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转化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光生伏特,简称光伏,是指利用光伏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的设施,光伏设施的核心是太阳能光伏板,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板在安装在斜屋顶上时需要先在屋顶上安装好导轨,但是目前将导轨安装在屋顶时需要用到很多螺栓从而会对屋顶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安装导轨时减螺栓的数量从而减少对屋顶破坏程度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左端前后侧的两个第一导轨、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右端的两立板、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上侧的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左右侧的两个第三导轨、分别设置在机座前后侧的两减震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一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导轨上的两个第二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左右端的两个第一间隔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左端前后侧的两个第一导轨(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右端的两立板(3)、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上侧的第二导轨(120)、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左右侧的两个第三导轨(181)、分别设置在机座(1)前后侧的两减震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上的第一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导轨(181)上的两个第二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左右端的两个第一间隔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上的第二间隔装置;前侧的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座(1)内的气囊空间、分别设置在气囊空间左端壁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左端前后侧的两个第一导轨(2)、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右端的两立板(3)、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上侧的第二导轨(120)、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左右侧的两个第三导轨(181)、分别设置在机座(1)前后侧的两减震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上的第一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三导轨(181)上的两个第二安装装置、分别设置在第二导轨(120)左右端的两个第一间隔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上的第二间隔装置;前侧的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机座(1)内的气囊空间、分别设置在气囊空间左端壁的多个连通管(299)、可左右移动地分别设置在多个连通管内的多个移动杆(4)、设置在气囊空间左端壁的流通孔、固定设置在流通孔内的限压阀。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前侧的减震装置还包括连通设置在流通孔右端的气囊(6)、连通设置在流通孔左端的伸缩管(7)、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伸缩管(7)内的伸缩杆(8),设置在立板(3)下侧的减震组件,所述伸缩杆(8)与立板(3)的右端面为固定连接,前侧的减震装置和后侧的减震装置为前后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座(1)上侧的升降板(201)、设置在机座(1)上端面的圆孔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圆孔槽内的圆柱块(9)、固定设置在圆柱块(9)下端与圆孔槽下端壁的配合弹簧、分别固定设置在升降板下端面与机座(1)上端面之间的两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圆柱块(9)上端面的矩形槽、分别转动设置在矩形槽前后端壁左右侧的两转动轴、分别固定设置在两转动轴上的两转杆(10)、分别设置在升降板(201)下端面左右侧并开口向下的两个第一滑移槽。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屋顶分布式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滑移槽内并与支杆(11)的上端铰接的第一滑移块、固定设置在第一滑移块与第一滑移槽侧壁之间的第一弹簧、设置在转杆(10)左端面的第二滑移槽、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第二滑移槽内的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