限脱氮迈进。对于重点区域或流域实行氮磷的极限排放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如何在保证极限去除要求下总氮的高效稳定达标是关键,因此研发经济高效稳定的极限脱氮技术,已成为污水高标准处理领域急需的技术需求。为达到氮的高标准稳定去除,往往需要在二级生物脱氮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脱氮。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集脱氮与过滤为一体的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该工艺被用作保障污水总氮达标的技术手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二沉池单元出水进入进配水区且通过投加碳源后进入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利用悬浮填料表面附着的反硝化生物膜进行反硝化脱氮后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出水进入絮凝反应区,在絮凝反应区内通过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进行絮凝沉淀,絮凝反应区出水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最终处理出水进入下一处理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二沉池单元出水进入进配水区且通过投加碳源后进入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利用悬浮填料表面附着的反硝化生物膜进行反硝化脱氮后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出水进入絮凝反应区,在絮凝反应区内通过投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和脱落的生物膜进行絮凝沉淀,絮凝反应区出水进入沉淀区,沉淀区最终处理出水进入下一处理单元。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所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进配水区、脱氮反应区、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区依次连接组成;所述进配水区连接碳源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脱氮反应区内放置悬浮填料,悬浮填料表面附着反硝化生物膜;所述絮凝反应区上设置絮凝剂投加点和助凝剂投加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填料极限脱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脱氮反应区内悬浮填料投加比例为35-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世峰,郭兴芳,孙永利,郑兴灿,熊会斌,李劢,吴凡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