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展专利>正文

分体式水冷凝制冷抽湿通风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13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体式水冷凝制冷抽湿通风空调机。它是用水与冷凝盘管内制冷剂换热形成水蒸气膜、具有吸附剂性质的颗粒膜分离来自室内空气,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水蒸气膜结合进入反应釜,颗粒离开反应釜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后返回反应釜,延缓室内空气中的干空气运动,冷却室盖及凸板与冷却室池、蓄水池出水槽密封联结,进入室内的吸风管与冷却室进风口连接,冷却室的出风口就是离心通风机出风口,反应釜空壳顶与通风机进风口连接,壳底高于池底低于水面,壳中部壁有长横瓦型口,转鼓壁抄板底边在长横瓦型口中间,水箱与蓄水池之间设浮球阀,电磁进水阀与水箱顶联结,双水位压力开关进气管与水箱底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尤其是能制冷、抽湿和通风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家用分体式制冷空调机构造是把空调机分成室外压缩凝机组和室内蒸发机组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由制冷剂的管路和电线的线路连接为一体。室外压缩冷凝机组中,冷凝器为空气冷凝即风冷凝,室内蒸发机组中,蒸发器为空气制冷。室内蒸发机组中,蒸发器在吸热降低室内温度同时,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室内热空气经过蒸发器时,既被冷却又减湿,空气中部分水蒸气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水露,顺水管道流出墙外。然而,由于蒸发器管外翅片面积有限,水蒸气凝结成雾并呈露水状凝附在翅片上的数量有限,不能较大面积除湿,再就是,家用分体式制冷空调机只能对室内空气进行循环处理,而不能使室内外空气循环,用户为了保持室内温度需关闭门窗,造成室内外空气不流通,人在室内缺氧,易得“空调病”,室内各种异味气体、尘挨不能排到室外,易滋生各种细菌,对人体健康有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家用分体式制冷空调机不能较大面积除湿、通风、除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家用分体式水冷凝制冷抽湿通风空调机,该空调机不仅能制冷,降低室内温度,而且能抽出室内的水蒸气、异味气体、尘埃,净化室内空气,并且还能使室外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与室内旧空气混合后抽到室外,使室内空气不断更新循环。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室外压缩冷凝机组的冷凝器使用水冷凝,设置冷却室、蓄水池和水箱,用吸风管道把冷却室与室内连接起来,改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干空气向冷却室转移的速率来达到抽湿的目的。冷却室的外壳分成上层的冷却室盖和下层的冷却室池。冷却室盖顶部中央嵌入离心通风机罩,冷却室盖上部边侧壁嵌入空心圆柱管作为冷却室的进风口,并与穿墙进入室内的吸风管道连接。冷却室盖下边与冷却室池上边凹槽凸凹吻合。蓄水池出水槽与冷却室池侧壁进水口连接,冷却室盖下边在蓄水池出水槽与冷却室池进水口的接口处向下凸出,并沿接口处的2条横凹槽中间延伸至池中的水面以下。蓄水池的池底、出水槽的槽底面低于冷却室池的池底面,蓄水池出水槽与冷却室池和盖凸板在接口处形成溢流堰。橡胶密封条围绕冷却室盖壁下边及盖凸板边压入冷却室盖下边壁的凸缘之下及冷却室盖下边凸板壁的凸缘之外与冷却室池上边凹槽外边的内壁及蓄水池出水槽2板横板的外壁所形成的凹穴中。冷却室的外壳处于密封状态。此时,冷却室的外壳与室内的吸风管道都成为离心通风机进风口的延伸管道。空心圆柱筒上部的筒颈口与离心通风机罩的进风口密封连接,圆柱筒向下垂直于冷却室池底部中央,圆柱筒下部的筒口高于池底但低于池中的水面,圆柱筒中部的壁开有长横瓦型口作为反应釜的进气口。冷却室池底部中央导轴瓦的长度高于水面,直径小于圆柱筒下部的圆口直径。蛇型冷凝盘管安置在导轴瓦与圆柱筒之间,盘管的底层高于池底,平于水面,盘管的中层高于水面低于圆柱筒中部的壁长横瓦型口的下边,盘管的顶层高于圆柱筒中部的壁长横瓦型口的上边低于圆柱筒上部的筒颈口。电机固定在冷却室上方横梁板,电机轴承向下垂直于导轴瓦、蛇型冷凝盘管和离心通风机风扇叶的中央。离心通风机的风扇叶、倒锥式转鼓固定在轴承上,倒锥式转鼓底圆柱插入导轴瓦中的回转导套内。转鼓外壁上2片竖直抄板的底边处在圆柱筒中部的壁长横瓦型口的中间位置。冷却室内的空心圆柱筒、蛇型冷凝盘管、倒锥式转鼓及抄板与电机一起构成一个反应釜。而圆柱筒、倒锥式转鼓及抄板与电机又形成沉降式离心机。反应釜与离心机一起组成上悬式离心分离干燥机。喷淋器在圆柱筒中部的壁长横瓦型口下边的下方,冷凝盘管中层的上方。喷淋器的进水管穿过圆柱筒壁与冷却室池底微型潜水电泵连接。水箱在蓄水池的上方,水箱出水管与蓄水池的水面之间设置浮球阀,自来水管与水箱顶的电磁进水阀连接,双水位压力开关进气软管与水箱底部连接,水位传感器在蓄水池池底边侧,压缩机与蓄水池并排,蛇型冷凝盘管的进口延长管、出口延长管和潜水电泵的电线在溢流堰处离开冷却室。低压截止阀、储液器、压缩机、进口延长管依次连接,出口延长管与高压截止阀连接。潜水电泵、电磁进水阀、双水位压力开关、水位传感器的电源线分别与电路盒中的室外控制板连接。室内蒸发机组的出水管穿墙与室外压缩水冷凝机组蓄水池的进水圆管连接,室内蒸发机组与室外压缩水冷凝机组进行管路和电线的连接。压缩机压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底层的冷凝盘管内与冷却室池底的自来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散热,再流入中层的冷凝盘管与喷淋器喷出的自来水换热,制冷剂被进一步冷却凝液为高压液体,此后通过室内外机组间的连接管路即液管侧,制冷剂被送入室内并在室内机组的毛细管中降压,然后,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在室内机组的蒸发器中吸热,蒸发成气态。室内空气在室内蒸发机组的风机作用下通过室内蒸发机组的蒸发器,被冷却后由风机吹出,室内温度降低。室内一部分水蒸气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水露循穿墙水管流入室外压缩水冷凝机组的蓄水池中。蒸发成气体的制冷剂经过连接管路即气管侧、储液器、再次返回压缩机,重复循环。同时,由于离心通风机的作用,冷却室与连接室内的吸风管道内均处于真空负压的空间状况。1.在反应釜内,水吸热后,水温升高。“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在贴近水表面或水滴周围由于水分子作不规则运动,形成了一个温度接近于水表面温度的饱和空气层,而且边界层的水蒸气分子浓度或水蒸气分压力,取决于边界层饱和空气温度。在边界层周围水分子仍作不规则运动,结果经常有一部分水蒸气分子进入边界层,同时也有一部分水蒸气分子离开边界层进入空气,如果边界层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则由边界层向周围空气传热,反之,则由周围空气向边界层传热。如果边界层内水蒸气分子浓度大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分子浓度即边界层的水蒸气分压力大于周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则由边界层进入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数多于周围空气进入边界层的水蒸气分子数,结果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数将增加,即水向周围空气蒸发,空气被加湿。反之,当边界层进入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子数少于周围空气进入边界层的水蒸气分子数,则周围空气中水蒸气分子数将减少,即水分子从周围空气凝结出来,空气被干燥。在未饱和空气与边界层之间存在水蒸气浓度差即水蒸气分压力差时,水蒸气分子数将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转移,而产生质交换,也就是说,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正如温度差是产生热交换的推动力一样。空气与水之间的显热交换取决于边界层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温度差,而湿交换及由此而引起的潜热交换则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水蒸气分子浓度差,即取决于二者之间的水蒸气分压力差”。①由于湿空气是干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自然界中的空气都是湿空气,湿空气=干空气+水蒸气按照物理学中道尔顿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应该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之和,即湿空气总压力P=Pg+Pc湿空气总压力一般即大气压B,Pg为干空气的分压力,Pc为水蒸气的分压力,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分压力的大小反映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多少,即反映了空气的潮湿程度。冷却室池底的水与底层的冷凝盘管内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水被汽化,水蒸气上升,而喷淋器喷出的水雾又在中层的冷凝盘管至上而下形成水膜与盘管内制冷剂再次换热,水再次被汽化,水蒸气上升,2股上升的水蒸气及蒸汽中携带的含有盐分的细微水滴在圆柱筒中部的壁长横瓦型口形成连续不断上升的环形圆柱式的气态膜。室内空气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水冷凝制冷抽湿通风空调机,是由室外压缩水冷凝机组与室内蒸发机组用管路和线路穿墙连接构成,其方法特征是:室外压缩水冷凝机组密封的冷却室中的反应釜内的水与冷凝盘管内制冷剂换热,受倒锥式转鼓抄板和离心通风机的作用,形成连续上升的水蒸气的气态膜和具有吸附剂性质的颗粒的固态膜,分离来自室内的空气,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水蒸气膜结合进入反应釜,颗粒离开反应釜进入撞击仓,吸附来自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后返回反应釜,使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与干空气向冷却室转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速率,延缓室内干空气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展
申请(专利权)人:王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