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0059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件、抵接件及传动轴;安装件设有第一轴体,第一轴体设有第一外齿体,第一外齿体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入尖部;抵接件设有与第一轴体套接配合的配合孔、以及均匀间隔设置于配合孔的内侧壁的多个内齿体,相邻两个内齿体之间设有限位槽,内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入尖部;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配合孔套接配合的第二轴体,第二轴体设有与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外齿体,第二外齿体通过限位槽、能够与第一外齿体校准配合。该传动机构能够减少卡死现象。该传动装置采用了上述传动机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该天线采用了上述传动装置,能够适应小型化发展。

Antenn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ransmiss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对移动蜂窝网络中站点的网络容量需求越来越大,同时要求不同站点之间甚至相同站点的不同扇区之间的干扰做到最小,即实现网络容量的最大化和干扰的最小化。要实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调整站上天线波束下倾角的方式来实现。为了适应多频天线的发展,常利用传动装置将一个动力以上的转换成多个动力进行输出。目前采用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错位进行选位及传动的传动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用于推动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内涵的传动机构会因误差而发生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天线、传动装置及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能够减少卡死现象,有利于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该传动装置采用了上述传动机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该天线采用了上述传动装置,能够适应小型化发展,且可靠性更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包括安装件、抵接件及传动轴;安装件设有第一轴体,第一轴体设有第一外齿体,第一外齿体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入尖部;抵接件能够相对于安装件移动,抵接件设有与第一轴体套接配合的配合孔、以及均匀间隔设置于配合孔的内侧壁的多个内齿体,相邻两个内齿体之间设有与第一外齿体限位卡合的限位槽,内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入尖部,第二导入尖部朝向第一导入尖部设置;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配合孔套接配合的第二轴体,第二轴体的轴线与第一轴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第二轴体设有与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外齿体,第二外齿体通过限位槽、能够与第一外齿体校准配合。上述传动机构的装件及传动轴间隔安设于预设位置(如安装支架,或设备的预设位置上),抵接件可移动设置于安装件与传动轴之间。具体地,传动轴的第二轴体与安装件的第一轴体沿同一轴线设置,抵接件能够分别与第一轴体及第二轴体配合,且限位槽能够同时与第一外齿体及第二外齿体配合。使用时,抵接件通过配合孔与第二轴体套接,并利用限位槽与第二外齿体卡合,而抵接件与第一轴体分离,使得传动轴能够带动抵接件进行转动,进行选位动作。完成选位后,在外力作用下,抵接件从第二轴体向第一轴体移动,此过程中,如第一外齿体与第二外齿体有偏差,也即选位有偏差,会使得限位槽没有对准第一外齿体,此时该第二导入尖部会与第一导入尖部配合,带动传动轴及抵接件微调,使得第一外齿体顺利导入限位槽中,避免卡死;同时也实现第二外齿体与第一外齿体的校准,减少延时或装配制造误差位置偏差。该传动机构能够实现机械式自校准,减少卡死现象,有利于提高传动装置的可靠性。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入尖部及第二导入尖部呈棱锥状或圆锥状;或第一导入尖部及第二导入尖部均设有呈预设角度设置的两个斜面;其中,预设角度为a,0°﹤a﹤1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0°﹤a≤9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安装件设有沿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贯穿第一轴体的第一通孔,安装件还设有用于安装输出齿轮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至少为两个,并沿第一通孔的外圆周均匀间隔设置,抵接件设有能够设置于第二通孔的正下方的抵部。如此,输出齿轮通过第二通孔安设于安装件上,且输出齿轮设有能够凸出第二通孔设置的轴体。此时,完成选位后,抵部设置于对应的第二通孔的正下方,在外力作用下,抵接件从第二轴体向第一轴体移动,使得抵部会与输出支路的轴体相抵,并将轴体顶入第二通孔中,使得输出齿轮被顶起而能够与传动齿轮直接或间接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槽的数量与第二通孔的数量相等。如此,一个选位对应一个限位槽,有利于传动轴能够带动抵接件精准选位,使得抵部的中心能够准确运动至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的下方(即输出齿轮的旋转中心的正下方),此时有利于减小抵部的面积,进而可减轻传动机构重量。同时该抵部可以设置于输出齿轮的轴体定位配合的定位孔或定位凹槽,使得输出齿轮的转动更加平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内齿体的另一端还设有第三导入尖部,第二外齿体的自由端设有第四导入尖部,第四导入尖部朝向第三导入尖部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导入尖部及第四导入尖部呈棱锥状或圆锥状;或第三导入尖部及第四导入尖部均设有呈预设角度设置的两个斜面;其中,预设角度为b,0°﹤b﹤1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0°﹤b≤90°。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输出机构。该传动装置采用了上述输出机构,输出转数准确,有利于提高下倾角调整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上述的传动装置。该天线采用了该传动装置,能够适应小型化发展,且波束调试的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传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抵接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一外齿体与限位槽对准示意图(无需校准);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一外齿体与限位槽错位示意图(需校准);图6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第二外齿体与限位槽错位示意图(需校准);图7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件;110、第一轴体;112、第一外齿体;102、第一导入尖部;120、第一通孔;130、第二通孔;200、抵接件;210、配合孔;220、内齿体;222、第二导入尖部;224、第三导入尖部;230、限位槽;240、抵部;300、传动轴;310、第二轴体;312、第二外齿体;302、第四导入尖部;400、输出齿轮;500、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固设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能够实现动力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当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相互垂直或近似垂直是指二者的理想状态是垂直,但是因制造及装配的影响,可以存在一定的垂直误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的“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设有第一外齿体,所述第一外齿体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入尖部;/n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所述抵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轴体套接配合的配合孔、以及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配合孔的内侧壁的多个内齿体,相邻两个所述内齿体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外齿体限位卡合的限位槽,所述内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入尖部,所述第二导入尖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入尖部设置;及/n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配合孔套接配合的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轴体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外齿体,所述第二外齿体通过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第一外齿体校准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有第一轴体,所述第一轴体设有第一外齿体,所述第一外齿体的自由端设有第一导入尖部;
抵接件,所述抵接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件移动,所述抵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轴体套接配合的配合孔、以及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配合孔的内侧壁的多个内齿体,相邻两个所述内齿体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外齿体限位卡合的限位槽,所述内齿体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入尖部,所述第二导入尖部朝向所述第一导入尖部设置;及
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配合孔套接配合的第二轴体,所述第二轴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轴体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卡合的第二外齿体,所述第二外齿体通过所述限位槽、能够与所述第一外齿体校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入尖部及所述第二导入尖部呈棱锥状或圆锥状;或所述第一导入尖部及所述第二导入尖部均设有呈预设角度设置的两个斜面;其中,所述预设角度为a,0°﹤a﹤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0°﹤a≤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潮生马泽峰薛锋章段红彬游建军刘培涛范思鹏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