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68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包括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外笼型转子总成、内永磁转子总成、调速装置总成、动力输出装置总成。所述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轴、左轴承座及左端板。所述外笼型转子总成包括外轭铁、导条和外散热翅片。所述内永磁转子总成包括左右风扇、内轭铁、左右永磁体、间隔板及内散热翅片。所述外笼型转子总成中的导条与内永磁转子总成中的左永磁体及右永磁体之间均存在一层均匀气隙;导条与左永磁体之间的气隙等于导条与右永磁体之间的气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笼型转子不存在端环,具有轴向长度短、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笼型转子放置在外部,笼条中由感生电流所形成的热量易于散发出去。

A speed regulating magnetic coupling of cage rotor without end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力耦合器,特别是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如“ZL201210441925.0一种可调速的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ZL201310340277.4一种磁力耦合器、ZL201510270807.1一种永磁异步调速装置)一般均为内笼型转子,其优点是内鼠笼转子可采用标准型号,工艺成熟且价格较为低廉。内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的缺点主要有以下两点:1、内鼠笼转子的两端存在端环,导致其轴向长度较长;2、内鼠笼转子中感生电流所形成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笼型转子磁力耦合器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轴向长度短及散热效率高的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包括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外笼型转子总成、内永磁转子总成、调速装置总成、动力输出装置总成及轴流式风扇总成。<br>所述的动力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外笼型转子总成、内永磁转子总成、调速装置总成、动力输出装置总成及轴流式风扇总成;/n所述的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轴(1)、左轴承座(2)及左端板(4);所述的动力输入轴(1)为阶梯轴,安装在左轴承座(2)中,动力输入轴(1)的左端与原动机刚性连接、右端与左端板(4)刚性连接;所述的左轴承座(2)安装在调速装置总成中的底板(15)上,且与右轴承座(13)保持轴向同心,用于支撑动力输入轴(1);所述的左端板(4)为套筒式结构,套筒内圆筒与动力输入轴(1)刚性连接,套筒外圆筒与外轭铁(7)刚性连接,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端环外笼型转子的调速型磁力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外笼型转子总成、内永磁转子总成、调速装置总成、动力输出装置总成及轴流式风扇总成;
所述的动力输入装置总成包括动力输入轴(1)、左轴承座(2)及左端板(4);所述的动力输入轴(1)为阶梯轴,安装在左轴承座(2)中,动力输入轴(1)的左端与原动机刚性连接、右端与左端板(4)刚性连接;所述的左轴承座(2)安装在调速装置总成中的底板(15)上,且与右轴承座(13)保持轴向同心,用于支撑动力输入轴(1);所述的左端板(4)为套筒式结构,套筒内圆筒与动力输入轴(1)刚性连接,套筒外圆筒与外轭铁(7)刚性连接,内圆筒与外圆筒之间开有通风孔;
所述的外笼型转子总成包括外轭铁(7)、导条(8)和外散热翅片(6);所述的外轭铁(7)为套筒式结构,其内表面为内燕尾槽式结构;所述外轭铁(7)的横截面为多边形结构,其外表面上安装有外散热翅片(5);所述的导条(8)安装在外轭铁(7)的内燕尾槽内;所述的导条(8)为良导体材料;
所述的内永磁转子总成包括左风扇(5)、右风扇(10)、内轭铁(19)、左永磁体(24)、右永磁体(9)、间隔板(25)及内散热翅片(20);所述的左风扇(5)由底板和扇叶组成,所述的左风扇(5)安装在内轭铁(19)的左端;所述的右风扇(10)的结构与左风扇(5)相同;所述的右风扇(10)安装在内轭铁(19)的右端;所述的内轭铁(19)为内凹式套筒式结构,其横截面为外燕尾槽式结构,沿外燕尾槽长度方向上开有通孔,外燕尾槽上安装有左永磁体(24)、间隔板(25)及右永磁体(9);所述的内轭铁(19)的的横截面为内多边形结构,其上安装有内散热翅片(20);所述的内轭铁(19)的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左风扇(5)和右风扇(10);所述内轭铁(19)的最小内圆表面为内花键式结构,所述内花键式结构与动力输出轴(14)的外花键式结构相匹配;所述的左永磁体(24)、间隔板(25)及右永磁体(9)的结构形状与内轭铁(19)的外燕尾槽结构相匹配,并安装在内轭铁的外燕尾槽中;所述的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研军杨均悦王大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