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全双工目的端加扰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449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5:28
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和系统,将一个时间块T分成两个相同的时隙,第一时隙T/2内,源端S发送信息到非可信中继R和目的端D,目的端D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干扰信号到非可信中继R,非可信中继R采用基于功率分配的能量采集协议进行采集能量和信息接收;第二时隙T/2内,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信息至目的端D,目的端D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合并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的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运用全双工、能量采集、天线选择和最大比合并技术的优越性,能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untrusted energy acquisition relay with full duplex destination scramb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双工目的端加扰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当中继节点是能量受限节点时,即中继没有稳定的能量来源,或者说能量来源不持续时,中继节点就很容易中断。考虑到能量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射频信号易于采集,如果中继节点能够采集无线射频信号,就可以延长无线网络的使用寿命。最近同步无线信息和功率传输(simultaneouswirelessinformationandpowertransfer,SWIPT)被提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传统SWIPT系统中,当中继是非可信中继时,即中继在接收源信息的同时会窃听源信息。传统的加扰方式有半双工目的端干扰和友好节点加扰,此种情况效率不高并且没有充分利用源到目的端的直达链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时间块T分成两个相同的时隙,第一时隙T/2内,源端S发送信息到非可信中继R和目的端D,目的端D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干扰信号到非可信中继R,非可信中继R采用基于功率分配的能量采集协议进行采集能量和信息接收;第二时隙T/2内,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信息至目的端D,目的端D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合并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的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时间块T分成两个相同的时隙,第一时隙T/2内,源端S发送信息到非可信中继R和目的端D,目的端D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发送干扰信号到非可信中继R,非可信中继R采用基于功率分配的能量采集协议进行采集能量和信息接收;第二时隙T/2内,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信息至目的端D,目的端D采用最大比合并技术合并源端和非可信中继发送的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功率分配的能量采集协议是将接收的信号功率按照β:(1-β)的比例用于采集能量和信息接收,β为功率分配因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隙T/2内,所述非可信中继R接收到的信号和对应的信噪比分别是:






其中:xS表示源端S发送的信号,xD为目的端D发送的人工噪声,k∈(S,D),是对xk求均值,|g|是绝对值运算符,hij和分别表示节点i和节点j之间的信道参数和距离,i,j={S,R,D},m代表路径损耗指数,根据信道的互异性可得其中(·)T表示转置;PS表示源端传输功率,nR表示非可信中继R接收到的加性高斯白噪声,N0为非可信中继端的加性白高斯噪声方差,PD表示目的端的发送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双工目的端加扰下的非可信能量采集中继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睿徐伟杨裕琳王培臣周洁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