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62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2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属于植被灌溉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喷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喷灌机构设于车体上,用于抽取河畔中的水并喷向待浇灌的植被,喷灌机构上设有喷头,喷头的回转角度可调和俯仰角度可调;驱动机构设于车体上,用于驱动车体行走和喷灌机构动作;控制机构设于车体上,用于调节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具有对河畔植被喷灌速度快,效率高,直接利用河中水源进行喷灌植被,不需自带水源,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畔植被喷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被灌溉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河畔植被喷灌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城市建设或市政施工中,会在城市中建造护城河等水源,在一些城市的外部还会建造有河畔或人工河畔等水源,为便于城市的美观和对河水的保护,会在这些水源的附近种植一些植被,如花草、树木等,为便于植被的生长稳定,会对这些植被定期浇灌水,由于河畔较长,在对河畔植被浇灌时一般采用水泵和水管等设备,用水泵抽取河畔中的水,然后泵送至待浇灌的植被上,这样的操作就需要人工在植被上搬运水泵和水管,浇灌完某一处的植被后,就移动水泵和水管至另一处植被,然后进行再次抽水浇灌,在对植被浇灌时人工要把持好水管出水方向或角度,才能对需要被浇灌的植被进行浇灌,以上对植被浇灌的缺点是,水泵抽取大量水,灌溉面积较小,浪费大量水,需要人工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畔植被喷灌装置,旨在解决人工浇灌植被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包括车体、喷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车体可行走;喷灌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抽取河畔中的水并喷向待浇灌的植被,所述喷灌机构上设有可转动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可调和俯仰角度可调;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蓄电器,所述蓄电器用于向所述喷灌机构供电;控制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调节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河畔植被喷灌装置还包括制动机构,制动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侧部,所述车体停止行走后用于和地面或植被接触并制动车体,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送端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灌机构包括支撑架、喷灌组件、俯仰角度调节器和回转角度调节器,支撑架固设于所述车体上;喷灌组件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抽取河畔中的水并泵送至所述喷头上,所述喷灌组件与所述蓄电器连接;俯仰角度调节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调节所述喷头的俯仰角度;回转角度调节器设于所述俯仰角度调节器上,用于调节所述喷头在水平面上的回转角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灌组件包括一级水泵和二级水泵,所述一级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一级水泵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二级水泵设于所述一级水泵与所述喷头之间,用于向所述喷头上泵送水源,所述二级水泵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俯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平台、第一驱动器和偏心轮,第一平台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另一端可转动调节;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所述第一驱动器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平台的转动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边缘铰接,所述第一平台的借助于所述偏心轮的旋转而转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回转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二平台、转轮、凸轮、推顶杆和第二驱动器,第二平台固定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用于支撑所述喷头;转轮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方并可转动,所述转轮两端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一平台上;凸轮与所述喷头固接,所述凸轮用于推顶所述喷头转动;推顶杆的一端与所述转轮的边缘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轮的凸起部铰接,所述推顶杆借助于所述转轮的正反转推顶所述喷头转动,所述凸轮的摆动角度受控于所述转轮的转动角度;第二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上,用于驱动所述转轮转动,所述第二驱动器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喷头朝向所述车体的一侧喷射,所述喷头借助于所述俯仰角度调节器和所述回转角度调节器调节对植被的喷射方向。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制动机构包括吸盘和抽真空泵,吸盘设于所述车体侧部,用于在所述车体停止行走后罩扣在地面或植被上;抽真空泵设于所述车体上,抽风口与所述吸盘连接,所述抽真空泵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所述抽真空泵用于抽取所述吸盘内的空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吸盘的高度可调,所述吸盘与所述车体之间通过伸缩组件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吸盘升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套筒、转轴、齿条和辅助件,套筒竖向设于所述车体侧部;转轴穿过所述套筒并可转动,所述转轴上设有齿轮,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转轴的转动圈数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齿条为两个,设于所述套筒内,分别竖向设置在所述转轴两侧,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连接;辅助件为两个,分别滑动设于所述套筒内壁上,所述辅助件的一侧与所述齿条外侧固结、另一侧与所述套筒滑动连接,所述辅助件用于承托所述齿条传动,所述吸盘设于一个所述齿条或一个所述辅助件的底端,所述吸盘借助于所述转轴升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河畔植被喷灌装置,通过在车体上设置喷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机构,喷灌机构能够抽取河畔中的水并喷向待浇灌的植被,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车体行走和所述喷灌机构动作,控制机构能调节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在车体上满足对不同方向的植被进行喷灌作业,相比于水泵对植被浇灌,用水量较少,人工不用搬运水泵,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喷头的喷射方向即可完成喷灌,解决了人工浇灌植被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具有对河畔植被喷灌速度快,效率高,直接利用河中水源进行喷灌植被,不需自带水源,自动化程度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喷灌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喷灌机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喷灌机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制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制动机构内部结构侧视图;图7为图6中的A-A截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的回转角度调节器结构简图。图中:1、车体;2、喷灌机构;21、支撑架;22、喷灌组件;221、一级水泵;222、二级水泵;23、俯仰角度调节器;231、第一平台;232、第一驱动器;233、偏心轮;234、连接杆;24、回转角度调节器;241、第二平台;242、转轮;243、第二驱动器;244、凸轮;245、推顶杆;3、动力机构;4、控制机构;5、喷头;6、制动机构;61、吸盘;62、抽真空泵;63、伸缩组件;631、套筒;632、转轴;633、齿条;634、辅助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可行走;/n喷灌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抽取水和喷灌,所述喷灌机构上设有可转动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可调;/n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蓄电器,所述蓄电器用于向所述喷灌机构供电;以及/n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可行走;
喷灌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抽取水和喷灌,所述喷灌机构上设有可转动的喷头,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可调;
动力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驱动所述车体行走,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蓄电器,所述蓄电器用于向所述喷灌机构供电;以及
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喷头的回转角度和俯仰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制动机构,设于所述车体侧部,用于与地面或植被接触并制动所述车体,所述制动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机构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机构包括:
支撑架,固设于所述车体上;
喷灌组件,设于所述车体上,用于抽水并泵送至所述喷头上,所述喷灌组件与所述蓄电器电连接;
俯仰角度调节器,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用于调节所述喷头的俯仰角度;以及
回转角度调节器,设于所述俯仰角度调节器上,用于调节所述喷头在水平面上的回转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组件包括:
一级水泵,所述一级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一级水泵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以及
二级水泵,设于所述一级水泵与所述喷头之间,用于向所述喷头上泵送水源,所述二级水泵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畔植被喷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俯仰角度调节器包括:
第一平台,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铰接、另一端可转动调节;
第一驱动器,设于所述第一平台下方,所述第一驱动器受控于所述控制机构,所述第一驱动器与所述蓄电器电性连接;以及
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的偏心轴与所述第一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平台的转动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台铰接、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轮的边缘铰接,所述第一平台的借助于所述偏心轮的旋转而转动。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聚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