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其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畸变测定部,其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ced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本申请基于2017年9月27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8623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转换器装置被利用于各种领域。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将转换器装置应用于空调机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以及简单化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506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驱动装置中,在转换器装置中的电抗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马达驱动装置中,由于电源电压的畸变,输入电流的畸变会变大。因此,谋求一种技术,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转换器装置中的电抗器那样的、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能够减轻由于电源电压的畸变而产生的输入电流的畸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解决上述的课题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其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畸变测定部,其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中的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转换器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所述畸变测定部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转换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在第一方案或第二方案中的控制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相关的所述畸变中成为极小值或最小值的畸变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使用所生成的所述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电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装置、控制方法以及程序,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能够减轻由于电源电压的畸变而产生的输入电流的畸变。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转换器控制部的结构的图。图3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开关信号的生成进行说明的图。图4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电压指令的生成进行说明的图。图5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转换器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第一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转换器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第二图。图7是示出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的结构的简要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马达驱动装置1的结构的图。马达驱动装置1是将来自交流电源4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将该直流电力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力而向压缩机马达20输出的装置。如图1所示,马达驱动装置1具备转换器装置2(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的一例、转换器电路的一例)、以及逆变器装置3。转换器装置2是将来自交流电源4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向逆变器装置3输出的装置。转换器装置2具备整流电路5、开关电路10a、开关电路10b、平滑电容器12、转换器控制部15、以及输入电流检测部30。整流电路5具备输入端子、输入侧的基准端子、输出端子、以及输出侧的基准端子。输入侧的基准端子的电位是作为输入端子中的电位的基准的电位。输出侧的基准端子的电位是作为输出端子中的电位的基准的电位。整流电路5将通过交流电源4输入的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并向开关电路10a和开关电路10b输出。开关电路10a使电流向平滑电容器12流动,生成向逆变器装置3输入的电压。开关电路10a具备电抗器6a、二极管7a、以及开关元件8a。电抗器6a具有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二极管7a具备阳极端子、以及阴极端子。开关元件8a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开关元件8a根据第一端子收到的信号对成为接通状态的期间和成为断开状态的期间进行切换,从而控制从第二端子流向第三端子的电流,使流过开关电路10a的电流的值发生变化。作为开关元件8a,可以举出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EffectTransistor)、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等。在开关元件8a例如是nMOS晶体管的情况下,开关元件8a的第一端子是栅极端子,第二端子是源极端子,第三端子是漏极端子。开关电路10b与开关电路10a同样地,使电流向平滑电容器12流动,生成向逆变器装置3输入的电压。开关电路10b具备电抗器6b、二极管7b、以及开关元件8b。电抗器6b具备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二极管7b具备阳极端子、以及阴极端子。开关元件8b与开关元件8a同样地,具备第一端子、第二端子、以及第三端子。开关元件8b根据第一端子收到的信号对成为接通状态的期间和成为断开状态的期间进行切换,从而控制从第二端子流向第三端子的电流,使流过开关电路10b的电流的值发生变化。作为开关元件8b,可以举出场效应晶体管、IGBT等。在开关元件8b例如是nMOS晶体管的情况下,开关元件8b的第一端子是栅极端子,第二端子是源极端子,第三端子是漏极端子。平滑电容器12具备第一端子、以及第二端子。平滑电容器12从开关电路10a和开关电路10b双方接受电流。即,向逆变器装置3输入的电压由从开关电路10a和开关电路10b双方流至平滑电容器12的电流值的总和决定。输入电流检测部30具备输入端子、以及输出端子。输入电流检测部30对向交流电源4的返回电流(以下记载为“输入电流”)进行检测。输入电流检测部30将检测出的输入电流的信息提供给转换器控制部15。转换器控制部15具备第一输入端子、第二输入端子、第一输出端子、以及第二输出端子。转换器控制部15经由第一输入端子从输入电流检测部30接受输入电流的信息,并观测输入电流波形。转换器控制部15经由第一输出端子来控制开关电路10a。另外,转换器控制部15经由第二输出端子来控制10b。转换器控制部15根据使开关电路10a的控制信号Sg1、开关电路10b的控制信号Sg2发生变化时的输入电流波形,来确定输入电流波形的畸变较小的控制信号。交流电源4具备输出端子、以及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其中,/n所述控制装置具备:/n控制部,其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n畸变测定部,其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7 JP 2017-1862391.一种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控制部,其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以及
畸变测定部,其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生成对在流过与电抗器的两端的差电压相对应的电流的转换器电路中流动的所述电流进行控制的多个控制信号,
所述畸变测定部针对所述多个控制信号测定在所述转换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的畸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场谦一,久原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