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102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设备通过发送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或者第一信息来指示第一通信设备所受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直接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第二通信设备通过检测第一参考信号或第一信息,就可以确定应当采用哪种干扰抑制等级以及当前所采用的干扰抑制等级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等,从而合理调整干扰抑制等级以降低其对第一通信设备所施加的干扰。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是指一种信号发送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在春夏、夏秋之交的内陆地区,或冬季的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大气波导(Surfaceducting)现象。当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对流层中将存在逆温或水汽随高度急剧变小的层次,称为波导层,大部分无线电波辐射都将被限制在该波导层中,进行超折射传播。超视距传播使得无线电信号可以传播的很远,且经受较低的路径传播损失。对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例如,4GLTE系统,或5GNR系统)而言,大气波导现象发生时,远端基站的下行DL信号将会对本地基站的上行UL数据接收造成较强干扰。因为存在大气波导层,远端施扰站(Interferencesite,orAggressorsite,orInterferingsite)发送的DL信号经过超远距离(如数十或数百公里)空间传播后,仍具有较高能量,其落在本地受扰站(Victimsite,orInterferedsite)的UL信号接收窗口内,从而对本地基站的UL数据接收造成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n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发送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发送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参考信号,在所述第二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和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发送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周期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二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三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四资源配置;
或者,
若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则所述第二参考信号使用第六资源配置。


8.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
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若在至少一组第一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若在至少一组第二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根据接收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三门限值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情况下,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1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四门限值,执行干扰抑制操作;N1为正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或者,
当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集合中接收到第一参考信号,且累计N2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五门限值,提高干扰抑制等级;N2位正整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正在执行干扰抑制操作,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干扰抑制操作;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参考信号,包括:
在至少一组资源配置对应的资源上分别侦听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根据侦听到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资源,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盖码OCC码;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发送周期。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参考信号还用于指示如下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受到远端干扰;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中受到远端干扰的上行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的最大数量;
指示大气波导现象是否存在;
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的通信设备标识。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参考信号的接收时域位置和上下行转换周期中的最后一个下行OFDM符号的位置,确定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
所述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至少包含一个下行OFDM符号,则针对第一下行传输资源集合中至少一个OFDM符号,采用如下至少一种方法,包括不发送下行数据、限制天线下倾角取值范围和限制下行发射功率取值范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发送下行数据,还包括:
调整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与其所服务的终端通信时所使用上行和/或下行时域传输资源配置,包括将下行OFDM符号作为保护间隔GP或上行OFDM符号使用。


20.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经所述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者经第三通信设备,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包括:
在满足第一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
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干扰具有时域功率斜坡特性;
在由至少一个上行OFDM符号组成的时间区间内,相邻OFDM符号间的干扰强度之差大于第二门限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至第二通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下述至少一种条件:
在第一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在第二时间窗口内,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且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未侦听到任意一个其他通信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


23.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应用于第二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通信设备与第二通信设备之间的链路,或通过第三通信设备的转发,获取第一通信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或者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或者用于指示需要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干扰抑制行为,包括: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时,如果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是否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如果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当所述第一信息指示需要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所述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否则,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提高干扰抑制等级。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包括:
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
增加天线下倾角;和/或,
不发送下行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干扰抑制等级,还包括:
在采用降低信号发射功率和/或增加天线下倾角的方式将干扰抑制等级提高到最大干扰抑制等级,且所述第二通信设备需要进一步提高干扰抑制等级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通信设备不发送下行数据。


27.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为第一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下过程:
获取至少一组资源配置;
根据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或者,根据是否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选择一组资源配置并通过收发器发送第一参考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门限值时,使用第一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二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或者,
当所述第一通信设备检测到的干扰信号强度所属的干扰强度等级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干扰强度等级时,使用至少一组第三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至少一组第四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其中,每组资源配置对应于一种干扰强度等级;
或者,
当需要第二通信设备提高干扰抑制等级时,使用第五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否则,使用第六资源配置发送所述第一参考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资源配置满足下述至少一个条件: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频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时域资源;
不同的资源配置采用不同的正交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颋吴丹刘建军金婧张静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