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容器、处置单元及处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放射性废物处置
,具体涉及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容器、处置单元及处置方法。
技术介绍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下简称高放废物)是指核工业产生的放射性强、发热量大、毒性大、半衰期长的废物。高放废物的处置难度很大,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安全处置高放废物是关系到核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战略性课题。我国核军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经积存了一定数量的高放废液。经过几十年暂存,环境风险日益增大。目前的处理方案主要是采用玻璃固化手段将废液整备成固体形态,然后进行暂存,等待最终处置。同时,作为一种清洁、高效能源,核电近年来也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核燃料循环技术路线采用“闭式循环”,即后处理模式。核电站运行产生的乏燃料将被运送到后处理厂进行铀和钚的提取回收,回收完毕后残留的高放废液(主要含裂变碎片和次锕系元素)也将采用上述玻璃固化手段处理后再进行处置。根据2017年11月30日环境保护部、工业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发布的《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容器,包括,/n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初始包装结构;/n所述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用于物理分隔所述初始包装结构,弱化所述初始包装结构间的耦合叠加影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容器,包括,
至少两个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所述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的初始包装结构;
所述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用于物理分隔所述初始包装结构,弱化所述初始包装结构间的耦合叠加影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为高放射性玻璃固化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包装结构为用于封装所述高放射性玻璃固化体的罐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容积不超过300升,单个罐体的释热功率介于300瓦-1000瓦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由低腐蚀速率金属材料、耐腐蚀金属材料或低孔隙率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不小于0.2米,优选为0.2-0.4米之间。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外壳由低腐蚀速率的金属或低孔隙率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单层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腐蚀速率的金属材料为低合金钢,优选为低镍铜合金钢;所述低孔隙率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为水泥基复合材料或特殊陶瓷材料;所述特殊陶瓷材料优选为韧性陶瓷材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处置容器的外壳(不包括端盖)一体形成,优选为使用浇铸方式一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的外壳通过具有内层材料和外层材料的双层材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材料为铜或耐腐蚀金属材料,耐腐蚀金属材料优选为钛。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与所述内层材料一体形成(不包括端盖),优选为使用浇铸方式一体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材料为价格较低、便于加工、抗压并具备一定屏蔽辐照功能的材料;所述内层材料优选为碳钢或低合金钢。
14.一种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单元,包括,
一个或两个以上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
当所述处置单元包括两个以上所述容器时,在所述容器之间设置有去耦合填充层,所述去耦合填充层用于弱化所述容器之间的耦合作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处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合填充层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处置容器的横截面相匹配;优选为所述去耦合填充层的高度不小于1米,根据揭露的围岩条件特征可以调节去耦合填充层的厚度。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处置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耦合填充层使用具有一定抗压、抗渗、阻热能力,并且不损害其他材料的无机材料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驹,陈亮,李鹏飞,刘健,赵星光,马利科,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