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908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其包括:加热装置,能够对压辊上的原料进行加热,具有多个可单独发热的发热部,多个发热部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分布;厚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却定型机构处,包括可沿着薄膜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件;控制单元,具有与检测件电连接的输入部和多个输出部,多个输出部一一对应地与发热部电连接,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检测到的薄膜的厚度控制对应位置的发热部发出的热量。通过检测件、控制单元和发热部的配合作用,使得薄膜的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得到自动的检测和控制,并且能够全自动地生产出薄膜的宽度方向厚度相近甚至相同的薄膜,因此有着生产质量高、生产难度低和省时省力的优点。

Automatic control rolling film transverse thickness system and cale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制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及压延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薄膜,尤其是类似PVC薄膜等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压延机来对原材料进行定型。现有的压延机,通常包括压辊和冷却定型机构,通过压辊将受热后的原料压制成型,然后再通过冷却定型机构将其冷却定型。然而,现有的压延机生产出来的薄膜,由于宽度较大,原料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上的受到的压力难以完全相同,因此在冷却定型之后普遍有着同一薄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不均等的问题。目前,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人为干预,在受热压制中及时对较薄的位置进行吹冷风使得其定型,从而避免薄处再次变薄。然而,这样的加工方式无疑有着费时费力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能够自动控制薄膜的薄膜的宽度方向的厚度。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的压延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加热装置(400),设置在压辊(110)的旁侧,能够对压辊(110)上的原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400)具有多个可单独发热的发热部(420),多个发热部(420)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分布;/n厚度检测装置(300),设置在冷却定型机构(200)处,所述厚度检测装置(300)包括可沿着薄膜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件;/n控制单元,包括输入部和多个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检测件电连接,多个所述输出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热部(420)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厚度控制对应位置的发热部(420)发出的热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装置(400),设置在压辊(110)的旁侧,能够对压辊(110)上的原料进行加热,所述加热装置(400)具有多个可单独发热的发热部(420),多个发热部(420)沿薄膜的宽度方向分布;
厚度检测装置(300),设置在冷却定型机构(200)处,所述厚度检测装置(300)包括可沿着薄膜的宽度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件;
控制单元,包括输入部和多个输出部,所述输入部与所述检测件电连接,多个所述输出部一一对应地与所述发热部(420)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根据所述检测件检测到的厚度控制对应位置的发热部(420)发出的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内设定有安全电流区间(500),所述检测件能够根据其检测的厚度向所述控制单元发送不同大小的检测电流(550);
当所述检测电流(550)的电流值高于所述安全电流区间(500)时,所述控制单元将会控制与所述检测件所在位置对应的所述发热部(420)进行进一步的加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电流区间(500)为0至20m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控制压延薄膜横向厚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件内设置有对比模块,所述对比模块内设定有预设厚度,所述对比模块能够将所述检测件检测的厚度与所述预设厚度做对比;当所述检测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霖扬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