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刚专利>正文

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25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端部连接有包裹壳,包裹壳的端部连接有硅胶线,且两个包裹壳之间通过硅胶线固定,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铁,包裹壳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磁铁,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均包括壳体、扬声器、电池模块、微处理模块、蓝牙模块和音频放大器,壳体内依次安装有微处理模块、电池模块、蓝牙模块、音频放大器和滤波器,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音频放大器、电池模块和滤波器,此对耳蓝牙耳机即能做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和有线运动蓝牙耳机使用,便于携带,有效的避免了左耳机体与右耳机体分开放置易丢失的情况,降噪效果好。

A magnetic absorbing wireless Bluetooth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
,具体为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蓝牙耳机出现,蓝牙耳机作为一种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的设备,在智能设备市场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在蓝牙耳机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建立蓝牙通信后,可以实现音乐播放及语音通话等功能。现有耳机设计较为固定死板,一般设计要么是蓝牙耳机要么为有线耳机,供消费者的使用选择性较差,不便于在有线耳机和无线耳机之间进行切换,且现在的对耳蓝牙耳机体积一般设计较小,在不使用时容易造成丢失的情况,不便于外出携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机体和右耳机体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端部连接有包裹壳,所述包裹壳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线,且两个包裹壳之间通过连接线固定,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端部连接有包裹壳(6),所述包裹壳(6)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线(4),且两个包裹壳(6)之间通过连接线(4)固定,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铁(7),所述包裹壳(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磁铁(5),所述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均包括壳体(14)、扬声器(13)、电池模块(15)、微处理模块(16)、蓝牙模块(17)和音频放大器(12),所述壳体(14)内依次安装有微处理模块(16)、电池模块(15)、蓝牙模块(17)、音频放大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磁无线对耳蓝牙耳机,包括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且支撑杆(3)端部连接有包裹壳(6),所述包裹壳(6)的端部连接有连接线(4),且两个包裹壳(6)之间通过连接线(4)固定,所述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铁(7),所述包裹壳(6)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磁铁(5),所述左耳机体(1)和右耳机体(2)均包括壳体(14)、扬声器(13)、电池模块(15)、微处理模块(16)、蓝牙模块(17)和音频放大器(12),所述壳体(14)内依次安装有微处理模块(16)、电池模块(15)、蓝牙模块(17)、音频放大器(12)和滤波器(8),所述微处理模块(16)电性连接音频放大器(12)、电池模块(15)和滤波器(8),所述蓝牙模块(17)通过音频放大器(12)与微处理模块(16)连接,所述壳体(14)外部安装有扬声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杨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