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83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装置,涉及建筑设备领域,技术方案为,将作为主料的建筑渣土和辅料一破碎为颗粒状物料;其中辅料一为常温是固态,加热后为液态的粘性物料;将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将混合后的物料倒入框架式的砖块模具中;将装填物料的砖块模具压实;待的砖块模具冷却后在模具上扣合中部镂空的上盖;在上盖的镂空部为涂抹封顶用的物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使用建筑渣土和塑料肥料进行再利用,形成人行道铺设用砖,整个工艺过程较为简单,基本通过装填即可实现砖块成形,且可满足人行道铺设的承压力。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using construction was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废弃物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对于建筑废弃物来说,现在的再利用形式主要是作为铺路的垫料,或者再生产为建筑用砖。通常会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筛分,因为土料的再利用形式比较多样化,且利用起来较为简单,所以通常会进行破碎,然后把其中的土料筛走,而剩下的大多为固体颗粒物料,将该部分物料制作建筑用砖的工艺较为复杂。因此,本方案提出一种可以简化使用建筑废弃物为主要材料的方式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技术方案为,S1、将作为主料的建筑渣土和辅料一破碎为颗粒状物料;其中辅料一为常温是固态,加热后为液态的粘性物料;S2、将S1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S3、将S2混合后的物料倒入框架式的砖块模具中;S4、将S3装填物料的砖块模具压实;S5、待S4的砖块模具冷却后在模具上扣合中部镂空的上盖;S6、在上盖的镂空部为涂抹封顶用的物料。优选为,辅料选用沥青颗粒或废弃塑料颗粒。优选为,所述S2将S1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添加辅料二,辅料二为柔性条状纤维质物料。优选为,所述辅料二为秸秆。优选为,所述框架式的砖块模具,其底部为网格状结构。优选为,框架式的砖块模具底部网格为蜂巢式网格。优选为,砖块模具底部的蜂巢式网格内涂抹封底用物料,封顶用物料可选用水泥砂浆,或者沥青混凝土等粘性较高的物料。优选为,封底用物料可选用水泥砂浆,或者沥青混凝土等粘性较高的物料。将建筑废弃物和废弃塑料破碎为颗粒状,然后混着二者作为混合料填入至框架式的砖块模具内,通过加热塑料颗粒融化,融化后的塑料颗粒在压力作用下既起到适应性的填充渣土颗粒缝隙的作用,又起到一定的粘合作用。同样,选用沥青颗粒,或者沥青和塑料颗粒的混合物亦可。通过压紧,可以让物料粘合成砖块,因为人行道砖本身不需要过大的承重力,其中主要受力为来自上方的垂直压力,因此选用渣土颗粒和废塑料颗粒的混合物作为人行道砖的内部填充物即可满足人行道用砖的需求。而本方案基本无需对填充物料进行过多的处理,整体来说生产速度较快。考虑到砖块模具的材质,可以选用废弃的环氧树脂再利用,或者是选用废弃尼龙再生使用,这两种材质相对来说造价都较低。也属于废弃物利用,而选用该二者材质的原因为环氧树脂材料和尼龙的熔点均高于一般塑料废弃物的熔点。按照目前废弃塑料的主要来源大多为日常塑料产物,如塑料瓶,快餐盒等等,而这类塑料大多为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等,其中聚丙烯的熔点约为148-176摄氏度,聚苯乙烯的熔点约为120摄氏度左右。而尼龙即聚酰胺的熔点约为215-260摄氏度,环氧树脂的熔点则超过270摄氏度,因此当加热过程中作为辅料一的物料融化时,模具自身不会受到影响,且整个过程中,模具受热时间有限,远小于物料受热时间。作为辅料二的秸秆同样属于废气物利用,通过在混合料中增加秸秆,起到纤维增强的效果。作为本方案人行道砖的使用来说,因为其封顶层采用了粘性较高的物料,所以封顶层较为美观,而作为砖体的侧面和底面来说,侧面作为和其它砖体的接触面,并不容易出现破损。同样来说,底面亦是如此。本砖体的缺点在于,在实际使用中分割时可能容易破碎,对于该问题,可以将本方案的砖体和现有的其它砖体规格统一,当需要铺设边角而对砖体改形时,使用现有的烧制砖块即可,相比现有铺设路面全部使用烧制砖块而言,本方案整体均为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基于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的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装置,包括作为物料进料设备的进料传送带,进料传送带的出料口与成型机构的进料口连通,成型机构的出料口处设置出料传送带;所述成型机构包括位于下部的装模机构,装模机构上方设置填料机构,填料机构上方为压料机构;所述填料机构设置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传送带连通;所述压料机构设置所述出料口,出料口与所述出料传送带连通;所述填料机构的壳体上设置有若干电热管,通过电热管对位于填料机构内的物料进行加热。优选为,所述装模机构包括位于最底部用于承载模型的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竖直的供模通道,供模通道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供模通道内部设置可以在通道内上下移动的模具托板,所述模具托板两侧对称设置有翼板,所述供模通道两侧对应所述翼板开设有两个通槽,翼板延伸至通槽外侧,所述底板上与两个所述翼板对应设置有提升杆,所述提升杆与托板电机联动;两个提升杆可选用两根丝杆,或者是选用一根丝杆一根表面光滑的杆体作为另一侧的支杆,模具托板的翼板与丝杆螺纹连接,与支杆滑动连接即可。优选为,所述底板上还预留有摆放模具列的摆放空间,所述供模通道朝向摆放空间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当模具托板上的模具使用完后,可以将摆放空间上的模具列移动到模具托板上。对于模具列的上料,可以采用现有的可以转化应用的上料机,或者人工上料。所述供模通道顶部设置上板,上板上与所述供模通道对应开设有用于让模具通过的模具通孔,所述上板一侧与所述模具通孔对应设置下推杆,下推杆朝向所述模具通孔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模具对应的推块,下推杆为电动推杆。优选为,所述填料机构设置在所述进料传送带装模机构之间,所述装填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填料腔室,所述填料腔室内设置有沿填料腔室内部上下移动的模具顶架,模具顶架下侧连接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可采用丝杆升降机构或其它升降机构,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填料腔室一侧开始所述进料口,进料口朝向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侧延伸设置加热腔室,加热腔室包覆所述进料传送带靠近所述填料腔室的一端,加热腔室的腔壁上设置所述电热管;所述进料口和和进料传送带之间还设置下料板组,所述下料板组包括倾斜设置的固定板,固定板靠近所述进料传送带的一端为高水平端,所述固定板的低水平端位于所述进料口外侧,所述固定板的低水平端铰接活动板,活动板延伸至所述进料口内部,所述活动板的延伸长度不超过填料腔室的中部区域;优选为,所述固定板的板体上设置若干转辊,转辊上部略微突出至固定板板体上表面上侧,转辊的轴线与所述传动带转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辊的辊体上设置有若干向外突出的筋条;所述填料腔室的腔壁同样设置有电热管。优选为,所述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填料机构的填料腔室顶部,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顶板,顶板下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模具对应的凸台,顶板两侧对称设置滑动门,其中一侧滑动门外侧设置所述出料传送带,另一侧所述滑动门外侧设置上推杆,所述上推杆为电动推杆,上推杆朝向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模具对应的推块。每一侧的所述滑动门包括对称设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nS1、将作为主料的建筑渣土和辅料一破碎为颗粒状物料;其中辅料一为常温是固态,加热后为液态的粘性物料;/nS2、将S1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nS3、将S2混合后的物料倒入框架式的砖块模具中;/nS4、将S3装填物料的砖块模具压实;/nS5、待S4的砖块模具冷却后在模具上扣合中部镂空的上盖;/nS6、在上盖的镂空部为涂抹封顶用的物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将作为主料的建筑渣土和辅料一破碎为颗粒状物料;其中辅料一为常温是固态,加热后为液态的粘性物料;
S2、将S1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加热;
S3、将S2混合后的物料倒入框架式的砖块模具中;
S4、将S3装填物料的砖块模具压实;
S5、待S4的砖块模具冷却后在模具上扣合中部镂空的上盖;
S6、在上盖的镂空部为涂抹封顶用的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辅料选用沥青颗粒或废弃塑料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将S1破碎好的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的过程中添加辅料二,辅料二为柔性条状纤维质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二为秸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式的砖块模具,其底部为网格状结构。


6.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方法的一种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物料进料设备的进料传送带(1),进料传送带(1)的出料口与成型机构(2)的进料口连通,成型机构(2)的出料口处设置出料传送带(3);
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位于下部的装模机构(210),装模机构(210)上方设置填料机构(220),填料机构(220)上方为压料机构(230);所述填料机构(220)设置所述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传送带(1)连通;所述压料机构(230)设置所述出料口,出料口与所述出料传送带(3)连通;
所述填料机构(220)的壳体上设置有若干电热管(221),通过电热管(221)对位于填料机构(220)内的物料进行加热。


7.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废弃物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模机构(210)包括位于最底部用于承载模型的底板(211),所述底板(211)上设置有竖直的供模通道(212),供模通道(212)为内部中空的腔体,所述供模通道(212)内部设置可以在通道内上下移动的模具托板(213);
所述供模通道(212)顶部设置上板(216),上板(216)上与所述供模通道(212)对应开设有用于让模具通过的模具通孔,所述上板(216)一侧与所述模具通孔对应设置下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建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