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空调器中通风流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046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通风时供给室内的室外空气的流率和排向室外的室内空气的流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包括:通过送风管道以第一流率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的步骤;和通过排风管道以比第一流率高的第二流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步骤。所述第一和第二流率可随分别装于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上的风机的转速而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具有通风功能的空调器通风时控制向室内提供室外空气的流率和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流率的方法。本申请要求享有申请日为2003年9月8日的韩国申请P2003-62624号的优先权,该文献作为本申请的参考文献。
技术介绍
空调器是一种利用制冷剂的特性来冷却或加热室内的设备,其中,制冷剂发生相变时可向环境中放热或从环境中吸热。一般说来,空调器设有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具有结合成一体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器被称作单元式空调器,而具有分别单独装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的空调器被称作分体式空调器。单元式空调器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窗式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有天花板式空调器、壁挂式空调器和柜式空调器。对于天花板式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天花板内;对于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安装在墙壁上;对于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竖立在室内的地面上。空调器一般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装置和蒸发器。压缩机将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制冷剂,并使制冷剂流过不同的单元。冷凝器将来自压缩机的气态制冷剂冷凝成液态制冷剂。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制冷剂在冷凝时放热,所以冷凝器向环境放热。当冷凝器将热释放到室内时,对室内进行加热。通常采用毛细管作为通过减压而使冷凝的制冷剂膨胀的膨胀装置。当制冷剂吸热以冷却蒸发器周围的空气时,蒸发器使经膨胀的制冷剂汽化。当将冷却空气释放到室内时,对室内进行冷却。同时,为了在使用空调器时减少热损失,将室内封闭起来。这种封闭的室内空气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污浊。例如,室内人员的呼吸使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并且大量灰尘在干燥的空气中循环。因此,在空调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向室内提供比室内空气新鲜的室外空气,而提供外部新风需要使用充分通风的装置。大部分已知的相关领域的通风装置采用的方法是使用风机将室内空气强迫地排放到室外。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开窗或开门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在这种通风系统中,在强迫排出室内空气的同时,室内空气自然又随室外空气回到室内。在通风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室外空气替换空气前,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适当地通过排风管道直接排向室外。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室内完全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该方法基本上能解决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陷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该方法能使室内快速通风。本专利技术另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在通风过程中能从排放到室外的室内空气中回收热能。本专利技术再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该方法即使在室内通风时也能对室内进行连续冷却/加热。在下文的描述中将陈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中的一部分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阅读了下文后可明显得知,或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中得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说明书的文字部分、权利要求及附图中具体给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得到其它优点,按照本专利技术和下面概括及具体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包括通过送风管道以第一流率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的步骤;和通过排风管道以高于第一流率的第二流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的步骤。送风和排风步骤可同时进行。第一流率和第二流率可分别随时间改变。第一和第二流率可循环变化,第一和第二流率也可在该循环中多次变化。优选第一和第二流率总是具有固定的流率差。同时第一和第二流率可随分别装于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上的风机的转速而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其包括以下步骤室内机吸入和排出室内空气,以冷却或加热室内;经过预定时间周期后使室内机停止运行;在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情况下,通过送风管道以第一流率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和在室内机停止运行的情况下,通过排风管道以高于第一流率的第二流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或者,也可选择在室内机运行的情况下,实施上述方法。应当理解,上述说明和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详细描述都只是示例式说明,并用于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解释并构成该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它们与说明书文字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图2表示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图1所示空调器的从下向上看的视图;图3示意地表示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在预热热交换器处进行热交换的情况;图4是图3中的预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部件的透视图;图5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6A至6C的每一条曲线都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通风流率方法中时间和流率的关系;图7A至7C的每一条曲线都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通风流率方法中时间和流率的关系;图8A至8C的每一条曲线都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控制通风流率方法中时间和流率的关系。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即附图中所示的实例。在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名称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构成一种室内机安装在天花板内的天花板式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空调系统可对室内进行通风,在通风过程中,提供给室内的空气从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回收热量。图1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空调器,图2表示安装在天花板上的图1所示空调器的从下向上看的视图。参见图1,室内机5与室内连通地安装在室内的天花板的某处。室内机5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图中未示出)、室内膨胀装置(图中未示出)、室内风机(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在室内的天花板内距室内机5预定距离处设有多个排风口和送风口1。排风管道4与排风口2相连,送风管道3与送风口1相连。送风管道3和排风管道4的一端连接到室外。在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中,还包括设置在送风管道3和排风管道4上的送风机7和排风机8。安装在室外的室外机(图中未示出)包括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和室外风机,它们与公知的室外机相同,所以省略对它们的说明。同时,在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空调器中,还设有使供给室内的空气从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回收热能的装置。为此,在送风管道3和排风管道4的中间设有一个预热交换器6,它用于在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相互交叉流动的同时使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进行间接热交换。现在参照图3和4更详细地描述预热交换器6的结构和运行过程。作为参考,图3示意地表示出在预热热交换器处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情况,图4是图3所示的预热交换器内的热交换部件的透视图。参见图3,预热交换器6设有热交换部件6a,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用于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的第一流动通道6b和多个将室内空气引到室外的第二流动通道6c。第一流动通道6b连接到送风管道3上,第二流动通道6c连接到排风管道4上。第一流动通道6b和第二流动通道6c被多块板隔开,以使它们不连通。由于第一流动通道6b和第二流动通道6c形成在这些板之间,所以当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分别通过第一流动通道6b和第二流动通道6c时,通过这些板进行传热。因此,通过第一流动通道6b流入室内的室外空气从通过第二流动通道6c排放到室外的室内空气中吸收热能。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器可减小通风中的热损失。同时图3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9代表过滤器,用于过滤从室外流入室内的空气。图4表示热交换部件6a的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4,热交换部件6a的此种实施方式包括多块隔板6d和多个导流件6e。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空调器中通风流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送风管道以第一流率将室外空气引向室内;和    通过排风管道以比第一流率高的第二流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起燮廉宽镐金暻桓金廷勇崔皓善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