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000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动插件与静插件,静插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并排拼接的静插件单元,动插件包括动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包括静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另一侧分布有配合面,配合面处形成有凹陷,通过设置向内的凹陷可避免接线端子安装到框架式断路器内之后,出现对其他零部件的安装造成干涉,或者由于挤压造成损坏的情况;静插件插拔平面上形成有配合块,动插件上形成有配合凹陷,通过在插拔平面上设置构成斜面配合的配合块与配合凹陷,可实现静插件与动插件的无间隙对接,使得接触更牢靠,静插件的两端形成有避让固定位,可避免静插件内部其他结构的固定位,由此使得所设计的接线端子其结构更可靠,也使得接线端子其整体更牢固。

A kind of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市场上常见的接线端子主要包括插拨式、栅栏式、弹簧式、轨道式、穿墙式等,其中以插拨式产生最早,应用也最为广泛;应用在框架式智能断路器上的接线端子是一种插拨式结构,主要由静插件和动插件组成,动插件由若干个动插件单元相互并排拼接形成,静插件由若干个静插件单元相互并排拼接形成;动插件单元上设有插头部,插头部的表面上设有动导电片;静插件单元包括壳体,壳体处设有安装腔与开口,开口与安装腔连通,安装腔内设有静导电片,静导电片呈弹簧片样式卡装在安装腔内,卡装后的弹簧片呈弹簧腔样式分布在安装腔,弹簧腔的腔壁呈内凹式结构;当静插件与动插件需配合时,插头部通过开口插入到安装腔内,而卡装在安装腔内的弹簧腔,由于插头部的插入使得内凹结构的腔壁向两侧挤压,也使得设在插头部表面的动导电片与静导电片相配合,并形成电连接,而当静插件与动插件需解除配合时,通过反向的拉拔力使得插头部从安装腔内拔出,而静导电片由于挤压力的消失,使得被挤压的腔壁由于弹簧的回弹力使得静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动插件以及与动插件相适配的静插件,静插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并排拼接的静插件单元,动插件包括动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包括与动插件插拔平面相配合的静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一侧分布有与外界对接的接线排,另一侧分布有用于安装的配合面,所述的配合面与静插件插拔平面之间形成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面处形成有凹陷,所述凹陷的一侧处与静插件插拔平面相连,所述静插件插拔平面上形成有配合块,所述的配合块与接线排分布于同侧处,所述的动插件上形成有与配合块相适配的配合凹陷,所述通过配合块与配合凹陷的配合构成动插件与静插件之间的斜面配合,所述静插件的两端处于预设有固定位的下方处分别形成有避让固定位,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动插件以及与动插件相适配的静插件,静插件包括若干个相互并排拼接的静插件单元,动插件包括动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包括与动插件插拔平面相配合的静插件插拔平面,静插件一侧分布有与外界对接的接线排,另一侧分布有用于安装的配合面,所述的配合面与静插件插拔平面之间形成夹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面处形成有凹陷,所述凹陷的一侧处与静插件插拔平面相连,所述静插件插拔平面上形成有配合块,所述的配合块与接线排分布于同侧处,所述的动插件上形成有与配合块相适配的配合凹陷,所述通过配合块与配合凹陷的配合构成动插件与静插件之间的斜面配合,所述静插件的两端处于预设有固定位的下方处分别形成有避让固定位,通过所述的避让固定位形成静插件单元之间的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静插件单元的两侧拼接面处设有相适配的拼接凸起与拼接凹陷,通过所述拼接凸起与拼接凹陷的配合形成相邻并排拼接的静插件单元的紧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插件单元个数为24个,静插件单元宽度为7.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插件处相对于分布有接线排的上方处设有供位数贴纸粘贴的位数纸粘贴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奖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万宝龙辅助开关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