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7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9
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子固定件,以及连接可穿戴设备本体及子固定件的插拔结构;其中,插拔结构包括:设置在可穿戴设备本体上的充电插头;以及设置在子固定件上并用于与充电插头插合的插孔;此外,该可穿戴设备还包括在充电插头插入到插孔内时,锁止充电插头的锁止装置,以及解除对充电插头锁止的解锁装置。通过设置的锁止装置在充电插头插入到插孔内时将充电插头进行锁止,以改善可穿戴设备本体在与子固定件插合时的稳定性效果。并且通过对应锁止装置设置的解锁装置解除对充电插头的锁止,以实现充电插头从插孔中拔出。

A wearab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10月31日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811288298.5、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可穿戴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现在智能手表或手环一般都有一个单体的充电底座实现充电功能,充电底座因为收纳不便和容易丢失,一般不会随身携带,出差外地或旅途期间手表的续航和充电问题一直是业界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手表或手环上设置了一个带USB插头的结构,但是该插头在与表带连接时,完全靠过盈配合来紧固的,表带插入和拔出都需要较大的力量,机构可靠性差,用力将插头与表带拉开可能导致机构破坏,用户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用于提高子固定件与插头连接的可靠性。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子固定件,该子固定件用于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在具体连接时,该子固定件至少一个通过插拔结构与可穿戴设备本体连接,既可以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子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插拔结构;其中,/n每个插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上的充电插头;以及用于与所述充电插头插合的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子固定件上;/n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上的第一卡紧结构;设置在所述子固定件的第二卡紧结构,所述第二卡紧结构延伸至所述插孔内,且所述第一卡紧结构可相对所述第二卡紧结构滑动;/n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紧结构或所述第二卡紧结构滑动,且用于解除对所述充电插头的锁止;/n在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到第一设定位置,所述第一卡紧结构与所述第二卡紧结构卡合锁止所述充电插头及...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31 CN 2018112882985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穿戴设备本体、子固定件,以及至少一个插拔结构;其中,
每个插拔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本体上的充电插头;以及用于与所述充电插头插合的插孔,所述插孔设置在所述子固定件上;
还包括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上的第一卡紧结构;设置在所述子固定件的第二卡紧结构,所述第二卡紧结构延伸至所述插孔内,且所述第一卡紧结构可相对所述第二卡紧结构滑动;
解锁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卡紧结构或所述第二卡紧结构滑动,且用于解除对所述充电插头的锁止;
在所述充电插头插入所述插孔到第一设定位置,所述第一卡紧结构与所述第二卡紧结构卡合锁止所述充电插头及所述子固定件;所述解锁装置驱动所述第一卡紧结构或所述第二卡紧结构滑动到第二设定位置,解除所述锁止装置对所述充电插头的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紧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充电插头上的第一卡槽或第一卡钩;
所述第二卡紧结构包括与所述子固定件滑动连接的第二卡钩,且所述第二卡钩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槽或第一卡钩卡合的第二卡钩;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二卡钩沿与所述第一卡钩或第一卡槽卡合的方向滑动的第一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紧结构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卡钩滑动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子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性片,且所述弹性片一端与所述第二卡钩抵压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插孔的侧壁抵压接触;或,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钩抵压接触,另一端与所述插孔的侧壁抵压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可穿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广李杰赵梦龙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