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82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的安装结构,属于空气调节器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隔板把空气调节器内部分为室内侧和室外侧,隔板两端向室内延长且具有端部侧板,在端部侧板上具有按上下方向延长的固定槽和与固定槽所对应的沿固定槽的内侧滑行的滑块。固定槽包括固定在隔板的端部侧板上的侧板结合部,在侧板结合部的一侧垂直折曲所形成固定端部,固定槽的机套结合部比固定端部要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滑块与前面板形成一体,利用其自重维持安装状态,有作业简便,安装牢固优点。因此提高空气调节器的组装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空气调节器的结构,更详细地说是关于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整体式空气调节器是将净化空气的所有部件都设置在一个容器内,如窗试空气调节器和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安置在空气调节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空气调节器的前端露在空气调节空间中,后端露在外部空间中。特别是壁挂式空气调节器,为了空气调节空间需贯通墙壁后设置,其空气调节器的前端露在空气调节空间中,空气调节器的后端只是背面露在外部空间中,这样使空气在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及室外进出。具有如此结构的以往的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结构体现在图1及图2中。如图1、2所示,空气调节器的底部由底盘(1)构成,在底盘(1)上安装组成空气调节器的各种部件。上述底盘(1)呈长方形,纵向设置隔板(3)。隔板(3)把空气调节器的内部分为室内侧(A)和室外侧(B),且隔板(3)上端的上面板(4)向前形成,上面板(4)的前端向上折曲,形成垂直端部(4′)。垂直端部(4′)要挂前面板(23)上端内的固定凸头(23b)。隔板(3)两端的端部侧板(5)向空气调节器的前方折曲延长,在端部侧板(5)中设置侧面架(6)。上述侧面架(6)与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23)及机套(36)相固定。因此侧面架(6)中设有前面板(23)与固定弹簧(23a)所固定的弹簧挂钩部(7)各1个。弹簧挂钩部(7)向前突起,前端折曲,侧面架(6)采用焊接或螺钉等方法固定。端部侧板(5)之间具备区分侧板(8)。区分侧板(8)与隔板各自形成安装,由隔板(3)把室内侧分为由电机(19)驱动室内风扇(17)形成的空气流动部分和非流动部分。底盘(1)的室内侧前端设置储水槽(9),储水槽(9)上安装室内热交换器(11)。室内热交换器(11)在热交换循环的流体和空气调节空间吸入的空气之间执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1)的上端被热交换器盖(13)封闭。热交换器盖(13)两端各支在隔板(3)的端部侧板(5)和区分侧板(8)上。热交换器盖(13)上设置向下延长的加热器(15)。加热器(15)装在对应热交换器(11)背面的位置。室内热交换器(11)的后面设置室内风扇(17),室内风扇(17)的两端各设在隔板(3)的端部侧板(5)和区分侧板(8)之间。室内风扇(17)提供空气调节器室内侧空气流动的原动力。室内风扇(17)的一端设在隔板(3)的端部侧板所设的辅助板(18)上,另一端连接在区分侧板(8)上所形成的安装孔(8′)上,并由安装的电机(19)所驱动。安装室内风扇(17)的隔板(3)的内侧设有涡形齿轮(21)。涡形齿轮(21)起引导室内风扇(17)所形成气流的作用。空气调节器的外壳由前面板(23)形成。前面板(23)侧面内具备组装好的固定在侧面架(6)弹簧挂钩部(7)的固定弹簧(23a),且前面板(23)的内上方形成挂在垂直端部(4′)上的固定凸头(23b)。前面板(23)前具有吸入空气调节空间中的空气到空气调节器内部吸入通道的吸入架(24),其前面上端具备向前上方倾斜的排出部(24′)。排出部(24′)上具有把涡形齿轮所引导的空气送往空气调节空间理想方向的排出引导件(27)。排出引导件(27)设置在对应热交换器盖(13)上端的排出部(24′)上,且具备调整排出部(24′)排出空气方向所需的窗口。为了连通被隔板(3)隔开的室内侧和室外侧,把外部的新鲜空气送往空气调节空间,隔板(3)上具有换气孔(30)。换气孔(30)中设置阻止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且设置换气门(34)以开闭换气孔(30)。包括室内侧和室外侧一部分的外壳由机套(36)形成。机套(36)呈四方桶状并由此形成空气调节器上面、下面和两个侧面的外壳。空气调节器的室外侧设置室外热交换器(38)。室外热交换器(38)通过热循环的冷媒和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把空气调节空间的热排出室外。底盘(1)上安装保护板(40),使之围住室外热交换器(38)。保护板(40)还引导着通过机套(36)背面端吸入的室外空气,使之均匀的通过室外热交换器(38)。保护板(40)的内侧具备室外风扇(42),使之在室外侧形成空气流动。在底盘(1)的电机安装环(44)上设置电机(46)的回转轴驱动的室外风扇。底盘(1)的室外侧安装形成热交换循环的压缩机(48),且隔板(3)和保护板(40)由支柱(49)连接。但如上述的以往技术存在以下的问题。前面板(23)是装在机体的前方,使形成在前面板(23)上端的固定凸头(23b)挂在隔板(3)的垂直端部(4′),用轴扭动推入前面板(23)的下端部,把前面板(23)上的固定弹簧(23a)挂在侧面架(6)上的弹簧挂钩部(7)而固定。另外要单独准备弹簧挂钩部(7),在侧面架(6)上焊接或使用螺钉等单独的固定部件进行固定。但要单独制作弹簧挂钩部(7)进行固定,因此存在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弹簧挂钩部(7)安装在侧面架(6)后,再安装在隔板(3)的端部侧板(5)时,须与前面板(23)上的固定弹簧(23a)固定,使弹簧挂钩部的位置在下侧。因此在侧面架(6)上安装弹簧挂钩部(7)时需要区分其左右,因此有安装时需要区分的问题。固定弹簧(23a)随着安装的形状其弹性会变化,长时间使用时因变形能降低固定力,因此装在前面板(23)以后有脱落或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使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的组装作业简便容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前面板安装状态稳固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空气调节器内部由隔板形成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形成室内侧外壳的前面板,隔板向室内侧两端延长所具备的端部侧板,其特征在于隔板的端部侧板按上下方向具备长的固定槽和与固定槽对应形成的沿固定槽内侧滑行的滑块。所述的安装结构,其固定槽是由端部侧板所固定的侧板结合部之一侧垂直折曲形成机套结合部,以及侧板结合部另一侧垂直折曲形成的固定端部构成的。所述的安装结构,其固定槽的机套结合部比固定端部高。所述的安装结构,其固定槽与端部侧板形成一体。所述的安装结构,其前面板的侧面具备的滑块与前面板成为一体。所述的安装结构,其滑块是与前面板单独结合的。在上述本专利技术前面板的安装结构中,在隔板的端部侧板上具备较长的固定槽,前面板的侧端上形成的固定槽插入后滑块能滑行的。安装前面板时把前面板向上抬,前面板的滑块下端与固定槽上端一致时,前面板因自重向下移动固定,因此提高空气调节器的组装效率。由于滑块与前面板形成一体,利用自重维持安装状态,因此有安装坚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技术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结构分解图。图2是以往技术的整体式空气调节器结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面板安装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面板安装结构的部横剖面示意图。以下是对图面主要部分符号的说明50机套 60后面架70机体 71底盘73隔板 74′垂直端部75端部侧板 76区分侧板80固定槽80a侧板结合部80b机套结合部 80c固定端部90控制盒91控制板93压缩机95前面板96吸入架97排出架99滑块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如图3、4所示,整体式空调器包括插入建筑物墙壁内的机套(50)。机套是直接安装在新建筑物墙壁内或在建筑后需要的单独安装。机套(5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空气调节器内部由隔板形成的室内侧和室外侧,形成室内侧外壳的前面板,隔板向室内侧两端延长所具备的端部侧板,其特征在于隔板的端部侧板按上下方向具备长的固定槽和与固定槽对应形成的沿固定槽内侧滑行的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鄭徹信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