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665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软性材料,该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通过在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并配合在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在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使用者交替提足和踩踏的过程,可交替吸气和放气排热,避免热量积聚脚掌,有利于脚部健康,减少脚部出汗,并有利于减缓心率加速,并且本产品还可以实现减震、缓冲、透气和助力的功能,使穿着更加的舒适。

Shock absorption, ventilation and reinforcement so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的生活用品,人的脚部,尤其是脚趾部分,湿气很难散发出来,鞋里面经常是湿漉漉的,为霉菌的活动和繁殖创造了的有利条件,所以穿不透气的鞋容易生“脚气”。目前的鞋子仅仅在鞋底的上表面做凹凸设计,以形成透气槽,这种结构不能使鞋底形成呼吸功能,透气和减震效果不佳,穿着不舒适,不能满足使用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鞋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及其制备方法,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鞋底透气和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软性材料,该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通状气道为多层,多层连通状气道上下间隔排布,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气孔形成上下排布的多层,每层第一气孔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状气道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由多层基材上下叠合一体成型形成,相邻两基材的颜色不同或相同,连通状气道位于相邻两层基材之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层基材的厚度由下层向上层减小或者多层基材的厚度相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本体为EVA材质。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两基材,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2)在至少两基材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3)将至少两基材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如此,在两基材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并在本体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4)对本体进行钻孔,钻孔不贯穿的本体的下表面,使得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两基材,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2)在至少两基材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3)将至少两基材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如此,在两基材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并在本体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4)对本体进行冲孔,使得本体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多个第二气孔贯穿本体的下表面;(5)在最下一层基材成型底层,利用底层封堵住多个第二气孔的下端开口,使得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并配合在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在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使用者交替提足和踩踏的过程,可交替吸气和放气排热,避免热量积聚脚掌,有利于脚部健康,减少脚部出汗,并有利于减缓心率加速,并且本产品还可以实现减震、缓冲、透气和助力的功能,使穿着更加的舒适。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断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本体11、基材101、连通状气道102、第一气孔103、第二气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本体10。该本体10为软性材料,该本体10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101,本体10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通连通状气道101的边缘,本体10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103,多个第二气孔103均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101连通,多个第二气孔103布满本体10的上表面,每一第二气孔103均为圆孔,并且连通状气道101以网状为效果最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0为EVA材质。并且,所述连通状气道101为多层,多层连通状气道101上下间隔排布,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气孔102形成上下排布的多层,每层第一气孔102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状气道101连通。以及,所述本体10由多层基材11上下叠合一体成型形成,相邻两基材11的颜色不同或相同,连通状气道101位于相邻两层基材11之间,所述多层基材11的厚度由下层向上层减小或者多层基材11的厚度相同,不以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基材11为四层,其中最下一层基材11的厚度最厚,最上一层基材11的厚度最薄,该连通状气道101和第一气孔102均为三层,实现更好的呼吸功能,减震透气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两基材11,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2)在至少两基材11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3)将至少两基材11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11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10,如此,在两基材11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101,并在本体10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通连通状气道101的边缘。(4)对本体10进行钻孔,钻孔不贯穿的本体10的下表面,使得本体10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10的上表面形成有多个第二气孔103,且多个第二气孔103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101连通。本专利技术还公开另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准备至少两基材11,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2)在至少两基材11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3)将至少两基材11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时,涂覆区的油性挥发材料变成气体挥发,至少两基材11对应涂覆区的叠合相对位置则不能形成粘合,而其余非涂覆区则上下相应粘合成型为本体10,如此,在两基材10之间对应涂覆区形成一层连通状气道101,并在本体10的周侧面形成多个第一气孔102,多个第一气孔10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软性材料,该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该本体为软性材料,该本体内形成有至少一层连通状气道,本体的周侧面开设有多个第一气孔,多个第一气孔连通连通状气道的边缘,本体的下表面为封闭面,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气孔,多个第二气孔向下延伸并与连通状气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状气道为多层,多层连通状气道上下间隔排布,对应的,该多个第一气孔形成上下排布的多层,每层第一气孔分别与对应的连通状气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多层基材上下叠合一体成型形成,相邻两基材的颜色不同或相同,连通状气道位于相邻两层基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基材的厚度由下层向上层减小或者多层基材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EVA材质。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减震透气增强型鞋底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1)准备至少两基材,以用于上下叠合放置;
(2)在至少两基材的叠合相对位置,任一叠合面上涂覆油性挥发材料,以形成涂覆区,涂覆区呈连通状;
(3)将至少两基材上下叠合放置,进行加热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照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博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