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31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在该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中,尽量地减少吊绳的根数,并且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卷上、放出吊绳的升降装置(36)设置在空气吸入口(22)的右侧。而且第一吊绳(32)沿着前侧边框(24)延伸到左侧,由设置在格栅框(21)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53、54)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31)的前部的左侧上。第二吊绳(33)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右侧。第三吊绳(34)沿着后侧边框(24)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55)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在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中,用升降装置卷上、放出吊绳,这样使升降格栅能上下移动,用于清扫、更换过滤器。而且,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述,现有技术在升降装置和升降格栅之间设置4根吊绳,如果吊绳的根数过多,就会增加安装吊绳的工作量,并且增大吊绳互相缠绕的可能性,另外,如果吊绳根数少,升降格栅就不稳定,造成升降时的升降格栅的不稳定状态,就不能顺滑地升降,并且在更换过滤器时,势必要用手握撑住升降格栅,造成操作麻烦。特开2000-18633号公报特开平10-1225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如果吊绳根数多安装吊绳的工作最会增大,并且恐怕会发生吊绳缠绕,另外,如果吊绳的根数少恐怕升降格栅不稳定。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在室内机本体1的下方设置格栅框21,该格栅框具有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通过升降装置36卷上、放出吊绳32、33、34,使升降格栅31上下移动。在上升时,升降格栅位于格栅框的空气吸入口。而且,上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空气吸入口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由该升降装置卷上、放出的吊绳根数是三根。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24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53、54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24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55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从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中央部上。这样,三根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右和后部的中央部上,用比现有技术的四根还少的吊绳能够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其结果,使安装吊绳的操作变得容易了,并且能够完全防止吊绳缠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格栅框、过滤器和升降格栅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说明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的格栅框的示意图;图4是在安装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格栅框的平面图;图6是在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平面图;图7是吊绳导向部和固定部的说明图,图7(a)是导向器图、图7(b)是导向滚图、图7(c)是吊绳固定部的平面图、图7(d)是图7(c)的D-D剖面图、图7(e)是图7(c)的E-E向视图;图8是格栅框的主要局部平面图;图9是显示盘和限位开关的说明图,图9(a)是显示盘附近的图8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8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把从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把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把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实现尽量减少吊绳的根数且稳定地上下移动升降格栅的目的。以下,参照图1~图9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一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格栅框、过滤器和升降格栅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说明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的格栅框的示意图;图4是在安装了覆盖部件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格栅框的平面图;图6是在拆去了覆盖部件的状态、翻过来的格栅框的平面图;图7是吊绳的导向部和固定部的说明图,图7(a)是导向器的图、图7(b)是导向滚的图、图7(c)是吊绳固定部的平面图、图7(d)是(c)的D-D剖面图、图7(e)是图7(c)的E-E方向视图;图8是格栅框的主要局部平面图;图9是显示盘和限位开关的说明图,图9(a)是显示盘附近的图8的A-A剖面图、图9(b)是图8的B-B剖面图。另外,在图1中,用安装在升降格栅框上的状态和下降的状态的两种状态图示升降格栅。在图3中,用翻过来的状态图示格栅框,用从斜上方看的立体示覆盖部件和升降格栅。图5是以切断的状态表示空气排出口的上部结构。图6以安装的状态表示吊绳、导向器和导向滚。在图8中,各导线多根组合构成,然而,为了容易理解用一根表示。而且,关于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记述,以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长方向为左右方向,以配置两根吊绳和显示盘的一侧为前侧。首先,说明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在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的室内机本体1的外装板2的左右侧面的前、后共计设置4个作为固定部的固定突起3。在顶棚板6上形成开口部7,用于能够把室内机本体1从下侧设置在顶棚内。另外,锚栓9安装在顶棚内的结构体上(未图示),通过在该锚栓9的下端部上固定室内机本体1的固定突起3,而把室内机本体1设置在顶棚内。室内机本体1,在内部具有热交换器(未图示)和送风机(未图示),从室内机本体1的外装板2向外侧突出设置冷媒配管用的接口11和排放用接口12。冷媒配管用接口11用冷媒配管13安装室外机(未图示)。另外,排放用接口12上安装排放配管14。而且,在室内机本体1的底面形成吸入口和排出口。顶棚板6的开口部7和室内机本体1的下方用格栅框21覆盖。该格栅框21在与室内机本体1的吸入口和排出口相对应的位置上具有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也就是在格栅框21的中央部设置空气吸入口22,在隔着该空气吸入口22前后设置一对空气排出口23。该空气排出口23设置成在左右方向长。而且,在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之间设置格栅框21的边框24,其分隔开空气吸入口22和空气排出口23。另外,格栅框21安装在室内机本体1上。在格栅框21的空气吸入口22上配设大体矩形的升降格栅31,在该升降格栅31的前侧的左、右和后侧的中央部分别安装着吊绳32、33、34。合计三根吊绳32、33、34的上端分别安装在设置于格栅框21的上的升降装置36的卷绕转筒上(未图示)。构成升降装置36的外廓的壳形成大体的立方形的箱状,在该壳的内侧设置多个卷绕转筒和驱动该卷绕转筒转动的电机(未图示)等。每根吊绳32、33、34分别设置卷绕转筒。升降装置36用固定螺栓安装在格栅框21的上面,配置于空气吸入口22的右侧(即横侧)且在前后空气排出口23的延长线之间。该升降装置36的固定螺栓位置在图6中用符号81表示。而且,当升降装置36运转,卷上、放出吊绳32、33、34时,升降格栅31在上下方向移动。在该升降格栅31上可拆装地安装过滤器41,在拆装过滤器41时降下升降格栅31。而且,在升降格栅31完全降下时,越靠前侧越低地倾斜45°停止。另外,在进行空气调节时,使升降格栅31上升位于空气吸入口22内。而且,从格栅框21的空气吸入口22吸入的空气在室内机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棚埋入型空调装置,其在室内机本体的下方设置格栅框,该格栅框具有空气吸入口和空气排出口,通过升降装置卷上、放出吊绳使升降格栅上下移动,在上升时升降格栅位于格栅框的空气吸入口,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空气吸入口的前后配置上述空气排出口,并且在空气吸入口和前侧的空气排出口之间设置前侧边框,在空气吸入口和后侧的空气排出口之间设置后侧边框;上述升降装置设置在上述空气吸入口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由该升降装置卷上、放出的吊绳的根数是三根;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一吊绳沿着前侧边框延伸到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一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另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二吊绳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前部的左侧或者右侧的一侧上;由上述升降装置放出的第三吊绳沿着后侧边框延伸到中央部,由设置在格栅框上的第三吊绳用导向部引导变换方向,安装在升降格栅的后部的中央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原卓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空调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