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井下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煤矿井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井下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设备之间通信频繁,传输的数据量也越来越大。目前煤矿井下的设备主要通过以太网与串口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但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以太网网络端数据仅仅对网络数据包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处置,并没有进行更进一步的数据判断处理,导致以太网网络端数据大量涌入串口。该处理方式对下端串口设备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非源数据增加,会影响正常数据的传输,降低了数据传输效率;其次,网络异常数据太多,影响串口对接设备的正常工作,降低了串口设备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可靠性。第二,串口端数据没有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判断,串口通信在工业环境容易受到干扰,进而产生大量的干扰数据,如果不对发送的数据进行判断处理,而直接进入以太网网络端,则影响网络设备数据的正常接收,降低了网络设备通信的准确性与快速性。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太网网络端向串口端传输数据时,包括如下步骤:/nS1.接收源数据,为源数据增设标记数据得到标记源数据;/nS2.对标记源数据进行封包并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端;/nS3.判断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本地数据,如是,则进入步骤S4;如否,返回步骤S1;/nS4.获取本地数据中的用户数据,并判断用户数据是否为标记源数据,如是,则将标记源数据去除标记数据后剩余的数据作为有效数据,并进入步骤S5;如否,返回步骤S1;/nS5.将有效数据发送至串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太网网络端向串口端传输数据时,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源数据,为源数据增设标记数据得到标记源数据;
S2.对标记源数据进行封包并发送到以太网网络端;
S3.判断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本地数据,如是,则进入步骤S4;如否,返回步骤S1;
S4.获取本地数据中的用户数据,并判断用户数据是否为标记源数据,如是,则将标记源数据去除标记数据后剩余的数据作为有效数据,并进入步骤S5;如否,返回步骤S1;
S5.将有效数据发送至串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标记数据包含N个字节,N≥4,一个字节对应一个数据值;其中:
当N=4时,第一个字节为任意数据值,第二至第四个字节为三个连续的数据值;
当N>4时,在第一个字节后的字节中任选三个连续字节设置数据值,且该三个连续字节的数据值为连续值,其余字节为任意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判断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是否为本地数据,具体包括:
对以太网网络端中的数据进行解析得到该数据的协议代码;
判断协议代码是否为UDP,如是,则不是本地数据;如否,则是本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以太网与串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判断用户数据是否为标记源数据,具体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豪,刘亚辉,胡英杰,邵严,郭江涛,黄友胜,林引,王飞,戴剑波,何青松,贺奎,周代勇,胡宇,孙中光,胡亮,赵光绪,徐闯,刘世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